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亚洲乱妇22p,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素養(yǎng) > 作文素材
網(wǎng)頁轉word

(宋朝歷史)錢乙的歷史影響——妙手仁心奠定中醫(yī)兒科之...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Word格式下載

全文11600字


  錢乙是杰出的醫(yī)學家,專注兒科近四十年,被譽為中醫(yī)兒科之圣。在錢乙離世后,其學生閻季忠將他的臨床經(jīng)驗加以收集整理匯編成《小兒藥證直訣》。
  《小兒藥證直訣》:對小兒生理、病理、辯證施治和制方用藥等頗有創(chuàng)見,比歐洲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國現(xiàn)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學專書。
  孤兒尋父盡孝道 北宋仁宗年間,在山東鄆州(今山東東平縣)的一個村落簡陋的房子里,有一個男子,正在收拾包裹。在他的對面,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正坐在板凳上睜大眼睛看著他。這個小男孩,就是錢乙。他的父親錢顥,一邊收拾行囊,一邊對錢乙說: 兒子,你媽死得早,以后就只有靠你自己了。 年幼的錢乙不會理解他在說什么,只是瞪大眼睛聽著。錢顥用力打好了最后一個結,說道: 我要去尋找神仙了,如果找到了,我會回來帶你一起成仙,如果找不到,今天就是我們父子倆訣別的日子。 錢乙還是怔怔地看著父親。錢顥將幾文錢放在錢乙身邊,拍拍小錢乙的腦袋,然后拿起酒壺,喝了口酒,背上行囊,出門揚長而去。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小錢乙仍然不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他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勁地摳著木頭凳子,眼睛里含著眼淚。雖然他不知道父親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唯一感覺到的是:只剩下他孤零零地一個人了。媽媽離開了人世,爸爸又撇下他一個人走了,在這個世上,錢乙只有姑媽一個親人了。錢乙的姑媽,心地善良,早年出嫁到姓呂的醫(yī)生家里。她看到哥哥狠心把錢乙拋棄,她就把錢乙?guī)Щ亓思?。姑媽家只有一個女兒,姑父和姑媽便把錢乙當做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
  錢乙在姑姑一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地長大了。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錢乙得到了父母般的照料,從表面上看,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但是,人們總是覺得這個孩子有點什么不同,這種不同表現(xiàn)在他跟隨姑父出診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患病的孩子,看到孩子孤獨、痛苦的表情時,他的眼睛里會同樣被痛苦灼傷。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村子里張鐵匠家的孩子病了,才兩歲,不知道是什么病,高熱,抽搐,吃了藥也沒有效果,錢乙在旁邊,當看到孩子無助的目光時,錢乙感到了一種徹骨的疼痛。他仿佛看到了這個孩子陷入了黑暗中,被人世間孤單地拋下。這種感覺錢乙似曾相識,他的心被猛烈地敲擊著。孩子最后還是死去了。錢乙呆呆地坐在院子的外面很久,望著遠方,說不出一句話來。這是個秋天,旁邊棗樹的樹葉隨著風慢慢飄下,更透出一種無法言語的凄涼?;氐郊依?,呂郎中已很疲憊了,但他還是拿出了一本很舊的書給錢乙。錢乙詫異地望著姑父。姑父說: 如果你有心于此,就看看這本書吧。 錢乙接過書一看,只見封面上寫著 顱囟方 三個字,忙問道: 這是什么書呢? 姑父說: 這是專門治療小孩疾病的醫(yī)書,是中古巫妨寫的,你可以好好看看。 (這本書的原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遺失了)錢乙好奇地翻開了書,又問: 為什么治療小兒的書這么少呢? 姑父嘆了口氣,說: 那是因為小兒的病難以治療啊。 錢乙不解地問: 為什么難以治療? 姑父摸著錢乙的頭,無奈地說: 因為小孩子自己不會說話,沒法兒自己說清病情,還不配合診脈,所以不好診斷啊。還有,他們的臟腑嬌嫩,用藥稍微錯一點就會釀成大禍,所以大家說:寧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兒啊。 錢乙點著頭,目光變得堅定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啊,那么,我就好好地學習治療小兒的病吧!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就在這樣的日子里,錢乙度過了他獨特的童年,十歲那年,姑父讓小錢乙上了私塾。每天放學回來,錢乙仍保持兒童時的習慣,坐在姑父身邊,看他開藥方治病。時間長了,錢乙發(fā)現(xiàn)來找姑父看病的多數(shù)都是窮苦人。他們看完病后往往露出為難的神色說: 呂大夫,我只有這點錢,怕不夠付藥費吧? 姑父總是說: 沒關系,沒關系! 有的人實在身無分文,就只好留下幾個雞蛋或一把青菜頂藥費,姑父也從不計較。他告訴錢乙說: 做醫(yī)生以救人為本,不能像商人一樣唯利是圖。只要看好病就是醫(yī)生的最大快樂。
