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復興路圓中國夢 夢,是一束永恒的光,夢就像一片綠洲,帶給我們希望,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我們共同托起了一個夢——那是中國夢,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中華名國的復興夢,是中華子孫的強國夢。歷史的腳步無一刻停滯,中國歷史一直在前進著。沿著足跡,便可看見5000年來中國各具色彩的夢。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更需要去擁有這一片夢被以求的夢。其中在2013感動人物中的林俊德對我印象深刻。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從事核試驗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chuàng)新制作了鐘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shù)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shù)據(jù)。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醒來后,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時間?!绷挚〉伦≡浩陂g,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醫(y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現(xiàn)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shù)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后的沖鋒……5小時后,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沖鋒。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泱泱中華的復興夢,是炎黃子孫的強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每個家庭充滿渴望和遐想的五彩斑斕的夢。中國夢其實很大,因為它發(fā)自億萬中國人的肺腑,中國夢其實很小,因為它起源于每個人的點滴之愿。
中國日益強盛,中華民族也慢慢踏上復興路的正軌,這么光榮的一天,絕不在遙遠的未來。那時,光明驅走黑暗,溫暖帶走寒冷。幸福取代痛苦,小康代替貧瘠。我們要在這復興之路上,圓中國夢。
(作文點評:這是一篇關于“走復興之路圓中國夢”的文章,作者對中國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法,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生動的寫出了為實現(xiàn)復興中國夢的偉大設想,同學們應為中國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作文批改,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