我愿重回漢唐再奏角徵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重回漢唐》
泱泱華夏,巍巍中華,五十六朵民族之花爭芳斗艷。維吾爾族的少女們穿著絢麗的衣裙翩翩起舞;質(zhì)樸的苗族人穿戴著華麗的銀飾,歡樂地歌唱;滿族女子一身旗裝,優(yōu)雅登場。在這美輪美奐的服飾展中,我們似乎缺漏了些什么,咦?我們漢族的衣服呢?這個占中國百分之九十的漢族的衣服呢?
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想起那件遺落在角落里的衣裳呢?那件衣裳有個美麗的名字——“漢服”。黃帝時期,漢服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了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體現(xiàn)。歷史的車輪悠悠蕩蕩。王朝不斷變遷更迭,唯有漢服代代相傳,留下了各個時代的印記,漢的大氣,晉的飄逸,唐的開放,宋的端莊,這件有著交領(lǐng)、右衽、系帶的衣裳,曾一度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引得周邊的日、韓、越南、不丹等國的借鑒與學(xué)習(xí)。
可惜有一日,北邊的滿人敲開了明王朝的大門,中原刮起了腥風(fēng)血雨,清朝皇帝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下令剃發(fā)易服,在血光中,漢服沒落了,漢人們已不記得漢服為何物。又過了百年,西裝穿在了我們身上,經(jīng)歷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卻把自己的和服小心珍藏,視為最美的盛裝,想到這些,一股民族的悲哀充斥著我的心腔。
如今,漢服再次出現(xiàn)在華夏大地,無數(shù)的漢服復(fù)興者開始搶救這項文化。那么,消亡了三百年的漢服,還能復(fù)活嗎?
六年級:周鶴鳴 ——
作文培訓(xùn),
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