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演講稿:不應(yīng)忘卻的紀念日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
2012年是中國反法西斯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對于這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的屈辱歷史,我認為我們對它的警醒和認識還非常不夠。
1931年9月18日,日軍攻占沈陽,繼而霸占東三省。從此以后9月18日成了中華民族對于恥辱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然而我在語文課得知?!?.18”因和“就要發(fā)”十分相似,竟成了社會上一些人競相追逐的吉日。于是乎,伴著警鐘的哀鳴,工程開工了;商店開張了;新人成婚了!
可能大家,會向這種把恥辱日當作吉日的人,投以不屑或嘲笑的眼神。和大家一樣,我當時也在心里,竊笑他們的無知??捎忠恍┦?,發(fā)生之后,我才逐漸意識到,我們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眾所周知,南京大屠殺是抗日戰(zhàn)爭中最慘烈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史上最恥辱的一頁。按理說,南京大屠殺是我們最不應(yīng)忘卻的記憶??僧敱粏柤澳暇┐笸罋⒌募o念日是那天時,我們兩個文科班里只有兩個人知道!
我想請問,全體在場的老師,同學,你們誰還記得這個日子,就大聲講出來,讓周圍更多的人知道。(沉默,等待)
好的,我告訴大家,今天,就是今天——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73年前的今天,持續(xù)六周的大屠殺,在中國的首都發(fā)生了。從那一天起,有36萬同胞相繼喪命,日寇最大的孽債由此而起,中華民族巨大的恥辱因此產(chǎn)生。
73年過去了,當年的血色如今已經(jīng)淡漠。在這淡漠的血色中,日寇遠去了,但它的流行文化襲來了。某些華夏兒女,變成了中不中,日不日的“假鬼子”。或許有些人認為我的話,說得過頭了,可這就是現(xiàn)實!與此同時,當年的抗戰(zhàn)老兵相繼去世了,一批又一批的恥辱歷史見證者離開了,而且,是在國人的漠視中,不舍地離開。他們帶走的,是對于痛苦的深切追憶和警醒。
我們這代青年人,的歷史責任感何在?國家怎能期待這樣的青年,去建設(shè)我們的國家?
當年東北抗日聯(lián)盟發(fā)表講話時是這樣說的——“東北三千萬人民,二百萬健兒,各輸其財,各捐其軀,寧愿白山黑水血染赤色,不愿華胄,倭奴,同立于黃海之岸。”這是何等的氣勢?何等的民族凝聚力與自信心!
可是現(xiàn)今校園里的青年們,在日本政府從未就侵華事件做出一點賠償,道過一句歉的情況下,依然熱衷于比較,誰更了解日本影星;誰用的日貨質(zhì)量更優(yōu);誰看的日本漫畫更精彩!中國人的錚錚傲骨哪里去了?魯迅先生若還在人世,又將作何感想?(沉默)
我不
作文培訓(xùn),作文輔導(dǎo),作文投稿,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