  姑父純潔的心靈、高尚的醫(yī)德和對窮苦人的深厚感情,使錢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四歲時,念過五年書的錢乙已成了姑父的得力助手。他主動幫姑父抄藥方、配藥,給病人上熱敷、針刺等,既幫了姑父的忙,又學到了醫(yī)療知識。到了十七八歲時,錢乙就可以單獨處理一些小病了。有一天,錢乙送走一位白癡小兒病人后告訴姑父說: 我看,有許多病都是兒時得病的后遺癥,可見治愈小兒病非常重要。 你說得對,可惜姑父在這方面醫(yī)道太淺,以后,你就在這方面下工夫吧。有志者事竟成,以后家里看病我承擔,你抽時間看看書,到外面走走,對提高醫(yī)道是有好處的。 姑父誠懇地說。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在姑父的鼓勵和支持下,錢乙決心摸索兒科疾病,讓孩童少遭夭折,讓老人少受喪子之悲。他把古醫(yī)經(jīng)中所有兒科病的資料都集中到一起,加以對比研究,并跑遍各地,邊行醫(yī),邊廣泛采集民間治療小兒科病的土方。經(jīng)過幾年努力,他終于在漢代名醫(yī)張仲景總結的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摸索出一套適合小兒用的 五臟辨證施治法 ,還研究出幾十種專治小兒病的藥方,成為一代名醫(yī)。
  錢乙開始在學習《傷寒論》等經(jīng)典的同時,更加著力在《顱囟方》的學習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本《顱囟方》在呂郎中的手里沒有學出大的名堂,在錢乙那里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凡的成就。這就是錢乙的少年時代,白天和姑父出去診病,晚上在家里苦讀醫(yī)書。在這樣的日子里,錢乙一天一天地長大了。
  中國鄉(xiāng)村的醫(yī)療條件一直不是很好,宋朝的時候更是境況惡劣,連草藥都很缺少。于是,在出診之余,錢乙就跟著姑父到山里采藥。錢乙的姑父的帶動下,精勤好學,認真鉆研《內(nèi)經(jīng)》《傷寒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特別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他 辨正闕誤 ,所下功夫很深。他特別精通《本草》等書,分辨其中正誤和遺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見的藥物,拿去問他,他總能說出該藥生長的過程、形貌特點、名稱和形狀方面與其他藥的區(qū)別。把它說的拿回去與書對照,都能吻合。后來,當人們拿著關于草藥的問題來請教錢乙的時候(有時是一些沒有見過的草藥),他總是從 出生本末 到 物色名貌 的差別,詳詳細細地解答,總是對答如流。事后一查本草書,果然 皆合 。這讓大家無比佩服,覺得錢乙是學醫(yī)的天才。實際上,這都是錢乙跟隨姑父進山采藥時學會的知識,加上他好學,晚上回來再翻翻書,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在錢乙二十歲的時候,姑父去世了。這位慈祥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培養(yǎng)出中醫(yī)兒科的奠基人,卻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并且逝世前還告訴了錢乙的身世。錢乙悲痛欲絕。錢乙聽完后,腦子亂了。時常做的夢竟然是真的,被拋棄的感覺原來是真的。錢乙哭完后,想了想,對姑父說: 是您把我撫養(yǎng)成人,我一定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對待您。 家里只有姐姐和他了,他必須擔當起責任,他安葬了姑父以后,其時,姑母于早些年逝世,呂氏一家只剩下比錢乙大的一個女兒。
  古代規(guī)矩,父母喪期不能結婚;但是如果父母雙亡,女兒出嫁反算是大孝。早熟的錢乙開始以家長的身份為姐姐張羅婚事。很快,弟弟為姐姐找好一戶人家。到姐姐出嫁的日子了。錢乙穿戴上了自己最干凈的衣服,以女方家長的身份送姐姐出嫁。時辰到了,鞭炮響起,大門打開了。大家看到這個家里僅剩下的兩個人走了出來,姐姐和弟弟。
  在姐姐坐上轎子的那一刻,錢乙的眼淚流了下來,他閉上了眼睛,心中默念: 姑姑、姑父,你們該安息了!
