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康有為參與張勛復辟,卻因胡子不合格沒能當...
文 | 金滿樓
張勛復辟是一場鬧劇,同時也是一場笑劇,時人天懺生便在《復辟之黑幕》中將其間的種種笑料丑聞錄下,姑擷取數(shù)則,以饗讀者。
在復辟的季節(jié)里,最寶貴的莫過于腦后的那條辮子。眾所皆知,張勛不但自己留辮子,他的軍隊也全留辮子,“辮子軍”實乃名至實歸。據(jù)說,張勛在去見清帝的時候,太保世續(xù)說辮子與時世不合,勸他將辮子剪去。張勛聽后大惱,便在清帝面前起而為辮子辯護:“我手下的兵,個個都有辮子。這些兵之所以要有辮子,這在軍事上關系重大。正因為我的兵都留辮子,所以奸宄之徒就難以混入。如今這些亂黨奸徒,豈不個個都是沒有辮子的?”
復辟的當天下午,當手下報告街上到處都是留辮子的人后,張勛樂不可支,拍腿掀須大笑道:“我說人心不忘舊主,今日果應其言。不然,哪里來這許多有辮子的人呢?這就是民心所向啊!”
<a href=http://www.zequeka.cn/>小學生語文培訓,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a>
在這些復辟大佬中,眾人的辮子都保留得完好無損,唯獨康有為的辮子既短而禿,垂下來也不過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當有人指斥他不像個復辟派時,康夫子辯解道:“我自從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發(fā)易服。自從辛亥國變后,這才返回祖國,重新蓄發(fā),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長不盈尺耳。”眾人問他,辛亥年后,別人都剪發(fā),為何你反而要蓄發(fā)?康夫子得意地說:“我早料到必有今日也!”
康有為不但發(fā)辮短,胡子也因為化裝入京、掩人耳目的需要給剃掉了。當復辟大功告成之后,康夫子希望獲得首揆(首席內閣大學士)一席,張勛向宣統(tǒng)請示的時候,瑾太妃以為不可,說本朝從未有過沒胡子的宰相。康有為得知后,極為懊喪,急忙從藥店買來生須水,一小時內抹上兩三次,且時時攬鏡自照,不啻于農夫之望禾苗也。
關鍵詞:民國歷史作文素材,民國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
《(民國歷史)康有為參與張勛復辟,卻因胡子不合格沒能當成宰相》添加時間:2025-05-23;更新時間: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