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高標(biāo)跨蒼天,烈風(fēng)無時(shí)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厥捉杏菟?,蒼梧云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注釋]:⑴ 遣興(xìng):猶“遣意”,也就是以寫詩來消遣之意。⑵ 驥(jì)子:杜甫兒子宗武的小名,這一年剛五歲。⑶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指驥子三歲時(shí),知道問家里來人來客的姓名,能背誦他父親的詩。這是稱贊驥子的穎悟。⑷ 渠:他,指驥子。⑸ 仰:依賴。⑹ 鹿門:山名,在襄陽(今屬湖北)境內(nèi),漢江東岸。東漢末,天下大亂,龐德公攜全家隱居于此。后成為隱居地的代稱,這里意思是未能攜全家一同避難。⑺ 不遂:不成。⑻ 雁足:事見《漢書·蘇武傳》,大意是,漢求蘇武,匈奴單于詭言已死。漢使得密報(bào),知武在某大澤中,于是聲稱:漢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書,知武所在。單于大驚,只好放還蘇武。此處指難以料定何時(shí)才能互通音信。⑼ 軍麾(huī):軍旗。形容全國各地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⑽ 戰(zhàn)角:軍中號角。⑾ 儻:通“倘”,如果。⑿ 免相失:免于相互離散。⒀ 遲:延遲。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xùn),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評析]:
[關(guān)鍵詞]:寫景,登高,抒情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