  在婚禮后,錢乙把姑父留下來的房子賣掉,然后把錢送到了姐姐那里。姐姐看他背著行囊很詫異: 弟弟,你要去哪里呢? 錢乙: 姐姐,這里的事情都結束了,我要去尋找我的父親了,如果他活著,他該需要我了。
  從此,錢乙踏上尋找生父錢顥的路途。錢乙聽說父親是到東海里找 神仙 去了,便直接在海邊搭了一間小屋,隔段時間便乘船出海。前幾次,錢乙總是乘興而出,敗興而歸。大約第五次的時候,他出海到一個無名小島上,撿到一張關于醫(yī)書的破紙。這讓他非常興奮,因為他感覺是冥冥之中有神在指點。功夫不負有心人。下一次出海后,在另一個無名小島上,他看到一間小屋,屋里有個滿面胡須的中年男人正在看書。當錢乙激動地說 我叫錢乙 時,那中年男人先是愣了愣,隨即喜極而泣。父子倆自是一番深談,然后一起踏上回家的路途。父子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好幾年才回到鄉(xiāng)里。錢顥最終過上了幸福的晚年?;氐洁l(xiāng)里,鄉(xiāng)親們都被感動了。這才是真正的孝順。老子拋棄兒子,兒子長大了,把父親接回來養(yǎng)老了。鄉(xiāng)親們被錢乙的孝行所感動,紛紛當作教育子女的活教材,而鄰里的秀才們專門為他寫詩立傳,流傳四方。
  錢乙白天行醫(yī),晚上陪著父親。他精心地照顧著父親,同時開始了有規(guī)律的行醫(yī)生涯,七年以后,父親去世了。錢乙用隆重的葬禮安葬了自己的父親。錢顥東游,是想尋找天上的幸福,卻沒有想到,真正的幸福就在他的家里,在他兒子的孝心里。
  一貼 黃土湯 救了皇太子 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 1085年),錢乙前往京城開封行醫(yī),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癥,一時間在京城聲名鵲起。這一年,宋神宗的姊妹長公主的孩子病了,遍請了皇宮中的太醫(yī),京城的名醫(yī)給診斷的都是泄痢,這種病在當時很難根治,這可把長公主的全家上下急壞了,大家都惶惶不安,擔心孩子的安危。這時,府上有人突然想起了錢乙,于是趕緊對長公主說: 這位錢乙治療小兒病那可是真有功夫,在民間傳得很是神奇。 長公主一聽,焦躁不安的心里立即生出了一線希望,急忙說: 那還等什么啊,趕緊派人把這位錢乙大夫請進府來。
  當晚,錢乙正在家中飲酒,已經(jīng)喝得有些醉了。駙馬府上的人來到錢乙家里,二話沒說,就把錢乙?guī)У搅笋€馬府。錢乙一身酒氣地被帶到重重帷幕之內(nèi),他睜開醉眼一看,床上臥著一個病怏怏的孩子,錢乙的神智才開始清醒起來,酒也醒了大半。他認真地對患兒進行了診斷,然后長長地出了口氣,起身,退了出來。駙馬很著急,忙問: 怎么樣? 錢乙回答: 沒問題。 駙馬一聞:咦?怎么一股酒氣?膽子太大了,駙馬當時氣得變了臉色。錢乙不緊不慢地說: 請駙馬不用擔心,小孩的身上很快就會發(fā)疹子,疹子發(fā)出來就好了。 駙馬一聽,更惱火了: 你給我閉嘴!明明患的是泄痢,和出疹子有什么關系!你實在是個庸醫(yī)。 然后一巴掌把桌子給拍掉了一個角: 來人,把這個鄉(xiāng)下土郎中給我轟出去! 錢乙聽了,一言不發(fā),轉身就走。
  第二天,駙馬和長公主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使女來報,孩子出疹子了。兩個人奇怪,一看,果然是出了一身疹子,孩子的精神也足了。兩人覺得怪。這醫(yī)生還真知道這病的發(fā)展嗎?駙馬再去請錢乙。一到錢乙家,正坐著呢,說,你們來了,出疹子了吧?之后又經(jīng)復診,用了一些藥,后來徹底好了。長公主覺得奇怪。但還是很納悶地問錢乙: 您怎么知道出疹子就會好啊? 錢乙回答: 我昨天已經(jīng)看到有微微的疹點,疹子外發(fā),毒邪有外透之機,不至于內(nèi)閉,當然就有讓正氣得以恢復的機會了,所以斷定人死不了。我再用藥輔助正氣,讓毒邪全部泄出,病就好了啊。 大家一聽,都覺得他高明。駙馬和公主很感謝他,便把他高超的醫(yī)術奏明皇帝,并授予他一個虛銜。
  一天,神宗皇帝的太子儀國公突然生病,請了不少名醫(yī)診治,但是毫無起色,病情越來越重,最后發(fā)展到抽搐。神宗皇帝見狀十分著急。這時,長公主向神宗皇帝推薦錢乙來診病,于是,錢乙被召進宮內(nèi)。神宗皇帝見錢乙身材瘦小,貌不出眾,有些小看他,但是既然召來,只好讓他為太子儀國公診病。錢乙從容不迫地診視了一番后,要過紙筆,寫了一帖 黃土湯 的藥方。心存疑慮的神宗皇帝接過藥方一看,見上面有一味藥竟是黃土,不禁勃然大怒: 你真放肆,難道黃土也能入藥嗎? 錢乙胸有成竹地回答: 據(jù)我診斷,皇太子儀國公的病在腎,腎屬北方之水,按中醫(yī)五行原理,土能克水,以土制水,水平風息,所以此癥當數(shù)用黃土。 宋神宗見錢乙說得頭頭是道,心中的疑慮已去幾分。
