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趙鼎
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作者介紹]: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端挠↓S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注釋]: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寫離情別緒的詞。 上片以江邊送別所見的景物烘托別離時的愁緒。餞行的酒席大約是設(shè)在江畔,只見江上蘆葦都已開滿了白花,在蕭瑟的秋風(fēng)中搖曳,那無可奈何地隨風(fēng)晃動的姿態(tài),蕭蕭瑟瑟的凄切聲響,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許多憂愁的樣子,給已經(jīng)愁腸百結(jié)的離人平添了許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陽,懨懨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從天際飛來的兩行新雁,愈飛愈遠(yuǎn),飛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恐倪@一條船,就要載著詞人的朋友(也許是心上人)別去了。 下片進(jìn)一步分寫別前、別時,別后的心理活動。詞人說:我們之間的別離一直是我擔(dān)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離我先去。眼下,別離,無情地來臨了,在這即將分手的時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暫時解除心中的煩憂。今天晚上,我的眼前還是一個活潑潑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樣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見你、喊不應(yīng)你,我只能緊蹙雙眉,忍受無休止的離愁的煎熬了,這怎能不教人心酸腸斷呢! 這首詞沒有采用夸張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個字,便將別離的愁緒傾訴得相當(dāng)充分,很有感染力。透過悲切凄清的愁緒,可以感受到送別人與遠(yuǎn)行者之間深摯的感情。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評析]:
[關(guān)鍵詞]:寒食節(jié),風(fēng)俗,抒情
《寒食》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