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帝的慘淡生涯:文治楷模辛苦一生結(jié)局卻是一場悲劇 發(fā)布時間:2016-06-13 15:54 瀏覽:加載中
孝文帝元宏是北魏歷史上又一個著名君主。他在位的28年中,北魏實行了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改革,其中一些是馮太后執(zhí)政時實行的,還有一些是元宏親政后實 行的,如改鮮卑姓為漢姓(拓跋氏就是這時改為元氏的)、改革服飾、改革音聲、遷都洛陽、制禮作樂、分明姓族等等。這些改革被后世稱為文治。因此,一些熱衷 于禮樂的封建史家非常推崇元宏,稱他為文治的楷模。
元宏的道德品質(zhì)是很 好 的,基本上符合封建君主的最高標準,仁、義、禮、智、信他都力求做到,效果好不好姑且不論,最少他的出發(fā)點是符合封建準則的。
然而,元宏辛辛苦苦一生,結(jié)局卻是一場悲劇。尤其他的個人生活,是慘淡而不幸的,接二連三的精神打擊,使他身心受到嚴重損害,以致33歲的年紀就離開了人間。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元宏4歲失去了生母,他的生母李氏是他被立為太子時依舊制賜死的;元宏10歲時,父親又被祖母馮太后毒死。此后,元宏就在馮太后的撫育下生活及從政。馮 太后雖然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元宏不是她的親生子女,她自己也不曾生育過子女,因此,元宏從她那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母愛。雖然元宏從小就很懂事,很乖巧, 但馮太后還是責(zé)打過他,曾把他關(guān)在空屋子里挨凍受餓,還差點廢掉他。
元宏稍稍長大后非常孝順,與馮太后的關(guān)系搞得很好。由于他小心謹慎,所以沒有再出什么岔子。但直到馮太后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元宏的愛情生活也是很不幸的。
元宏少年時,與一位林姓宮人發(fā)生了愛情。林氏遭遇與馮太后相似,也是因父親犯罪被誅收入宮中的。林氏美麗溫柔,元宏很喜愛她。不久,林氏為元宏生了個兒 子,取名元恂。因為元恂將被立為太子,依照舊制林氏應(yīng)被賜死。元宏是個仁慈的人,不愿意林氏慘死,但他又不敢違抗太后的旨意,最后,還是眼睜睜看著心愛的 人離開了人間。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除林氏外,元宏還有三個馮姓妻妾。
原來,馮太后被抄家時,她的哥哥馮熙流亡在河洛一帶,多年音訊不通。馮太后作了太后之后,找到了哥哥,把他迎回長安,為他娶了自己的小姑子博陵長公主,并封他侍中、太師、中書監(jiān)、領(lǐng)秘書事等大官。馮太后為了馮家的富貴興盛,先后把馮熙的三個女兒嫁給元宏。
按輩分,馮熙的女兒是元宏的表姨,但她們歲數(shù)與元宏相仿。一開始進宮的是兩個妾生的女兒,其中一個不久就去世了。另一個母親姓常,常氏出身微賤,因為嫵 媚動人、善于察言觀色、伶俐乖巧,很得馮熙喜愛,后來公主去世,就由常氏主管家政。常氏的女兒馮氏容貌、性情、舉止都很像母親,進宮后,很快就得到元宏的 寵愛。兩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非常投緣。但不久,馮氏得了慢性病,馮太后怕影響元宏的健康,把她送回家去作了尼姑。小夫妻分離時異常悲痛。但元宏從不 違抗太后的旨意,他送走了馮氏,常常派人去探望、慰問,有時還送去些東西,以示懷念。
作文培訓(xùn)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馮氏回去后,馮太后又把馮熙的一個小女兒接進宮中,這個小女兒是公主的女兒,身份高貴,從小受到良好的封建教育。她端莊謹嚴、不茍言笑,不像姐姐那樣慣會迷人,所以元宏對她雖然敬愛,但不如對她姐姐那樣親熱。
馮太后去世后,元宏堅持了三年的喪禮。元宏執(zhí)禮是很認真的,這三年里,他不與任何女性接觸。三年終喪后,大臣請立皇后,元宏感念馮家的恩惠,把馮熙的小女兒立為皇后,主管六宮。
不久,元宏開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把國都定在洛陽。隨后元宏又親自率軍南征,馮皇后則率領(lǐng)后宮姬妾遷到了洛陽。元宏感激馮皇后的支持,常常從前線派人送信回來慰問她。
