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民國大人物唐生智的故事:千萬別拜把子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在亂世中,黨派和主義屬于顯規(guī)則,江湖和宗法則是潛規(guī)則,前者可以忽悠小弟,后者適合來搞統(tǒng)一戰(zhàn)線。雖說義氣這玩意兒不靠譜,但平日里總還能充充門面。據(jù)統(tǒng)計,張作霖一輩子認了40多位干媽,蔣介石則喜歡拜把子,裝帖子的盒子不知送出了多少。1927年,蔣介石提出與湖南省政府主席唐生智結(jié)拜,后者卻搖頭說: 結(jié)拜也靠不住,從這次湖南大變動中,我摸透了,過去和我拜過把子的人,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拜把兄弟干起來,比外人還狠一些。
1889年10月12日,唐生智生于湖南東安縣大枧塘村的一個官宦之家,字孟瀟,奶名祥生,為四兄弟的老大。祖父唐本友自幼孤苦,長大后投身湘軍,在湘軍屢立奇功,曾擒獲翼王石達開,最終官至廣西提督。父親唐承緒當過清朝的湖南鹽務署長及民國的縣長,還開過一家礦冶公司。俗話說:隔輩親,隔輩像。唐生智不僅極受祖父寵愛,同樣也具有敢作敢當?shù)膫b義性格。
八歲時,唐生智就讀私塾,國學底子頗佳,18歲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第一期,開始接觸新思想。次年11月份,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在志哀儀式上,唐生智卻在下面發(fā)笑,從而受到了記過的處分。陸軍小學畢業(yè)后,他進入武昌南湖陸軍中學,在譚人鳳等人影響下,參加了同盟會。
唐生智當時年方二十,卻蓄起了八字胡須,同學們都叫他 孟胡子 ,看上去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其實骨子里頗具理想主義色彩,有時還很浪漫。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唐生智邀幾個同學前往上海參加革命,后來在滬軍都督府任科員。一次,他讓好友歐陽起莘回湘鄉(xiāng)去獨創(chuàng)局面,歐陽說: 我的性格你還不知道,秉性懦弱,當不得主將,只能當一個參謀,還是讓我跟隨你吧!
唐生智喜歡打抱不平,曾在兆豐公園,痛打過租界的印度巡捕。離開上海之后,唐生智去煙臺都督府做過一段時間的參謀,后調(diào)到部隊當連長。他滿懷理想地改造部隊,卻因控告上司吃空餉,被迫離開。1912年10月,他進入保定軍校第一期步兵科學習,依舊頑皮好動,但深得校長蔣百里的喜愛。蔣自殺后,他悲痛欲絕,守在靈柩旁,連著幾天幾夜沒睡覺。
有一次,唐生智和同學爭論 仁人志士 與 英雄好漢 的區(qū)別,因鬧過了頭,被一起關了禁閉。眼見天色越來越晚,其他人都喊餓,他卻怒沖沖地說: 不就是餓嗎?怕什么! 臨畢業(yè)時,唐生智故意取笑一個滿臉麻子的同學,導致雙方打了起來。為此,唐沒進去北洋軍及模范團,而被分配到湖南陸軍混成旅做一名見習排長。他不以為意,對人說: 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正好回老家鬧革命!
