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
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注釋]:(1)國:指都市,城邑。這里用如動詞,建城。起居:起來和休息。南山:終南山的簡稱。主峰在今陜西西安市南。(2)于:比。(3)而: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并列關(guān)系。麗:附著,靠近。扶風(fēng):宋稱鳳翔府,治所在今陜西鳳翔縣。這里沿用舊稱。(4)太守:官名。宋稱知州或知府,這里沿用舊稱。(5)所以:的問題。(6)所為筑:所以要建筑的原因。所為,同“所以”。(7)陳公:當(dāng)時的知府陳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縣)人。宋仁宗(趙禎)? 天圣年間進(jìn)士。公,對人的尊稱。杖履:指老人出游。(8)累累(léiléi):多而重疊貌,連貫成串的樣子。旅行:成群結(jié)隊地行走。髻(jì):挽束在頭頂上的發(fā)。(9)恍然:仿佛,好像。(10)從事:宋以前的官名,這里指屬員。作者當(dāng)時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是陳希亮的下屬。(11)知:事先知道,預(yù)知。(12)昔者:以往,過去。者,起湊足一個音節(jié)的作用。蒙翳(-yì):掩蔽,遮蓋。虺(huǐ):毒蟲,毒蛇。竄伏:潛藏,伏匿。(13)豈:怎么,難道。(14)相尋:相互循環(huán)。尋,通“循”。(15)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的君主,曾稱霸西戎。祈年、橐泉:據(jù)《漢書·地理志·雍》顏師古注,祈年宮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宮是秦孝公所建,與本文不同。傳說秦穆公墓在橐泉宮下。漢武:即漢武帝劉徹。長楊、五柞(-zuò):長楊宮,舊址在今陜西周至縣東南。本秦舊官,漢時修葺。宮中有垂楊數(shù)畝,故名。五柞宮,舊址也在周至縣東南。漢朝的離宮,有五柞樹,故名。仁壽。宮名。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陜西麟游縣境內(nèi)。九成:宮名。本隋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五年重修,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16)特:止,僅。(17)既已:已經(jīng)。而況于:何況,更何況。(18)猶:還,尚且。(19)而:如果,假如?;蛘?:有的人,有人。以:憑借,依靠。后邊省去代凌應(yīng)臺的“之”??涫?:即“夸于世”,省去介詞“于”,在。而:表示順承關(guān)系。(20)不在:是說“臺”和“足恃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guān)系。乎:同“于”。(21)既:已經(jīng),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也可以用“以后”或“了”來表示。以言:即“以之言”,省去指代作者意見的“之”。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評析]:
[關(guān)鍵詞]:寫雨
《望海樓晚景·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