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按父親的安排連夜趕到蒲城,見了重耳,重耳很驚訝。狐偃說明了來意剛要商量出逃的事,勃鞮的兵馬就到了。蒲地的人支持重耳,要據(jù)城防守。重耳說: 君命不可抗拒。勃鞮攻進了蒲城,圍了重耳的家,重耳與狐毛、狐偃跑到后園,勃鞮提著劍追了上來,狐毛、狐偃先跳出圍墻,推倒了墻招呼重耳,這時勃鞮已經抓 住了重耳的衣襟,重耳一掙,勃鞮揮手就是一劍,結果斬斷了衣襟,重耳脫身而逃,勃鞮收了衣襟回去報功。
重耳、狐毛、狐偃三人跑到翟國,翟國的國君先是做了個夢,夢到有蒼龍蟠在城頭上,早晨醒來有人來報晉國公子重耳來到,翟啟認為這是應了夢,很高興地接受了他們。不長時間,城下又有幾 輛小車追到,喊著讓開城門。因為叫得急,重耳懷疑是追兵來到了,就叫城上放箭,城下大喊:我們不是追兵,是想追隨公子的晉國大臣。
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精華課,有趣、有用、提分快 www.zequeka.cn
重 耳登城一看,認得為首的是趙衰(cuī),字子余,是大夫趙威的弟弟,也是朝中的大夫。重耳很高興,因為他很了解趙衰的才能,再看其他人,是胥臣、魏犨 (chōu)、狐射姑、顛頡、介子推、先軫(zhěn),除了能臣就是勇將。也就是這班英雄,扶佐這未來的晉文公成就了一代霸業(yè)。
亂世出英雄?。?
放進了這些名人賢仕,又陸續(xù)有壺叔等數(shù)十人追隨而來。重耳雖然處于難中,但可謂是名士咸集,能者畢至。
重耳驚訝地問大家,你們不在朝中做官,跑到這里做什么?
趙衰領頭回答說:主上失德,寵信妖姬,冤殺世子,晉國早晚必有大亂。我們敬愛公子寬仁賢德,禮賢下士,都愿意追隨您逃亡。
重耳感動地流著淚對大家說:諸位賢達能傾心協(xié)力幫助我,真是情深義重,我終生至死不忘。
魏犨帶頭答到:公子您居守蒲地數(shù)年,蒲人感德愿意為您而死。如果借助于狄人,再率領蒲地的民眾殺入都城必能有所作為,再說朝中積怨已深,必有起來響應的,我們同心協(xié)力除去君上身邊的奸惡小人,穩(wěn)定國家安撫百姓,豈不是比流亡逃命強嗎?
<a href=http://www.zequeka.cn/>小學生語文培訓,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a>
重耳說:你所說的雖然是壯舉,但會震驚君上,大違父意,我不能那么做。
魏犨見重耳不采納自己的意見,急得直跺腳,說:公子您怕驪姬這些奸小就像怕猛虎蛇蝎,怎么能成大事呢?
狐偃代重耳答到:公子怕的不是驪姬,是怕留下惡名!
這邊夷吾的情況怎么樣了呢?
朝中大夫郤(x )芮與追隨夷吾的呂飴甥是心腹之交。虢射是夷吾的親舅舅,三個人知道了獻公要擒殺夷吾,連夜跑到屈地,見到夷吾并告訴他:賈華的兵馬上就到。夷吾命令收攏部隊守城待敵。
賈華呢,雖然執(zhí)行獻公的命令但也為三個公子的遭遇鳴不平,沒有真抓夷吾的意思。就故意圍而不攻,并派心腹秘密給夷吾送信:公子快逃,不然再有晉兵趕來,我就沒法幫你了。
夷吾對郤芮說:重耳在翟國,我們也去翟國吧?
郤芮很明智,他告訴夷吾:君上本來就說你們倆同謀,所以才派兵擒殺。如果不同出而去同地,驪姬又有說辭了,晉侯肯定會派兵伐翟。我們不如去梁(今陜西省 韓城市南),梁地離秦國近,秦國現(xiàn)在又正是強盛的時候,又是晉的婚姻之國,君上辭世以后,我們可以借助秦的力量回國圖大業(yè)。于是夷吾投奔了梁國。
語文提分好幫手,易優(yōu)語文題庫 https://cs.euzW.net
賈華假裝追趕不及,以夷吾在逃回來復命。
獻公一看兩個兒子都跑了,很生氣,要殺賈華。丕鄭父講情說:君上,這事賈華無罪,是您派兩個公子去戍守筑城,并駐守蒲、屈二城,所以他們得以聚兵守備,這不能說是賈華的過錯。
獻公這才赦免了賈華。
兩個兒子跑了,獻公沒達到目的,驪姬沒實現(xiàn)愿望,但事并沒有了結。使壞的繼續(xù)使壞,糊涂的繼續(xù)糊涂,躲災的繼續(xù)躲災。
梁五又開始使壞了,他對獻公說:夷吾庸才不足懼,但重耳有賢德之名,又有這么多賢才逃去輔佐他,朝堂都為之一空。況且翟國素來與我國有仇怨,不如伐翟國除去重耳,以絕后患。
勃鞮聽說賈華沒完成任務差點被殺,為討好獻公就自己主動請戰(zhàn),請求帶兵伐翟去抓重耳,獻公看他有積極性,就派他去率兵伐翟。
勃鞮率兵到了翟國,翟君奮然率兵與他對抗,兩軍對峙在采桑(今山西省吉縣西。黃河渡口名,又稱嚙桑),相持了兩個多月。
蘇州易優(yōu)語文培訓,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丕鄭父進諫說:父子之間,沒有斷絕恩情的道理,重耳即使有罪也不顯著,既然已經跑了,何必趕盡殺絕呢。況且我們也沒有戰(zhàn)勝翟的把握,白白消耗我們的軍力,又讓鄰國看笑話。
獻公這回還算聽勸,讓勃鞮率師撤兵回國。
但從此獻公有了疑心病,總懷疑朝中大臣多是重耳、夷吾的同黨,將來必然是奚齊接班的障礙。于是下令驅逐奚齊、卓子以外的所有兒孫,晉國的公族沒有敢留在國都絳城的。
獻公立奚齊為世子。
文武百官除梁五、東關五和荀息以外,無不失望和嘆息,留在朝堂的也都告老告病,不再上朝。說起來獻公在開疆拓土上也是頗有作為的君主,因為耳根子軟聽信媳婦讒言,晚年搞得是眾叛親離。
這一年是公元前6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