  正好這時皇太子儀國公又開始抽搐,皇后在一旁催促道: 錢乙在京城診病頗有名氣,他的診斷很準確,皇上勿慮。 于是,皇帝命人從爐灶中取下一塊焙燒過很久的黃土,用布包上放入藥中一起煎汁?;侍觾x國公服下一劑后,抽搐癥很快止住。服用 黃土湯 數(shù)劑后,疾病奇跡般痊愈了。這時,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錢乙的醫(yī)術。由于錢乙醫(yī)術精湛,待人謙和,神宗皇帝提升他為太醫(yī)丞。自此,錢乙名揚天下,后來被尊稱為 兒科鼻祖 。
  黃土入藥聽來奇怪,其實還是很常見的,但這不是用的普通黃土,而是灶心土,也就是在農(nóng)村灶臺下經(jīng)過反復烘烤過的黃土。灶心土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 伏龍肝 ,它的作用主要是溫中止血。這一下大家就明白了,灶心土得了灶火的烘烤,性質發(fā)生了變化,才具有了溫中的作用。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眼光來看等錢乙的治療思路,其實很簡單:孩子肝風內(nèi)動的原因不在于 缺水 ,而在于 水太多 。 脾土 因此而不固。而 肝屬木 ,土又生木。因此,補足 脾土 才能固攝住 肝木 ,治好抽風癥?,F(xiàn)在,很多孩子都有兒童抽動癥,平常擠眉弄眼,總閑不住,且臉色發(fā)黃、身體瘦弱。這樣的孩子可以考慮從脾入手進行調(diào)理。只要補足脾土,孩子的情況可能就會得到緩解。補脾的食物有很多,山藥、蓮子、薏米、芡實等都可以。不過,錢乙當年所用的 灶中黃土 在今天已經(jīng)很不適合了。
  編寫《小兒藥證直訣》青史留名 鄰村有孩子叫閻季忠,這個孩子在五六歲時,患了好幾次病,這病重得好多大夫都說治不了了,準備后事吧。孩子的父親是個讀書人,在京城做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后來有人就告訴他: 東平的錢乙醫(yī)術高超,遠近聞名,估計人家能有辦法,你不妨試一試。 于是孩子的父親就把錢乙請來了,結果錢乙很快就把閻季忠給救活了。從那以后,兩家還成了朋友。閻季忠長大了以后,看到錢乙老師救了這么多的人,感到這是一件好事情,為了使兒童免遭夭折的命運,他就把錢乙老師經(jīng)常用的藥方和方法給記錄了下來。
  還有一個孩子叫董及之,這個孩子當時也病得不輕,他患的是斑疹,由于治療不當,結果變成了危候,斑疹已經(jīng)黑紫內(nèi)陷了,這是說明正氣已經(jīng)大虛,如果再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了,家長這個時候真是急瘋了,怎么辦呢?這時有人提出來了: 聽說錢乙治療小兒病是手到病除啊,怎么不請來呢? 一句話讓董及之的父母如夢初醒,于是趕快請來了錢乙。結果錢乙用一種叫牛李膏的藥,給孩子服下去后,孩子就開始拉出了像魚子那樣的大便,接著,斑疹開始變紅,最后慢慢地發(fā)了出來。這種病,就怕斑疹往里走,那叫內(nèi)陷,危險著呢;如果往外走,發(fā)出來就好了。
  孩子救活以后,家里人驚奇無比,就問錢乙: 錢老師,您太厲害了!可您用的這個牛李膏是怎么做的啊?您能告訴我們嗎?萬一孩子以后再患這個病呢,我們也好一試? 錢乙就直言相告: 其實牛李膏就是牛李子,等到九月份后摘下來,熬成膏,少放進一點麝香就可以了。 給董及之看完病以后,錢乙也就把這個事情給忘了,患者太多了,有時想記住都難。后來,錢乙年老時,從太醫(yī)丞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回到故鄉(xiāng)。
  一天,有個叫董及之的年輕醫(yī)生來拜見他。董及之?錢乙怎么想都想不起來這個名字了,那就請進吧。董及之進來,拜見了錢乙后,拿出了自己寫的一個小冊子,叫《董氏小兒斑疹備急方論》。錢乙打開來一看,大吃一驚,連聲贊嘆: 寫得好啊,這都是我平時研究的內(nèi)容,可我還沒來得及寫出來呢,你居然已經(jīng)掌握了!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而且還如此愿意把自己的心得寫出來傳授給大家(有愜素所愿以授人),真是難得啊,這樣吧,我來給你寫幾句評語放在卷尾吧。 看來這錢乙是真的看好這位年輕醫(yī)生了,就以他太醫(yī)丞的地位給寫幾句話,還是那么客氣的言辭,真是太難得了。寫完了錢乙就問,你怎么會找到我這里的呢?(意思是我不大認識你啊?。┒爸f: 您可能不大記得了,我小的時候您救過我的命啊! 然后提了些細節(jié),錢乙這才想了起來,原來是這個孩子啊,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得這么大了,還成了一個醫(yī)生!董及之成為了一個什么樣的醫(yī)生呢?當時有人描述了他的行醫(yī)狀態(tài),說 往來病者之家,雖祁寒大暑,未嘗少憚 ,意思是說,無論嚴寒或酷暑,只要有患者來找,他都立刻奔赴患者家中,患者中有貧窮的,他都要周濟一下。真是一個好醫(yī)生啊!