與此同時,元宏聽說馮氏身體恢復(fù)了健康。說實在的,元宏對馮氏比對馮皇后更為惦念。他對皇后是禮節(jié)性的關(guān)心,而對馮氏,則是一片深深的戀情。很快,他派宦官前去馮家探望,吩咐如果病好了,就馬上迎回洛陽。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元宏沒有想到,自己殷勤眷戀的馮氏是個輕浮的女子,她在家養(yǎng)病時,不甘寂寞,和家里的侍從發(fā)生了關(guān)系。她的母親常氏不但不教育女兒,反而替她遮掩。馮氏看到宦官前來迎接自己回宮,感到很突然,她對情人戀戀不舍,但想起皇宮內(nèi)的豪華生活和氣派,還是選擇了宮廷生活。
元宏見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想到這幾年她歸家的寂寞,對她格外疼愛,馬上封她為左昭儀。馮氏也拿出往日的手段,極力奉迎,搞得元宏情思綿綿,不能自拔。從此,只要元宏回宮,就徑直到馮氏宮中就寢安歇,別說其他宮人,就是馮皇后也難得見面了。
馮氏知道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元宏,于是漸漸擺起架子來。她認為自己是皇后的姐姐,比皇后早入宮,又是皇帝最寵愛的女子,沒有必要向皇后執(zhí)妾禮。從此,后宮聚 會的場合,她總是仰著頭、別著臉,和皇后平起平坐。馮皇后雖然性情和淑,但看到馮氏如此無理,也不免生起氣來。她倆常常發(fā)生小小的口角。打這兒以后,馮氏 編了許多皇后的壞話,慢慢向元宏耳中灌輸。漸漸地,這位圣明的元宏也受了欺騙,終于下決心廢掉了皇后,不久便立馮氏當了皇后。
中小學(xué)生語文題庫,中小學(xué)學(xué)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這之后的幾年里,元宏是在緊張的戰(zhàn)爭生活中度過的。他三次率軍南伐,在宮中時間很少。馮氏耐不住寂寞,不禁又犯了老毛病。
魏宮中有一位宦官,名叫高菩薩。高菩薩雄壯有力,儀表堂堂,是靠欺騙手段蒙混進宮的,其實仍是個男子。他愛馮氏的嫵媚,馮氏也愛他的雄壯,沒多久二人就 勾搭上了,而且如膠似漆,難舍難分。高菩薩很有些籠絡(luò)人的本領(lǐng),他手下一批人被他籠絡(luò)住,甘心給他賣命、充當爪牙。所以,盡管馮氏的丑事宮中人人皆知,但 無人敢去查問或報告。馮氏也在自己周圍培植了一批私黨,互相勾結(jié),表里為奸。所以,雖然后來漸漸傳到宗室人員耳中,但仍然無人敢管。
不久,由于一件意外的糾紛,元宏才知道了馮氏的不貞。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
元宏有一個妹妹彭城公主,嫁給宋王劉昶的兒子,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公主年紀輕輕當了寡婦。彭城公主是魏國宮中最美麗的一位公主,難免引起王孫公子們的 覬覦。當時,京城最有權(quán)勢的是馮熙的兒子、馮氏的同母弟、北平公馮夙。馮夙一心想得到彭城公主,三番兩次去求姐姐幫忙。馮氏自己不好出面,轉(zhuǎn)求元宏,元宏 很痛快地答應(yīng)了。想不到彭城公主是個有情有義的女子,她與死去的丈夫情分很深,不愿馬上嫁人,而且就是嫁人,也不愿嫁給馮夙這種平庸之輩。元宏南征后,馮 氏再次去作動員,彭城公主還是不答應(yīng)。馮氏從來沒有碰過這種釘子,于是與馮夙商量,先準備好一切,到時強娶。消息傳到彭城公主耳中,她看看自己身單力孤, 京城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于是偷偷女扮男裝,帶上十余名侍婢家僮,乘著輕車,冒著霖雨,晝夜兼程,趕到前線去見哥哥。
公主見到元宏后, 痛哭失聲。她不但訴說了馮氏與馮夙強迫自己婚嫁的經(jīng)過,而且把所知的關(guān)于馮氏淫亂的事一一端了出來。元宏聽說皇后穢亂,驚得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那么熱 愛、而且對自己那么百般體貼的馮氏會做出這種事情。但他也了解自己的妹妹,知道彭城公主的正派和誠實,相信她說的都是真話。于是,元宏勸彭城公主先隨軍安 頓下來,不要聲張,等他回宮后慢慢再查。
婚期到了,不見了彭城公主,馮氏到處打聽,知道她投奔元宏去了。這一驚非同小可,馮氏坐立不 安,心驚膽戰(zhàn),感到大禍就要臨頭。她想不出一點辦法,只得找來母親常氏商量。到底常氏是見過世面的女人,她馬上去找女巫,請她們施法術(shù),詛咒元宏快快病 倒。常氏向女巫許愿說,如果元宏能盡快歸天,讓馮氏像馮太后那樣臨朝稱制,則傾家蕩產(chǎn)供奉神主。
