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傳奇人物,他一生歷經(jīng)五朝十二帝,是真正的官場不倒翁。他就是馮道。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出身于晚唐,主要的活動都在五代十國時期。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十幾年甚至幾年就換一次朝代,但是馮道卻歷經(jīng)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而且都做到宰相、太師這樣的高官,而且還短暫支持過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建設(shè)——曾經(jīng)向遼太宗稱臣。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后梁,大唐帝國落下帷幕,中國進入兵連禍結(jié)的五代十國。同年,原幽州節(jié)度使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發(fā)動叛亂,囚禁劉仁恭,征召小有名氣的馮道為掾?qū)?相當于私人助理或者秘書之類的官職)。這一年,馮道25歲。
公元911年,劉守光自立為帝,建立大燕政權(quán)——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一個皇帝。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不久,劉守光與晉王李存勖發(fā)生沖突,“不知死活”的馮道建議劉守光停止戰(zhàn)爭,被怒不可遏的劉守光投入大牢,幸虧有人搭救,他才保命出獄。
李存勖,五代十國時期的英才,就連朱溫也對他畏懼三分,失心瘋的劉守光哪里他的對手。劉守光敗亡之后,馮道前往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屈身事敵,不知廉恥,馮道可不吃這一套。
在李存勖手下,馮道遇到了伯樂,即監(jiān)軍使張承業(yè)。張承業(yè)之于李存勖,等于蕭何之于劉邦,李存勖對他頗為倚重。張承業(yè)雖是宦官,但為人正直,用人唯賢而不問出身,不遺余力地提拔馮道。日本學者礪波護在《馮道——亂世の宰相》當中稱張承業(yè)是馮道的貴人,這個評價是很準確的。除了張承業(yè),他的搭檔盧質(zhì)對馮道的拔擢也功不可沒。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盧質(zhì)的職務是掌書記(掌管軍政和民政的機要秘書),與出身低微的張承業(yè)不同,他出身顯赫,門第高貴,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并沒有豪門子弟的浮夸習氣,推薦人才時并沒有像其他名家子弟那樣相互援引,結(jié)黨營私,而是和張承業(yè)一樣任人唯賢。李存勖的兩大臂膀都對馮道青睞有加,馮道的仕途順風順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919年,37歲的馮道接替盧質(zhì),出任掌書記(相當于副宰相)。
923年,李存勖消滅后梁,登基稱帝,建立后唐——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二個皇帝。
后梁與后唐爭霸期間,馮道隨軍出征,與士卒同甘苦,住在茅草屋里,睡在喂馬的草料上,用自己的俸祿犒勞士卒,部下把掠奪來的美女獻給他,他極力拒絕,實在拒絕不了的,他就先找個地方把她們安置下來,然后再派人尋找她們的父母,把她們送回家。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924年,42歲的馮道因父親去世回家鄉(xiāng)守孝,此時的他已經(jīng)名滿天下,地方官免不了要來巴結(jié)一番,對于地方官的“心意”,他一概拒絕,自己住在簡陋的茅草棚里,還把剩余的俸祿拿出來分給遭遇饑饉的鄉(xiāng)民。父老鄉(xiāng)親當中如有無力耕作的人,他就夜里悄悄去耕種,主人知道后登門拜謝,他卻說不是自己做的。
926年,李嗣源發(fā)動叛亂,李存勖死于亂軍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三個皇帝。
李嗣源的帝位“來路不正”,但他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初期即任命馮道為端明殿首席學士兼兵部侍郎。
唐明宗時代是馮道奠定個人事業(yè)和聲望的最重要的階段。據(jù)《冊府元龜》和《五代史》記載,在馮道經(jīng)歷的諸多帝王當中,對他表彰最多的就是唐明宗,這也是馮道一生中政治貢獻最多的黃金年代。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有一次,唐明宗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老百姓都很富足吧?”馮道說,“不是,谷貴餓農(nóng),谷賤傷農(nóng),這是常理。我記得聶夷中的《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y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甚為感動,命令侍臣把這首詩記下來,經(jīng)常誦讀。