  錢乙以精湛的醫(yī)術,救活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在這種高超醫(yī)術的感召下,最終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醫(yī)生。醫(yī)道,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傳承下來的。
  后來,當錢乙的書《小兒藥證直訣》出版的時候,就把董及之的這個小冊子也附加在書尾一起給出版了。這本小冊子,它里面包含了很多溫病的治療思路,是后世溫病學派的眾多起源之一。此外,他把古今有關兒科資料一一采輯,加以研究。錢乙由于對小兒科作了四十年的深入鉆研,終于摸清了小兒病診治的規(guī)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但皆散失不傳?,F(xiàn)存《小兒藥證直訣》,或叫《小兒藥證真訣》是錢乙逝世后六年,由他的學生閻季忠(一作考忠)將他的醫(yī)學理論,醫(yī)案和經(jīng)驗方,加以搜集、整理而成的,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兒科專著,在兒科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錢乙之前,有關治小兒病的資料不多。據(jù)《史記》所載,扁鵲曾為小兒醫(yī),東漢衛(wèi)汛著有《顱囟經(jīng)》,惜已失傳。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孫思邈的《千金方》,也有關于兒科病的記載。到宋初,有人托名古代師巫撰《顱囟經(jīng)》二卷,談到了小兒脈法,病證診斷和驚癇、疳痢、火丹(即丹毒)、雜證等的治療方法。錢乙對這部書反復研究,深有啟發(fā),并用于臨床,收到療效。錢乙還借助于《顱囟經(jīng)》的 小兒純陽 之說的啟示,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在張仲景總結的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摸索出一套適應小兒用的 五臟辨證 法。
  錢乙認為小兒與成人相比較,在生理、病理上有其自身特點。如小兒在生理上 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 ,在病理上 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 。因此,其感受邪氣之后,往往較成人的抗邪能力降低,易為邪氣所傷,多見邪實之證。
  但另一方面,邪氣侵犯人體之后,由于小兒臟腑氣血未充而柔弱,邪氣損耗正氣,又易于使小兒正氣受損而轉為虛證。其陽氣不充盛,被耗傷則生寒;其陰精不充足,被耗傷又可生熱,故而病理上虛、實、寒、熱變化迅速。錢氏的這一理論認識,為正確掌握小兒疾病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在小兒疾病的具體治療時,他反對妄攻誤下。認為對于兒科疾病,除非必下不可之證,可以根據(jù)年齡體質以及正邪情況酌情使用外,一般不宜妄用。
  此外,錢乙在《內(nèi)經(jīng)》《金匱要略》《中藏經(jīng)》《千金方》的基礎上,將五臟辨證方法運用于小兒,為兒科臨床治療提出了辨證方法。他認為 心主驚 , 肝主風 , 脾主困 , 肺主喘 , 腎主虛 。其中,錢氏十分重視臟腑寒熱虛實的辨析,而且針對不同的病癥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治療方法。可以說,是較有系統(tǒng)的臟腑辨證體系,雖不十分全面,但已經(jīng)有其初步框架,對中醫(yī)臟腑辨證學說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錢乙強調(diào)五臟辨證,其制方調(diào)劑多圍繞著五臟虛實寒熱而設,如心實熱用導赤散,心虛熱用生犀散;肝實熱用瀉青丸,肝虛熱用六味丸;脾虛用益黃散,脾濕熱用瀉黃散;肺虛用阿膠散,肺熱用瀉白散;腎虛用六味地黃丸等。
  其制方原則重視選藥柔和,反對過用攻伐之品。他的這種用藥原則是針對小兒特點而設立的。此外,錢乙在處方調(diào)劑時多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并結合自己的體會,靈活加減,創(chuàng)立新方。如其創(chuàng)立的地黃丸,就是在腎氣丸的基礎上減去肉桂、附子而成。
  此外,錢乙臨床用藥,還常常根據(jù)兒科的特點選用丸劑、散劑、膏劑等。這些成藥,可以事先制備,適應于兒科疾病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便于及時服用,易為小兒所接受。
  錢乙的 保養(yǎng)養(yǎng)生 法,后被證實是科學而有實效的養(yǎng)生方法。錢乙曾說過: 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 就是說,小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還不健全,保持七分飽,臟腑就不容易受損,孩子不愿意吃飯,不必追著喂飯,孩子餓了,自然有吃的意愿。小兒元陽充足天性好動,如果衣服過暖,容易出汗受涼,導致傷風感冒,因此,讓小兒處于 七分暖 的環(huán)境中,不容易患咳嗽、哮喘等病。
