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注釋]:[1]枕簟(diàn):枕席。邀涼:乘涼,納涼。[2]細灑:細心清洗。并刀:古時并州(今太原一帶)所產(chǎn)的刀,當時以利、快聞名。甘碧:香甜新鮮的瓜果。[3]墻頭喚酒:化用杜甫詩《夏日李公見訪》:“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墻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城南詩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見訪》中杜甫借酒所居于“僻近城南樓”。作者在這里感嘆不如杜甫,無佳客來訪,無鄰家有酒可借,一喚能從墻頭遞過來。[4]西風(fēng)消息:秋天的信息。[5]虹梁水陌:拱橋和湖堤。[6]維舟:系船。[7]同賦:這里作"同賞"。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評析]:
[關(guān)鍵詞]:春游,生活
《水調(diào)歌頭·盟鷗》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