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fù)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涂。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作者介紹]: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jīng)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注釋]:[1] 惟:只。幸:希望。[2] 大凡:大體上。道: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3] 黨引:勾結(jié)。[4] 賊害:殘害。[5]守:信奉;名節(jié):名譽氣節(jié)。[6] 之:指代上文的“道義”、“忠信”、“名節(jié)”。修身:按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進行自我修養(yǎng)。濟:取得成功。[7]退:排除,排斥。[8] 共(gōng)工驩兜(huándōu)等四人:指共工、兜、鯀(gǔn)、三苗,即后文被舜放逐的“四兇”。[9] 八元:傳說中上古高辛氏的八個才子。八愷:傳說中上古高陽氏的八個才子。[10] 皋(gāo)、夔(kuí)、稷(jì)、契(xiè):傳說他們都是舜時的賢臣,皋掌管刑法,掌管音樂,稷掌管農(nóng)業(yè),契掌管教育?!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舜曰:‘嗟!(汝)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盵11] 更(gēng)相:互相。[12] 書:《尚書》,也稱《書經(jīng)》。[13] 惟:語氣詞,這里表判斷語氣。[14] 周:指周武王,周朝開國君主。[15] 用:因此。[16] 后漢獻帝:東漢最后一個皇帝劉協(xié)。逮捕,囚禁“黨人”應(yīng)是桓帝、靈帝時的宦官所為。[17] 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東漢桓帝時,宦官專權(quán),一些名士如李膺等二百多人反對宦官被加上“誹訕朝廷”的罪名,逮捕囚禁。到靈帝時,李膺等一百多人被殺,六、七百人受到株連,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18] 目:作動詞用,看作。[19] 黃巾賊:此指張角領(lǐng)導(dǎo)的黃巾軍?!百\”是對農(nóng)民起義的誣稱。[20]解:解除,赦免。[21] 朋黨之論:唐穆宗至宣宗年間(821-859年),統(tǒng)治集團內(nèi)形成的牛僧孺為首的黨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朋黨之間互相爭斗,歷時四十余年,史稱“牛李黨爭”。[22] 昭宗:唐朝將要滅亡時的一個皇帝。殺名士投之黃河本發(fā)生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哀帝是唐代最后一個皇帝。[23] “此輩清流”兩句:這是權(quán)臣朱溫的謀士李振向朱溫提出的建議。朱溫在白馬驛(今河南洛陽附近)殺大臣裴樞等七人,并將他們的尸體投入黃河。清流:指品行高潔的人。濁流:指品格卑污的人。[24] 誚(qiào):責備。[25] 厭:通“饜”,滿足。[26] 跡:事跡。[27]鑒:動詞,照,引申為借鑒。
[評析]:
[關(guān)鍵詞]:詠史,懷古,詠史懷古,愛國
《金陵驛二首》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