  以上方法也同樣適用于成人,錢乙主張飲食、穿衣不可太過,即:不可食之過飽,穿得過暖。精美之物或喜食之品不宜食之過多,因為偏食使人體對各種營養(yǎng)成分攝入不足,使人瘦弱。同時,食之太過會造成病患或過胖。
  錢乙最初是以使用小兒科的《顱囟方》而出名的。一個姓朱的人,有個兒子五歲,夜里發(fā)熱,白天無事,有的醫(yī)生當傷寒治,有的醫(yī)生當熱病治,用涼藥解表,始終治不好。病兒的癥狀是:多涎而喜睡。別的醫(yī)生用鐵粉丸下涎,病情反而更重,至第五天,出現(xiàn)大渴引飲。錢乙說: 不能用下法治。 他于是拿白術散末一兩煎水三升,使病兒晝飲服。姓朱的問道: 飲多了不會瀉嗎? 錢乙答道: 不滲進生水在里面,是不會瀉的??v使瀉也不足怪,只是不能用下法治。 姓朱的人又問: 先治什么病? 錢乙說: 止渴治痰、退熱清里,都靠這味藥。 到晚上,藥估計服完,錢乙看看病兒,說: 可再服三升。 又煎白術散水三升,病兒服完,稍覺好些。第三日,又服白術散水三升,那個病兒再不作渴,也沒有流涎了。接著錢乙給其服兩劑阿膠散(又名補肺散、補肺阿膠湯),由阿膠、牛蒡子、甘草、馬兜鈴、杏仁、糯米組成,病就完全好了。
  1079年,錢乙,這個 土郎中 的兒子,因為治好當時太子的病,才四十幾歲的他,一下子進入了太醫(yī)的行列,不能不令這些官僚味兒很足的太醫(yī)們張口結舌。有些人固然佩服他,但更多的人是嫉妒。他們私下議論: 錢乙治好太子的病,不過是巧合罷了! 有的說: 錢乙只會用土方,真正的醫(yī)經(jīng)怕懂得的不多。
  一日,錢乙和弟子正在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帶了一個錢乙開的兒科方子來 討教 。他略帶嘲諷地問: 錢太醫(yī),按張仲景《金匱要略》八味丸,有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你這方子好像少開了兩味藥,大概是忘了吧? 錢乙笑了笑說: 沒有忘。張仲景這個方子,是給大人用的。小孩子陽氣足,我認為可以減去肉桂、附子這兩味益火的藥,制成六味地黃丸,免得孩子吃了過于暴熱而流鼻血,你看對嗎? 這位大夫聽了,連聲道: 錢太醫(yī)用藥靈活,酌情變通,佩服佩服! 弟子趕緊把老師的話記下來,后來又編入《小兒藥證直訣》一書。
  就這樣,錢乙所創(chuàng)制的 六味地黃丸 流傳下來。即使在中成藥種類繁多的今天,知道六味地黃丸的人可能最多了。曾經(jīng)的小兒用藥,現(xiàn)已成為滋陰補腎的常用藥,臨床上用于腎陰虧損、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這六味中藥組成,原是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載的 崔氏八味丸 ,即八味腎氣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加減化裁,錢乙把八味地黃丸里面的桂枝和附子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作六味地黃丸,用來當作幼科補劑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fā)育遲緩等病癥。這對后世倡導養(yǎng)陰者起了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的益陰腎氣丸,朱丹溪的大補陰丸方,由黃柏、知母、熟地黃、龜板、獨脊髓組成,都是由此方脫化而來。因此,有人認為錢乙是開辟滋陰派的先驅。
  妙手仁心博愛四方 錢乙退休以后,就隱居在鄉(xiāng)間的屋舍里。他閉門不出,不戴帽子也不穿鞋子,安詳?shù)刈P在一張床榻上,接待登門求治的病人。錢乙家的門前,每天都擠滿好多看病的人,有攙扶著來的老弱病人,也有抱著來的小孩子,路近的有同飲一井水的鄉(xiāng)鄰,而路遠的還有來自百八十里以外的。不管是誰,錢乙都給他們仔細地看病、付藥。病人愁眉不展而來,在感謝聲中離去。在人們感謝錢乙醫(yī)術、醫(yī)德的時候,錢乙總是笑容滿面的,可是人們不知道,在背后,錢乙也被病魔折磨著。在年輕的時候,他為了尋找父親,多少次餓著肚子在大海中與海浪拼搏,這樣落下了個風濕的病根,現(xiàn)在開始找上門來了,他的周身開始疼痛,四肢的運動也開始出現(xiàn)了障礙。
  錢乙給自己診斷了以后,心中暗驚:這是可怕的周痹的病證?。ㄖ鼙?,一種以全身持續(xù)疼痛為特點的風濕病,現(xiàn)代的一些風濕、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疾病可以參照此病),如果這種病邪侵入到內(nèi)臟,則是要致命的啊,怎么辦呢?我還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啊!在考慮了很久之后,他終于決定,用藥力把病邪逼到四肢去,這樣可以保住性命,于是他自己配了藥物,開始服用。在服用了一段時間以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左胳膊和左腿開始慢慢不能動了,身上的其他部位卻恢復了功能,這才放心了:終于成功了,病邪被移到四肢了!
