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
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長安,即今陜西西安。其父以經(jīng)營木材為業(yè),家境殷實,富有錢財。 一、結(jié)識李淵 隋煬帝大業(yè)末年,李淵任職河?xùn)|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兩人結(jié)識。隋煬帝命李淵鎮(zhèn)守太原,曾提拔武士彠做了個行軍司鎧參軍。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 元從功臣 歷官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庫部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職。 武則天從小性格強直,不習(xí)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yǎng)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二、被選入宮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則天長得明媚嬌艷,楚楚動人,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 武媚 ,故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 侍奉圣明天子,豈知非福,(亦有記載說為 見天子庸知非福? )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tài)呢? 有一次,當(dāng)她聽說唐太宗有一匹名叫 獅子驄 的烈馬,無人能夠馴服,便主動對唐太宗說: 臣妾能制服陛下的這匹烈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鐵鞭,二是鐵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鐵檛擊它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 唐太宗乃愛馬之人,對她的馴馬方法甚不認(rèn)同,只覺武才人很是霸道。 三、削發(fā)為尼后再度入宮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際,武則天和李治相識并產(chǎn)生愛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則天依唐后宮之例,入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yè)寺進香之時,又與相遇,兩人相認(rèn)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這時,由于無子而已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唐高宗早有此意,當(dāng)即應(yīng)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四、設(shè)謀奪取皇后之位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則天生一女嬰,唐高宗視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獨自前來探望女嬰,等王皇后離去以后,武則天發(fā)現(xiàn)女嬰已死。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兇手。侍奉宮女都一致訴說王皇后剛剛離開此地,武則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機歷數(shù)皇后的種種不端。唐高宗聽后深信不疑,認(rèn)定女嬰為王皇后所害,頓生廢立之心,同時也想借廢立皇后打擊權(quán)臣。于是,他便和武則天一起來到府第,藉飲宴刺探他的立場。在飲宴期間,高宗先是把無忌的三個兒子拜為朝散大夫,又賜給了大量金銀錦帛,接著再吐露打算廢立皇后的心意。但長孫無忌只是岔開話題,回避正式的表態(tài)。唐高宗和武則天沒有達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宮。不久,武則天又指示她的母親楊氏到無忌處說項,但卻遭到無忌的嚴(yán)詞拒絕。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與其母柳氏找來巫師,企圖用 厭勝 之術(shù),將武則天詛咒而死。事泄之后,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將柳氏趕出宮中,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后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