1915年,唐生智參加討袁護國戰(zhàn)爭,失敗后,逃到劉人熙家里躲了起來。不久,革命軍卷土重來,趕走了北洋系的湖南都督湯薌銘,劉人熙當上了臨時都督,馬上任命唐生智為督軍署衛(wèi)隊營營長。人的一輩子總有幾個拐點,最難得的就是貴人相扶。但扶歸扶,自身更得抓住機會,唐生智沒有辜負劉人熙的信任,憑戰(zhàn)功連連升遷團長、旅長、師長。
在南北沖突的局面下,湖南成了百戰(zhàn)之地,十幾股大小勢力并不把都督放在眼里。直系吳佩孚北上后,唐生智占據(jù)了湘南半壁江山,隱隱有了與老大趙恒惕叫板的能力。那時,不少軍閥病急亂投醫(yī),拿佛教說事,最有名的是被稱為 唐僧 的唐生智以及被稱為 李和尚 的李濟深。
唐生智拜密宗大師顧伯敘為師,還在衡陽搞了一次大光明法會。趙恒惕見有人公開叫板,馬上請到了一位黃教大師白喇嘛,在長沙舉辦了規(guī)??涨暗慕鸸饷鞣〞?,自覺東風壓倒了西風。唐生智更絕,干脆令部隊全體受戒,變成 佛軍 。兩人一個營一個營地做佛事,由大師摩頂傳戒,每人發(fā)給 受戒證章 一枚,正面為 佛 字,背面書五戒。同時,唐生智演講佛法,說三身佛的含義,激勵官兵效忠自己。據(jù)說,顧大師本人并不吃素,天天食用雞鴨的新鮮內(nèi)臟,有時一次能喝兩瓶白蘭地,擁有六房姨太太,大的不過30歲,小的才17歲。
斗法是表面功夫,時機一到,唐生智開始了驅(qū)趙行動。打跑了趙恒惕,他與廣州國民政府的關系開始緊張起來。情急之下,他派歐陽起莘去和北洋談判。吳佩孚拔出毛筆,在一張紙的中間,寫了個 兵 字,畫一個箭頭向上,寫個 北 字說, 我本來打算向北用兵 ;接著又畫了一個箭頭向下,寫了個 南 字說, 但也可以改為對南用兵。 結(jié)果出兵長沙,打得唐生智落荒而逃。
唐生智敗逃到了湘粵邊區(qū),重整旗鼓,做了北伐軍第八軍軍長,下轄四個師。1926年6月,他重新占領長沙,后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舉行閱兵式時,唐生智將自己的馬讓給蔣介石騎,誰知軍樂隊鑼鼓大作,馬兒受驚,將蔣總司令掀翻在地。蔣沒有說啥,一顛一拐地徒步參加完閱兵式。
從北伐勝利到開始抗戰(zhàn),唐生智野心勃勃地四處征戰(zhàn),雖有廖猛子等善戰(zhàn)之士,終究敵不過 小諸葛 白崇禧等名將,屢戰(zhàn)屢敗。他一直與蔣介石離心離德,無奈力不從心,后期失去了兵權(quán),掛了些軍事參議院院長和訓練總監(jiān)部總監(jiān)等閑職。
1937年12月,日軍進攻南京,唐生智力主死守,主動請纓任最高長官,結(jié)果屢屢失措,導致大量軍民不能撤離,遭到日軍殺害。他自己則于亂軍之中乘船渡江,坐一輛沾著牛糞的板車,狼狽撤離。回到武漢,他請辭一切職務,返回湖南東安老家,一邊創(chuàng)辦耀祥書院,培養(yǎng)抗日救亡人才,一邊念經(jīng)誦佛。
對于國共內(nèi)戰(zhàn),唐生智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總覺得中國老百姓應該休養(yǎng)生息了。到了1949年,眼見形勢已經(jīng)很明朗,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策動了湖南起義。1950年4月,唐生智赴北京見到毛澤東,表態(tài)道: 跟共產(chǎn)黨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臺灣方面聽說后,馬上公開通緝這位陸軍一級上將。
在 文革 初期,唐生智拒絕揭發(fā)老鄉(xiāng)賀龍,喊道: 要想槍斃,你們就來吧! 接受審查期間,他曾感慨地說程潛死也值了,連周總理都出席了追悼會。這話被匯報上去后,省政協(xié)一個造反派頭頭跑去給了唐一記耳光,罵道: 你還想這種待遇嗎? 1970年4月6日,唐生智死于長沙,終年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