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fā)。記出塞、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注釋]:⑴杜宇:又名杜鵑、子規(guī),鳥名。鳴聲凄歷,能使旅客起思鄉(xiāng)之念。⑵白鳥:水鳥。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詩與這句的白鳥背人飛,都是不忍相別的意思?!鞍坐B背人飛”尚含有返回的象征。⑶鄭子真:漢時谷口人?!稐钭印しㄑ浴柹衿?:“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這里是作者回憶自己十年的田園生活。⑷陶元亮:陶淵明名元亮。⑸《北山移》:即《北山移文》。作者孔稚珪字德璋,南齊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南周颙隱于鐘山,后為海鹽令,欲再過鐘山,孔作此文,借山靈口氣,阻止周不許再來。作者應詔出山,高興的表示:決心獻身于國,不回上饒了。
[評析]:這是一首著名的詠物抒懷詞。借說琵琶故事,來抒發(fā)國家興亡和個人失意的感嘆。上片用三個典故來議論和抒情。自從開元盛世過罷,《霓裳羽衣曲》經(jīng)歷了多少代風清月白,楊貴妃的琵琶彈走了盛唐的繁華,從此國運衰微。最愁苦是自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為聽琵琶妙曲,等待出發(fā)的高高畫船在江邊停泊,白居易聽琵琶,感受被貶謫的悲涼。王昭君遠出塞外,天上黃云覆蔽,馬前冰雪堆積,她在馬上彈著琵琶訴離愁,去國離家三萬里,遙望昭陽宮殿的方向,離群的孤雁隱沒了蹤跡,琵琶弦善解人意,昭君恨難以盡敘。王昭君手抱琵琶出塞是朝廷的屈辱(歷史另作別論),結(jié)句恨難說,家事、國事,身前、身后事,真的從何說起呢!下片借思婦彈琵琶表達對遼陽征人的思念,抒發(fā)對北國的懷念。北方傳遞音信的遼陽驛使已經(jīng)斷絕,雕花窗透入了寒氣,她輕攏慢捻地彈奏琵琶,淚珠兒盈滿雙睫。遼陽的陷落引起思婦的哀怨。她彈《梁州》不僅因為它樂曲音調(diào)激越,更是因它在北方,這才聲音哀徹。最后以回憶唐朝琵琶高手賀老和沉香亭中玄宗和貴妃玩賞的故事作結(jié),供以嗚咽宋朝的衰亡。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關鍵詞]:思國,抒懷,詠物
《賀新郎·賦琵琶》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