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
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閤下,
白首太玄經(jīng)。
注釋①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
是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的一首。
行,
這里不是行走的行,
而是歌行體的行,
等于說“俠客的歌”。
②趙客,
燕趙之地的俠客。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
”縵,
沒有花紋。
胡纓,
古時將北方少數(shù)民族通稱為胡;纓,
系冠帽的帶子。
縵胡纓,
即少數(shù)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
這句寫俠客的冠帶。
③吳鉤,
寶刀名。
霜雪明,
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④颯沓,
群飛的樣子,
形容馬跑得快。
⑤這兩句原自《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
千里不留行。
”這里是說俠客劍術(shù)高強,
而且勇敢。
⑥信陵,
信陵君,
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
為人禮賢下士,
門下食客三千余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門客。
朱本是一屠夫,
侯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
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
都為信陵君所用。
炙,
烤肉。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啖,
吃。
啖朱亥,
讓朱亥來吃。
⑧這兩句說,
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
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
并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岳還重。
⑨素霓,
白虹。
古人認為,
凡要出現(xiàn)不尋常的大事,
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xiàn),
如“白虹貫日”。
這句意思是,
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
也可以理解為,
俠客這一承諾,
天下就要發(fā)生大事了。
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⑩這兩句是說的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
信陵君是魏國大臣,
魏、趙結(jié)成聯(lián)盟共同對付秦國,
這就是連橫以抗秦。
信陵君是積極主張連橫的。
邯鄲,
趙國國都。
秦軍圍邯鄲,
趙向魏求救。
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
后因秦王恐嚇,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又令晉鄙按兵不動。
這樣,
魏趙聯(lián)盟勢必瓦解。
信陵君準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拚,
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
侯不語。
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
侯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
”于是為信陵君設計,
串通魏王寵姬,
盜得虎符,
去到晉鄙軍中,
假托魏王令代晉鄙領軍。
晉鄙生疑,
朱亥掏出40斤重的鐵錐,
擊斃晉鄙。
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
解了邯鄲的圍。
⑾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ぷ?。
書閣下,
意即寫入正史。
《太玄經(jīng)》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
結(jié)合全文,
這兩句的意思應該是希望寫史的人把俠客的功績記下來流傳后世。
賞析: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
抒發(fā)了他對俠客的傾慕,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shù)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
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
俠客得以結(jié)識明主,
明主借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yè),
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
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
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
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
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有人認為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
是不對的。
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
朱并不會劍術(shù),
而是力氣大、勇敢。
侯主要是智謀取勝。
一句“閑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lián)系起來罷了,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jié)識信陵君的。
李白正是想結(jié)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
謀帝王之術(shù),
奮其智能,
愿為輔弼,
使寰區(qū)大定,
??h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
澆自己塊壘。
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我們知道,
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
這是與唐代西域交通發(fā)達,
全國經(jīng)濟日益繁榮,
城市商業(yè)興旺的盛唐時代有關(guān),
所以,
下僅是燕趙傳統(tǒng)的多任俠而已。
特別是關(guān)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
文武不殊途。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劍術(shù)、尚任俠的風氣。
李白少年時代,
頗受關(guān)隴文化風習的影響,
因此,
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
“十五好劍術(shù)”(《與韓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
他一生都不離劍的:“撫劍夜吟嘯,
雄心日千里。
”(《贈張相鎬》其二)“長劍一杯酒,
男兒方寸心。
”(《贈崔侍御》)堪稱是“文武不殊途”,
兼?zhèn)溆诶畎滓簧砹?。
那么,
詩人李白何以如此愛劍呢?這和他輕財重義,
尚任俠分不開。
他說;“十五好劍術(shù),
遍于諸侯。
”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
為了事業(yè)心和抱負的驅(qū)使,
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縱、快意的事,
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贊譽。
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以這任俠意識為旨的。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夸張的筆墨,
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
”僅二十個字,
仿佛全是寫物而不寫人。
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
就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目前了。
因為詩人并不是為物而夸張的寫物,
而是處處著眼于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
“縵胡”的“纓’,
“霜雪明”的”吳鉤”,
“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
不僅具有典型性,
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
把物都寫活了。
詩人進而寫游俠的行為:“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也僅是二十字,
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
詩人是以“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的思想,
加以歌贊的、事實上。
詩人之所以少好任俠,
乃是以此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
故能把一般的任俠社會意識,
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
最后,
詩人以戰(zhàn)國時“竊符救趙奪晉鄙軍”中的侯贏、朱亥”二壯士”例,
闡明“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之旨。
“閑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
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恒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這“三杯吐然諾,
五岳為之輕。
眼花耳熱后,
意氣素霓生。
”重然諾,
尚意氣的任俠,
真是“慷慨成素霓,
嘯咤起清風。
”(張華《壯士篇》)的。
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壯士”,
是當之而不愧。
“不慚世上英”!
詩人對“二壯士”嘆服不已,
情見于詞了。
然而,
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
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jīng)》的楊雄輩,
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jīng)》”是為壯夫所不為!
《俠客行》詩,
雖在歌頌任俠,
但由于詩人就是尚任俠的,
所以把詩人少年的豪情壯志,
表現(xiàn)無遺了。
出處全唐詩:卷25_7,
全唐詩:卷162_26
(唐樂府)俠客行(李白)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guān)鍵詞:李白,俠客行,唐詩,李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