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采藥徑
宋·葛長庚
云屏漫鎖空山,
寒猿啼斷松枝翠。
芝英安在,
術(shù)苗已老,
徒勞屐齒。
應(yīng)記洞中,
鳳簫錦瑟,
鎮(zhèn)常歌吹。
悵蒼苔路杳,
石門信斷,
無人問、溪頭事。
回首暝煙無際,
但紛紛、落花如淚。
多情易老,
青鸞何處,
書成難寄。
欲問雙娥,
翠蟬金鳳,
向誰嬌媚。
想分香舊恨,
劉郎去後,
一溪流水。
注釋注釋:這首詞虛實結(jié)合 ,
將現(xiàn)實 、幻想和回憶融為一體,
構(gòu)造出一片神奇的世界。
葛長庚所處的時代有太多的動亂和災(zāi)難,
詩人和道士的想象力都帶上了悲涼的色彩。
在報國之志實現(xiàn)不了的時候,
只有望北長嘆,
以幻想的翅膀,
迷醉自己。
葛長庚,
又名白玉蟾,
在游歷名山,
隱居學道中,
渡過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
“ 云屏漫鎖空山,
寒猿啼斷松枝翠。
芝英安在,
術(shù)苗已老 ,
徒勞屐齒”。
屏峰矗立,
空山云繞,
寒猿悲啼 ,
松枝青翠 ,
但青山不老,
人顏已改,
年歲徒增,
靈芝花已找不到了,
赤術(shù)苗也已老而不能摘了 。
翻山越嶺 ,
無所收獲,
所以說“徒勞屐齒”。
“空山”、“寒猿”,
一派凄清色彩。
此詞將前世的夢幻,
設(shè)想得非常細致,
逼真。
作者在詞中常常描寫“記憶”中的前身之事:“手折琪花今似夢,
十二樓臺何處 ,
猶記得 、當時伴侶”(《賀新郎》“極目神霄路”)。
“ 遙想十二樓前,
琪花開已篇 ,
鸞歌鶴舞 ”(《酹江月》“ 當初誤觸”)。
白日做夢,
無非是強烈欲望的曲折反映,
而夢醒以后一無所有,
就會產(chǎn)生更沉重的失落感 :“ 悵蒼苔路杳,
石門信斷,
無人問,
溪頭事。
”再沒有仙女候于溪頭,
引入仙山。
桃源一別 ,
舊徑苔封,
仙境難尋。
“我何緣、清都絳闕,
遽成千古。
白鶴青烏消息斷,
夢想鸞歌鳳舞”。
(《賀新郎》“極目神霄路”)。
雖然,
詞人一直自信“吾家舊在瑤京 ”,
堅信自己是宿植仙胎,
謫下塵世 ,
但他終不能理解,
為何一離清都,
回玉京,
成仙之路終是遙遙無期。
寫到這里,
失望已超過希望。
“回首暝煙無際 ,
但紛紛,
落花如淚。
”這幾句既是現(xiàn)實中的暮春景色,
又暗寓懷抱;由此而引出下面“ 多情易老,
青鸞何處 ,
書成難寄”的感嘆。
青鸞本是仙家信使,
不見青鸞,
也就是不得成仙的消息。
類似的喟嘆在他的詞里一再出現(xiàn) 。
“ 長念青春易老,
尚區(qū)區(qū) 、枯蓬斷梗”(《 水龍吟》“層巒疊巘浮空”)。
“青鳥無憑,
丹霄有約,
獨倚東風無限情”(《沁園春》“嫩雨如塵”)。
“ 嘆未有紫云梯;絳闕消息子,
也無一二,
枉垂涕”(《菊花花》“十二樓臺”)。
不見青鸞,
音訊難通 ,
只有沉思暗想:“ 欲問雙娥,
翠蟬金鳳,
向誰嬌媚 。
”這幾句表明的是求仙心愿。
仙家美景本只是放大了的人間樂事。
在道教徒的心目中,
神仙世界無非是:“于中青鸞唱美,
丹鶴舞奇。
有粉娥瓊女,
齊捧芳卮,
天真皇人陳玳席 。
”(《 菊花新》“渺渺煙霄風露冷”)長壽加美女就意味著成仙,
因此,
劉晨、阮肇入天臺得艷遇獲長生也就成了道家美談,
這首詞也一直隱隱串用此典,
在此更為顯明。
“雙娥”以劉、阮所遇二仙女比喻自己追求的目標,
因自己成仙無路,
難歸洞府,
所以不知“雙娥”又“向誰嬌媚 ”,
不知何人逍遙于洞府仙境。
想分香舊恨,
劉郎去后,
一溪流水。
”“分香 ”用曹操臨死分香與諸夫人這一典故,
以寫幽明殊途,
仙凡阻隔。
而自劉 、阮離開仙境后,
云遮霧繞,
難覓歸路,
唯有一溪流水,
依然帶出桃花片片。
結(jié)尾景物虛實結(jié)合,
顯得十分空靈。
這是一首迷離情感的渲瀉之作,
別有滋味。
(宋詞)水龍吟 采藥徑(葛長庚)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關(guān)鍵詞:葛長庚,水龍吟 采藥徑,宋詞,語文培訓,語文輔導,閱讀培訓,作文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