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后疑。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lián)v衣聲。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里不勝情。
[作者介紹]: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注釋]:⑴莓苔:一作“蒼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跡,此處指足跡。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⑶春草:一作“芳草”。⑷“溪花”兩句:因悟禪意,故也相對忘言。禪: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評析]:這首宮怨詩是借詠漢班婕妤而慨嘆宮女失寵之怨的。婕妤初受漢成帝寵幸,后來成帝偏幸趙飛燕妹妹,她即求供養(yǎng)太后于長信宮。詩的首句即寫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寫婕妤曾作“團扇詩”《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涼被棄篋中;三、四句寫雖顏美如玉,失寵之后卻不如丑陋的烏鴉。以顏色比顏色,雖不同倫類,卻顯得奇特精巧,寫出宮女失寵之后,對其同類的嫉羨之情。
[關(guān)鍵詞]:秋天,閨怨,唐詩三百首
《長信怨》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