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史)陳王掌權,偏安江南
來源:內部資料
糾錯
侯景之亂禍害了江南百姓,同時也為雄心勃勃的武將陳霸先提供了實現夢想的良機。陳霸先先是平定了侯景之亂,之后又順應民心討伐王僧辯,在抵抗北齊的兩 次進犯時又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因此被加封為陳公,后又被封為陳王。此后,他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557年,陳霸先登基稱帝,開創(chuàng)了南朝的最后一朝 陳。
■謀略有加,志向高遠
陳霸先,字興國,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是南梁的名將。陳霸先的祖先是渡過長江來到南方的移民,他家境貧困,生活艱難,可志向遠大。他自小愛看兵書,武藝超群,長大后為了能夠有所建樹,決意入伍。
起初,陳霸先在廣州刺史蕭映手下當差,任中直兵參軍,沒多久又被任命為西江督護、高要太守。后來,新州刺史盧子雄平定叛亂遭遇失敗,朝廷要將他斬首。盧 子雄之子及下屬部將對此不滿,就興兵謀亂,進軍廣州。陳霸先帶幾千軍馬反擊,將其殲滅。這次勝仗讓陳霸先威名遠揚,梁武帝蕭衍也十分欣賞他,任命他為直閣 將軍,封號新安子。
■討伐侯景,平叛有功
侯景叛軍包圍建康時,梁朝朝不保夕,梁武帝敦促廣州刺史蕭勃出兵救難。 這時,蕭映已經病逝,繼任者蕭勃盡管是皇室宗親,可并不與武帝同心。他想再等幾天,到建康的兵事差不多了結時再過去坐收漁翁之利。因此,陳霸先多次向他請 求發(fā)兵,他都沒有答應。陳霸先不知該打還是該留,正在猶豫之際,一個名叫侯安都的人站出來鼓勵他發(fā)兵勤王。侯安都在當地有錢有勢,很有雄心,他看準了陳霸 先并非等閑之輩,將政治賭注押在了他身上,出財出力給陳霸先募集人馬,支持他北進建康。陳霸先得此支持后,很快發(fā)兵趕往建康。翌年春,陳霸先率精兵三萬同 梁朝將軍王僧辯會師,共謀擊討侯景。
侯景攻下建康后濫殺無辜,百姓們恨不得生食其肉,在得知兩路軍隊前來攻伐侯景后,無不欣喜異常。 最后兩軍聯合大破亂軍,侯景被徹底打垮,逃命路上被手下所殺。平定了侯景之亂,湘東王蕭繹就于江陵登上帝位,是為梁元帝。陳霸先伐賊立功,被任命為征虜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司空,領揚州刺史,駐扎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王僧辯則駐鎮(zhèn)建康。
■誅殺異黨,擊退齊軍
不久, 西魏乘隙進兵,攻破了梁都江陵,王僧辯未能及時趕去救難,梁元帝遇害。陳霸先同王僧辯商議后,擁立梁元帝蕭繹的第九個兒子蕭方智在建康登基,是為梁敬帝。 此時,梁朝因為爭戰(zhàn)過多,社會動蕩不安,已取代東魏的北齊趁此機會遣兵送回俘虜蕭淵明,逼王僧辯將蕭淵明立為皇帝,建立傀儡政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王僧 辯懾于北齊的威逼,同意了,他將梁敬帝廢掉,接回了蕭淵明。這個賣國之舉大大損害了王僧辯的威名,他此前平定叛亂的功勞頓失光彩。陳霸先同部屬共議討伐王 僧辯,其后率軍由京口出戰(zhàn),直逼建康。喪失民心的王僧辯不久就兵敗身亡。之后,陳霸先擁梁敬帝復位,自任為大都督,管理軍事。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陳霸 先相繼抵擋住了北齊的兩次侵犯,被加封為陳公,后又被封為陳王。
■建立陳朝,重整河山
當時,梁朝一片混亂,梁敬帝也是一個平庸無能的皇帝。面對千瘡百孔的局面,他無力修補,于是準備讓賢。
557年,梁敬帝退位,陳霸先登基稱帝,梁朝就此結束,而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陳朝就此建立。陳霸先當了皇帝以后,采取一系列恢復國家經濟的措施,他自斂 寬宥,仁愛為本,寬松行法,體恤民情,以誠養(yǎng)政;大力發(fā)展長江流域的經濟,最終使長江流域成為繁華之地,為嶺南和東南沿海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根基。陳霸 先為帝三年,廣用賢能,清正廉明,使江南的社會局勢漸漸穩(wěn)定了下來。后人對陳霸先的功勞和地位給予了高度肯定,稱贊他 江左諸帝最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