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 紅葉
宋·王沂孫
玉杵馀丹,
金刀剩彩,
重染吳江孤樹。
幾點(diǎn)朱鉛,
幾度怨啼秋暮。
驚舊夢、綠鬢輕凋,
訴新恨、絳唇微注。
最堪憐,
同拂新霜,
繡蓉一鏡晚妝妒。
千林搖落漸少,
何事西風(fēng)老色,
爭妍如許。
二月殘花,
空誤小車山路。
重認(rèn)取,
流水荒溝,
怕猶有、寄情芳語。
但凄涼、秋苑斜陽,
冷枝留醉舞。
注釋注釋:情感備至,
而萬物皆可為文。
王沂孫的故國之戀在落葉、紅葉、新月、春水等身上,
皆可寄寓。
此詞是為賞紅葉而作,
意在為紅葉傳神,
卻被寫得如此凄美,
實(shí)則寄寓詞人一片憐愛哀婉的情緒。
“玉杵余丹,
金刀剩彩,
重染吳江孤樹”。
玉杵,
是仙人搗藥用的 ,
丹即方士煉丹的硃砂。
六朝、隋、唐至宋,
有立春制作剪彩樹的民間習(xí)俗 。
“剪彩花前燕始飛 ”,
“剪彩作新梅”,
都是用紅綃剪花,
唐崔信明有“楓落吳江冷”句,
得句一時(shí),
第三句就是用此詩意。
楓樹新出紅葉,
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
是宮廷剪花剩下的紅綃。
作者把楓樹寫得清美而孤單。
“ 幾點(diǎn)朱鉛 ,
幾度怨啼秋暮”。
楓葉上的紅色,
已經(jīng)經(jīng)過幾番暮秋涼雨。
詞人在這句賦予楓葉可以怨啼的感情,
用擬人化的效果,
準(zhǔn)確而生動地表達(dá)了楓葉的變化。
“驚舊夢、綠鬢輕凋,
訴新恨、絳唇微注”青色的楓葉,
在秋天變紅,
恰似舊夢消逝堪驚,
綠鬢已容易地凋謝了。
紅色楓葉又像微點(diǎn)絳唇 ,
在訴說新恨。
“最堪憐,
同拂新霜,
繡蓉一鏡晚妝妒。
”緊承上文。
用“憐”“愛”表達(dá)楓葉之變化 。
“繡蓉”,
如錦繡似的芙蓉,
即荷花,
“鏡”指水面 。
紅荷對經(jīng)霜楓葉之紅艷生妒,
則楓葉顏色之惹人憐愛可知。
王沂孫意在表達(dá)出,
芙蓉仍是荷花 ,
池水卻成妝鏡 。
一“妒”字,
把荷花人格化。
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臨鏡晚妝,
嫉妒楓葉之艷色?因?yàn)榍坝小巴餍滤币痪?,
則知非與楓葉同時(shí)之植物秋荷莫屬也。
下片由“愛”生“ 憐 ”,
寫出憐惜紅葉之意味。
“千林搖落漸少”秋天到了 ,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宋玉《九辯》),
“何事西風(fēng)老色,
爭妍如許”。
只有楓葉獨(dú)自鮮紅如初。
西風(fēng)中的深老的顏色,
因何還能這樣爭研斗美 ?“二月殘花,
空誤小車山路”。
平鋪開來,
對紅葉之貌美,
極度贊揚(yáng)。
“重認(rèn)取、流水荒溝,
怕猶有、寄情芳語 ”。
用唐人御溝紅葉題詩的典故用來 。
借指紅葉雖已落下,
但自然有情有義。
唐宣宗宮女有《題紅葉》詩 :“流水何太急,
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
好去到人間。
”這里說更應(yīng)再仔細(xì)辨認(rèn)一下荒溝流水中的紅葉,
希望有唐宮女一樣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詩句在上面。
“但凄涼、秋苑斜陽 ,
冷枝留醉舞。
”照應(yīng)“重染吳江孤樹。
”白居易《醉中對紅葉》:“醉貌如霜葉,
雖紅不是春。
”比紅為醉酒之貌。
姜夔《法曲獻(xiàn)仙音》詞:“ 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 ”,
楓葉紅了,
是天冷之故 。
“但”字承上轉(zhuǎn)折 ,
御溝題詩的紅葉已不見了,
只有斜陽臨照和冷楓上的紅葉依舊 。
從“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種凄涼境界。
以“ 凄涼 ”二字包領(lǐng),
表現(xiàn)了萬分無可奈何的情緒。
紅葉即是楓葉。
在這首詠紅葉詞中,
詞人抒發(fā)對秋天楓葉的自我感受。
隨心想象,
因而寫得是一片憐愛哀惋情緒 。
詞為賞紅葉而寫 ,
所以意在為紅葉傳神,
紅葉卻被賦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
反映了自己一種心境。
(宋詞)綺羅香 紅葉(王沂孫)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xùn),閱讀培訓(xùn),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xué)霸。
關(guān)鍵詞:王沂孫,綺羅香 紅葉,宋詞,語文培訓(xùn),語文輔導(dǎo),閱讀培訓(xùn),作文培訓(xù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