  這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可以緩解致命的疾病,在古代的中醫(yī)文獻中有很多記載,現(xiàn)在很少有人會了。他讓親戚上山去采藥,采的是茯苓。過程也有趣。先找菟絲子,茯苓是在松樹根部的植物。菟絲是寄生的。錢乙讓親戚點著菟絲,在哪兒滅了,在哪就果然挖出來了茯苓,拿回家后,按一定方法吃了一個月,果然有效果了。雖然左手不方便,但由此雖偏廢,而氣骨堅悍,跟沒病的人一樣。用茯苓來善后調(diào)理,因為風濕是風寒濕熱這些邪氣,其中三種是無形的,只有濕是有形的,附著在上邊不好治了,要把濕邪瀉掉,無形的就無所附著。茯苓就是瀉濕的,其他的就自己散了。
  身體恢復了以后,他仍然繼續(xù)他的沒有一天閑暇的診病生活。有一天,突然來了圣旨,宣他進京。原來,此時宋神宗駕崩,哲宗繼位。宋哲宗情況特殊,是第六子。神宗病危時立為太子。宋哲宗繼位時,才十歲,大臣們很擔心他的身體。小兒病治療不高,如果再出事,是宋朝的皇帝出事,怎么辦?大臣們想只有錢乙出面來解決,召回才能保證安全。召來后,錢乙可不容易回家了。他以大局為重,這次留在太醫(yī)院很長時間,等到皇帝長大了,才真正告老還鄉(xiāng)。
  這時的錢乙,醫(yī)術已經(jīng)爐火純青了。有一張姓人家,三孩子都病了,同樣的癥狀是出汗,部位不同,一個遍身,一個是上至頂下至胸,一個是前額有汗。醫(yī)生一看,出汗都有花樣,不知道怎么治。反正開方子,治出汗吧。但所有藥方?jīng)]一個有效。張先生看不好辦了,來找錢乙,錢乙問診后立刻說,大的給香瓜丸,次者吃益黃散,小者服石膏湯。
  就因為出汗不同分別開了方子,說明病有虛有實有寒有熱,不能用同一個方子。每一個是熱邪侵襲了陰分,第二個孩子是脾胃虛弱,有積滯,虛實夾雜,調(diào)理脾胃。第三個小孩是氣分有熱,用石膏清熱。治療效果是各五日而愈。這說明他根據(jù)患者癥狀不同采取個體化治療。這是醫(yī)學的至高境界。
  比如有一次錢乙偶然路過一個相識的老人家,聽見有嬰兒的啼哭聲,錢乙表現(xiàn)出非常驚愕的樣子,問: 這是誰家的嬰兒在哭啊? 老頭很興奮地介紹: 這是我的孫子啊,我家里剛剛生了一對兒雙胞胎,還是男孩子呢。 錢乙嚴肅地說: 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啊,現(xiàn)在能不能活還不一定呢,要過了一百天才算平安啊(過百日乃可保)。 有這么說話的嗎?人家大喜的事情,您來個還不一定活呢(通常境況下會挨一頓板磚)!看來這個老朋友還是挺客氣的,只是面上不悅而已,說了句 送客 也就算了。結果是,果然沒到一個月孩子就病了,因為找不到錢乙,最后很快都死了。這件事說明錢乙可以通過嬰兒的聲音來判斷其健康情況。
  一天,京運使只有八歲的孫子病了,咳嗽,氣短,胸悶。一開始并沒有請錢乙,請了其他的醫(yī)生。這個醫(yī)生診了病后,很有把握地說: 此乃肺經(jīng)有熱所致。需要用涼藥治療,方用竹葉湯、牛黃膏每天各服用兩次,保證痊愈。 可是,治療效果很糟糕,原來只是咳嗽,服下這個藥后,又開始上喘了。這下子可急壞了京運使大人,他趕快請來了錢乙,錢乙診完了脈問: 服用的什么藥啊? 醫(yī)生回答: 竹葉湯、牛黃膏 。錢乙問: 服用這兩個藥是想治療什么呢? 醫(yī)生說: 用來退熱、退涎的。 錢乙接著問: 這個病是什么熱發(fā)作的呢? 是肺經(jīng)熱,所以才咳嗽,咳嗽久了才生痰涎。 錢乙又問: 那么竹葉湯和牛黃膏是入什么經(jīng)的呢? 醫(yī)生一怔: 是入心經(jīng)的。 既然是肺熱,你用入心經(jīng)的藥做什么呢?這個孩子不是肺熱,而是肺虛,同時感受了寒邪,應該是先補肺,同時散寒,此時千萬不可用涼藥。 一番話,說得那位醫(yī)生心服口服。最后,錢乙很快就把這個孩子的病給治好了。
  又有一個哺乳期婦女因為驚嚇而得病,病愈后眼睛睜著閉不上。錢乙說: 用酒煮郁李仁給她喝,直到喝醉,就能治好。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眼睛和肝、膽兩內(nèi)臟相連,人受到恐嚇后,內(nèi)氣在膽內(nèi)郁結不通,膽氣老是不能下行。郁李仁能通郁結,其藥力隨著酒進入膽中,郁結散了、膽氣下行了,眼睛也就能閉上了 。病人喝了郁李仁酒后,果然就好了。
  有個孕婦得了病,別醫(yī)生說必須要做墮胎準備。錢乙看了后,卻說: 妊娠是五臟輪流滋養(yǎng)胎兒,大致要六十天才會更換到下一臟。等到應補該臟的月份,就按五行滋養(yǎng)胎兒的次序,去補充母體的某一臟,那又如何會流產(chǎn)呢? 過了不久,胎兒和孕婦都得以保全。
  有一士子得了咳欬病,面色發(fā)青而顯得光亮,呼吸哽塞不暢。錢乙說: 肝克肺,這是反克的癥候。如果在秋天得這個病,還可以治好;現(xiàn)在是春天,就不能治了 。那個人苦苦哀求,只好勉強給他開藥。第二天,錢乙說: 我的藥一再瀉肝,卻絲毫沒有減輕肝的氣勢;再三補肺,反而越補越虛;并且又增加了嘴唇發(fā)白的癥狀,按理最多能活三天。但現(xiàn)在病人還能喝粥,死期應當能超過三天。 病人果然在五天后去世。
