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關(guān)鍵詞語是支配對方論點的核心,將它偷梁換柱,不但能取得難以言傳的效果,而且還能有力地反駁對方。
【謀略故事】三國時代,東吳有個孩子叫諸葛恪 (公元203_253年),他是蜀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侄兒,十分聰明伶俐。他父親叫諸葛瑾,字子瑜,是諸葛亮的長兄,在東吳做官,為人老實忠 厚。
一天,吳國君主孫權(quán)大擺筵席,宴請東吳文武百官。宴會笑語喧嘩,氣氛十分融洽、熱烈。
忽然,孫權(quán)發(fā)現(xiàn)官員個 個都在和諸葛瑾開玩笑,一個勁兒地向他勸酒。諸葛瑾不勝酒量,面孔紅得似乎要滴出血來。此時,跟著父親赴宴的7歲的諸葛恪,毫不怕羞,代父親擎起酒杯向官 員們回敬: 伯伯叔叔,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也喝,你們也喝。 孫權(quán)見狀,興致勃發(fā),心里冒出一個開玩笑的主意。他當即對左右咬著耳朵說: 如此如此。 不一會兒,下人從御花園牽進一頭毛驢。那驢臉上掛著個長長的標簽,上面寫著 諸葛子瑜 四字。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百官看了無不鼓掌,一時哄堂大笑。有些人還朝諸葛瑾的臉孔指指戳戳,比比劃劃。原來諸葛瑾的面相略長,酷似驢臉。
諸葛恪見了十分生氣,可表面上卻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跪在孫權(quán)面前請求道: 大王,請允許我添上兩個字,助助雅興,好嗎? 孫權(quán)大喜,當即命令左右捧出文房四寶。
諸葛恪握著毛筆,在標簽上加上了 之驢 兩字,這下變成了 諸葛子瑜之驢 。
大家一看,先是一驚,馬上釋然歡笑。
孫權(quán)欣喜地拍拍諸葛恪的頭,說: 真是個討人歡喜的小機靈鬼!好,這頭驢就獎給你們父子吧!
【智慧點睛】語言的力量是偉大的,一字之差千里之別。在與人交 往中,說話要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隨機應變,變不利為有利。很多時候,把對方的辯詞中的某個詞語略加改動,產(chǎn)生一個新的意義,就可以用于回擊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