元宏很快地回師向北,馮氏越發(fā)恐慌,她派了幾個心腹宦官以慰問為名,前去探聽皇帝是否已經(jīng)知情,但其中一個小宦官把事情如實稟告了元宏。元宏回到洛陽后,馬上逮捕了高菩薩等為首的幾個人。在帝皇面前,他無可辯駁,一一招認了。
多少天來的疑問證實了,元宏也因此受到了強烈的刺激。他回想起從前與馮氏的你親我愛,不禁肝腸寸斷,又想起被自己一時糊涂廢掉的馮皇后,更如萬箭穿心。元宏病倒了。
當天晚上,元宏躺在含溫室的床上,命人把高菩薩等人帶到門外站成一排,又派人把馮氏叫來。進門的時候,他指示宦官搜檢馮氏身上,如果有一寸長的刀子,就馬上殺死。白天,馮氏得知高菩薩被捉,已經(jīng)料到事情敗露;這時見到元宏,立刻拜倒在地,磕了無數(shù)響頭,一再請求恕罪。
元宏到底是心軟的人,他命令賜馮氏坐,但只能坐在東窗前,離御榻二丈遠。他命令把高菩薩等人帶進來一一招供,然后指責(zé)馮氏說: 你母親有妖術(shù),你要好好 交代! 馮氏的臉騰地紅到耳根,她請求屏退左右,一個人密啟。元宏答應(yīng)了她的請求,只留下長秋卿白整在室中,拄刀侍立。但是馮氏仍然不說,元宏只好用棉花 堵住白整的耳朵,自己小聲叫了幾次,確信他已經(jīng)聽不見后,才讓馮氏招供。馮氏的話只有元宏一人聽見,所以,馮氏到底招供了什么,她到底與常氏搞了些什么陰 謀,沒有人知道。
招供完,元宏把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叫了進來,請他們坐下,喘吁吁地對他們說: 這個女人原來是你們的嫂嫂, 現(xiàn)在是毫無瓜葛的路人!她竟然想用白刀子插在我的肋上,多么狠毒! 他悔恨地述說了自己以前由于失察所犯的種種過失,并說: 馮太后對我們兄弟有恩。我已 經(jīng)廢了一個馮家女子,不能再廢第二個了,讓這女人在宮中一人悶坐吧,如果她有良心,會自己去死的。你們不要以為我不忍心殺她,我是怕九泉之下的祖母寒 心。
兩個弟弟離開后,元宏向馮氏致永訣辭。馮氏痛哭失聲,最后不得不回到東房。幾天后,元宏打發(fā)宦官去問馮氏一件私事,馮氏又羞又 惱,罵道: 我是天子的妻子,會對天子親自說的,用不著你們轉(zhuǎn)達! 元宏知道后大怒,馬上命令找來常氏,讓她教訓(xùn)自己的女兒。常氏早就因為陰謀敗露而羞愧 難當,這時更無地自容,她拿起一根棍子,狠狠地打了女兒一頓。
不久,元宏身體好轉(zhuǎn),再次率軍南伐。馮氏的事,因為處理機密,除極少數(shù)心腹外,宮中人都不知道,馮氏自己當然也不便說出。所以,雖然馮氏在元宏心里早已死掉,但在后宮妃嬪那里,仍是皇后,待她仍以皇后之禮。
另外,還有一個人被告知不要再去朝謁皇后,這就是太子元恪。
為什么太子不是元恂而變成元恪了呢?這又是一件曾給元宏以沉重打擊的事。
元宏遷都洛陽時,曾遭到很多王公大臣的反對,其中反對最厲害的一伙人煽動太子元恂跟他們跑回舊都平城,打算另立政權(quán),與元宏對抗。元恂當時只有15歲, 頭腦不大清楚,并且身體肥胖,害怕河洛地區(qū)的暑熱,總是留戀北方,于是糊里糊涂地受了利用,干出了背叛父親的勾當。當時,元宏正在第一次南伐途中,聽到消 息后極為震驚。他馬上回到洛陽,親自杖責(zé)被捉回來的兒子,把他廢為庶人,后來又把他賜死。這之后,才立元恪當了太子。
另外還有一件對元宏打擊很大的事。
南伐時,留在洛陽主持國政的兩位大臣李沖、李彪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李沖是馮太后的戀人,元宏對他非常尊敬,待以父輩之禮。在這次爭吵中,李沖怨氣沖天, 一反以前溫文爾雅的君子風(fēng)度。他高聲喊叫,拍案捋袖,好像瘋了一般。幾天后,李沖憤怒而死。元宏在南伐途中,聽到李沖的死訊,已經(jīng)非常悲痛,又聽說死得如 此悲慘,更加感傷不已。精神上接二連三受到沉重打擊,加上連年的勞頓、南伐的不順,都使元宏的病一天重似一天,最后,終于病死在南伐途中。
元宏臨死前,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弟元勰說; 皇后早就罪大惡極,如果不除掉,恐怕今后沒人再能制服她。我死之后,你們可以拿著我的詔令,賜她自盡,然后用皇后的禮節(jié)安葬她,千萬不要壞了馮家的名聲。
就這樣,一個年輕有為的君主,經(jīng)過了三十多年的慘淡生涯,在一連串的打擊下,離開了人世。他死后,他的弟弟遵照旨意毒死了馮氏,并按皇后禮安葬了她。而 那個先被遺棄的廢馮皇后,已經(jīng)出家多年,心如槁木了。她對一切塵世之事不再感興趣,聽到皇帝、皇后的死訊,只是淡淡一笑,沒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