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注釋]: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詞牌名稱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②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橋上游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檐。③十三樓:宋代杭州名勝。出自吳自牧《夢梁錄》卷一二《西湖》:“大佛頭石山后名十三間樓,乃東坡守杭日多游此,今為相嚴院矣?!阿苤裎?:揚州亭名。本句意謂杭州十三樓歌唱奏樂繁華,不必再羨慕前代揚州的竹西了。⑤揚州:淮河以南、長江流域東南地區(qū),《周禮》稱東南曰揚州。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葉。⑦昌歜(chāngchù):宋時以菖蒲嫩莖切碎加鹽以佐餐,名昌歇。⑧瓊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⑨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蘇軾《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明當罰二子,已洗兩玉舟?!雹馑{唱歌頭:即唱水調歌頭。傅本注:“水調曲頗廣,謂之歌頭,豈非首章之一解乎?白樂天六幺水調家家唱?!?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評析]:
[關鍵詞]:憂思,貶謫,寫景,婉約
《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由易優(yōu)作文網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