927年,45歲的馮道出任宰相,位極人臣。6年后,唐明宗去世,唐愍宗繼位——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四個皇帝。
潞王李從珂表示不服,于934年發(fā)動叛亂,登基稱帝,是為唐末帝——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五個皇帝。
唐愍宗倉促逃亡,途中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殺死。 馮道這時候干了什么呢?率領(lǐng)文武百官開城投降。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馮道可真是軟骨頭。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936年,石敬瑭聯(lián)合契丹人消滅后唐,建立后晉,即后晉高祖——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六個皇帝。
作為后唐元老的馮道進入新朝,官職依然是宰相。這個石敬瑭,就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兒皇帝”。有一次,他打算派遣使臣出使契丹,在當時人看來,契丹是蠻夷、有死無生之地,誰都不愿前往,馮道主動請纓,連家也不回,只派人給家里送了個口信就出發(fā)了。
契丹皇帝賞識馮道的才干,打算把他收為己用,馮道婉拒:“晉與契丹是父子之國,我在哪里都是一樣的?!币驗檫@句話,于是后世歷史學家諷其為“奴才的奴才”。按照道學家的看法,這不但是無君,更是無父,地道的奴才。
石敬瑭對馮道頗為倚重,去世的時候更是給了馮道托孤大臣的待遇,將幼子托付給他,希望他能忠心輔佐。馮道在石敬瑭的病榻前答應了,等石敬瑭一死,他認為國家多難,立幼子容易引發(fā)動亂,于是率領(lǐng)朝臣擁立石重貴為帝——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七個皇帝。
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滅后晉,65歲的馮道再次更換門庭——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八個皇帝。
作為一個漢人,卻對契丹人卑躬屈膝,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數(shù)典忘祖,不知廉恥。
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在馮道面前傲慢地問道:“你看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這是一句反話,意思是,天下的百姓我想殺就殺,你能奈我何。馮道說:“就算是佛祖再世也救不了百姓,但是陛下您能耐比佛祖大,只有您才能救得了百姓?!瘪R屁拍得耶律德光極為受用,于是打消了殺念。
在中國歷史上,但凡胡人南下,中原百姓總是免不了慘遭屠戮,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犬。在滅頂之災面前,馮道用阿諛奉承的方式化解了這場災難,保住了無數(shù)生靈的性命,但是這也為他招來了惡名。以一人之罵名挽救蒼生,值乎?
同年2月,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即后漢高祖——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九個皇帝。
4月,耶律德光返回契丹,命令馮道等降臣隨行。抵達欒城時,耶律德光病逝,耶律阮先行一步趕回契丹爭奪皇位,馮道等人滯留鎮(zhèn)州。8月,漢軍收復鎮(zhèn)州,馮道歸附后漢。
劉知遠病逝之后,劉承祐即位,即后漢隱帝——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十個皇帝。
之后,后漢發(fā)生叛亂,劉承祐命令郭威率軍出征,平叛之后,郭威于950年反戈一擊,被士卒擁立為帝,是為后周太祖——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十一個皇帝。
954年,周太祖病逝,他的養(yǎng)子柴榮繼位,即后周世宗——這是馮道經(jīng)歷的第十二個皇帝。
同年4月,馮道病逝,終年73歲。周世宗廢朝三日,追封馮道為瀛王,賜謚文懿。6年之后,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十國結(jié)束,一個新時代開始了。馮道看到了亂世的開始,卻沒有看到它的結(jié)束。
五代亂世,王侯將相朝不保夕的比比皆是,馮道雖然屢次改換門庭,為人不齒,但沒做過什么太缺德事,于治國安邦無太大建樹,卻也能修身齊家。
馮道晚年自稱長樂老,有點得意忘形之態(tài),也難怪歐陽修說其寡廉鮮恥,有些學者認為馮道的行為屬于委曲求全,保國安民,個人覺得又太拔高了。無論如何,馮道的行為都和我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不相符,肯定不是正面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