  某王的兒子得了上吐下瀉泄的病,一個醫(yī)生給他開了溫燥的方劑,結果又增加了喘癥。錢乙說: 這本來是中焦有熱,脾臟已經(jīng)受到傷害,怎么還用溫燥的藥呢?這會造成大、小便不通的。 他便給病人開了(大涼性的) 石膏湯 。某王不相信應服這樣的藥,把他謝退了。兩三天內(nèi)病情逐漸加劇,最后還是按照他說的辦法把病治好了。
  廣親大宅里有家皇族的小兒得了病,他診斷后說道: 這個病不用服藥就能痊愈 。那個娃娃的弟弟在旁邊,他就指著那小的說道: 這娃兒早晚間要得令人驚恐的暴病,不過到了第三天的下午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那家人聽后很是氣憤,再也不搭理他。第二天,那個小娃娃果然發(fā)起羊角風(一種痙攣癥)來了,情勢十分危急,便召錢乙去治療,三天后就痊愈了。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 我見那娃娃面如火色,兩眼直視,這是心、肝兩臟都受到病邪侵犯的表現(xiàn)。之所以下午才能好,是因為病邪當令的時辰在那時應該變更。
  老黃家的孩子病了,才兩歲,這回的病可重,本來是拉肚子,醫(yī)生們給用了止瀉藥,結果十余天后,孩子的病突然加重,瀉下的大便是青白色的,喝的奶都不消化,身上也涼了,每天開始昏睡,醫(yī)生們都說這個孩子要危險了,已經(jīng)病危了。老黃此時欲哭無淚,看著孩子平時玩的玩具,心如刀割,面對自己老婆的時候不敢哭,在沒有人的時候曾放聲大哭一次,晚上一閉眼,就是孩子平時的可愛的笑容,他的精神都要崩潰了。孩子還有救嗎?問了幾個醫(yī)生,大家都紛紛搖頭,不敢接手。一家人的心都涼到了谷底。在走了很遠的路以后,他們抱著孩子來到了錢乙的家。錢乙讓家人安頓他們住下,然后看孩子的病。仔細診斷后,錢乙慢慢嘆了口氣,說: 再晚確實就來不及了。
  大家都摒住了呼吸,聽他接著說: 這個病治療要復雜些,他們用的止瀉藥把病邪留在了胃腸之中,本應該給排出去,可孩子的身體弱,就要先補一下。 于是開了益脾散、補肺散,一天服用三次,服了三天。三天后,孩子的身體溫暖了。此時又開了白餅子,讓孩子大瀉一次,將腸胃里的毒邪排除,然后馬上用益脾散每天服用兩次補養(yǎng)脾胃(這是其治病訣竅,腸中毒邪不去,如果進補則是關門留寇,疾病永無愈期,一定要排出毒邪后才進補)。在經(jīng)過了這三個階段的治療后,小孩子的病很快就好了,臉上又出現(xiàn)了可愛的表情。老黃一家感激涕零,跪在錢乙的榻前,說: 讓我們?yōu)槟鲂╇s事吧,希望能夠照顧您的生活! 錢乙揮揮手,慢慢地說: 我已經(jīng)是老朽一個了,哪里還用人照顧,你們?nèi)ズ煤眠^你們的日子吧,日子還長著呢,回去照顧好孩子吧! 望著一家人遠去的背影,錢乙慢慢地嘆了口氣,心里想:不知道還能照顧這些孩子多久了。
  在這樣的日子里,錢乙慢慢地老去,時光像是河流中的水,在無聲無息中流走。他已經(jīng)記不起回到家鄉(xiāng)后這么多年,到底治療過多少個患兒了,只知道自己每天都是在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患者中渡過的。人總是要老的,總是要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慢慢地,錢乙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這天,他起床后,坐了一會兒,給自己診了一下脈,然后告訴家里人,今天不出診了。他讓家人把自己的朋友請來,早飯后,大家坐著聊天聊了一會兒。在大家告辭時,錢乙特別起身相送。然后,他告訴家人: 給我換一身干凈的衣服吧。 家人很奇怪,這個老人,大白天的換什么衣服。衣服換好后,老人讓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去吧,然后自己就默默地端坐在榻上,望著院子里的孩子們。院子里,六七個孩子正在玩著游戲,小男孩剃著小光頭,歡天喜地跑著,他們拿著個小布口袋,正互相丟著。陽光下小孩子的腦袋發(fā)著閃亮的光,他們笑聲陣陣傳來。錢乙瞇著眼睛看著,漸漸地,他仿佛覺得自己也變得年輕,融入孩子們歡快的游戲中去了。然后,慢慢地,他的眼睛閉上了。錢乙,享年八十二歲。
  在錢乙去世后的某一個秋天。錢乙的墳前來了一位年輕人。他就是曾經(jīng)得到過錢乙指導的年輕兒科醫(yī)生董及之。他在錢乙的墳前點上香,燒了些紙,然后跪倒,磕了三個頭。樹葉從旁邊的樹上紛紛落下,散滿了一地。他默默地站立了一會兒。然后,他拿起出診用的雨傘和藥箱。轉過身,繼續(xù)出診去了

《(宋朝歷史)錢乙的歷史影響——妙手仁心奠定中醫(yī)兒科之圣》添加時間:2025-05-12;更新時間:2025-06-25



    2025-05-12-1023458
投訴與建議
此頁面存在的問題*
違法違規(guī)
知識錯誤
抄襲他人
其他原因
問題描述*
聯(lián)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