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464―594),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達。曾任齊雍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乘齊內(nèi)亂起兵奪取帝位。
蕭衍一生,行節(jié)儉、 興儒學(xué)、選良吏、施仁政,還注重選拔人才,但后期信佛事,又將北齊叛將侯景引狼入室,致使發(fā)生禍害江南百姓的侯景之亂。曾有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 自由 的評語來評其所作所為,意思是說蕭衍雖有大志卻生不逢時,對蕭衍的評價是比較高的??墒聦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挑撥離間、趁機奪權(quán)的蕭衍;一個處 心積慮、擅權(quán)篡位的蕭衍;一個虛情假意、信仰佛道的蕭衍;一個引狼人室、饑渴而死的蕭衍!蕭衍做皇帝之前,曾慫恿南齊皇室之間骨肉相殘,自己坐得漁翁之 利,后來得到大權(quán)后,又欺負(fù)南齊順帝孤兒寡母而篡位登基。即位后其所行之節(jié)儉,是因有人提意見說他奢侈,于是他以行節(jié)儉的行動來反駁,其所行之仁政,不過 是對貪官污吏和皇親國戚的仁政,對百姓則殘酷剝削,不然他舍身的時候,朝廷里哪有那么多錢來贖他?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偽君子!一來二去,蕭衍自己也虛偽 不下去了,于是想遁入空門,一去三十年,管他個世間變幻大王旗。蕭衍自己還引狼人室,最后被招來的侯景軟禁起來,饑渴而死,也是咎由自取。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蕭衍出生于貴族之家,自幼酷愛讀書,博學(xué)多才,加上天資聰穎,年紀(jì)輕輕就在文學(xué)方面嶄露頭角。當(dāng)時與之交往甚密的有沈約、謝*(ǎi)、王融、范云等七人,被世人稱為 八友 。
蕭衍是在北魏伐齊的戰(zhàn)爭中起家的,他雖是文人,卻有政治家的謀略和果敢,又有軍事家的運籌帷幄之才,因此在抗擊北魏軍隊的戰(zhàn)斗中屢屢獲勝,深得當(dāng)時的齊 明帝蕭鸞賞識,對他的職位也是一升再升。最后為加強雍州防務(wù),齊明帝將蕭衍封為輔國將軍兼領(lǐng)雍州刺史,蕭衍終于有了一塊堅實可靠的根據(jù)地,為以后奪取蕭齊 天下奠定了基礎(chǔ)。
齊明帝死后,即位的蕭寶卷殘暴嗜殺,文武群臣被殺者無數(shù),百官皆不自安,于是江州刺史陳顯達、豫州刺史裴叔業(yè)等人反 叛,但都被鎮(zhèn)壓下去。而蕭衍則韜光養(yǎng)晦,雖暗中支持眾人叛亂,卻讓蕭寶卷抓不到任何把柄。就這樣,蕭衍不斷擴充實力,等待機會。這時,蕭寶卷將鎮(zhèn)壓叛亂有 功的蕭懿賜死,蕭衍見機會到來,便于公元500年起兵征討,各地響應(yīng)者甚眾。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為了號召天下,蕭衍將蕭寶卷的弟弟蕭寶融擁立為帝,然后 挾天子以令諸侯,沿途攻取城池猶如探囊取物,于公元501年秋兵臨建康城下。蕭衍率軍與守軍激戰(zhàn),不久將其擊潰,遂進擊到齊宮城,并將其圍得水泄不通。蕭 寶卷的大將王珍國投靠蕭衍,將正在笙歌夜飲的蕭寶卷殺死,然后開門迎降。
蕭衍占領(lǐng)建康后,遂掌握了朝中大權(quán),而齊和帝蕭寶融不過是傀 儡而已。蕭衍自此躊躇滿志,準(zhǔn)備篡位稱帝。為了順利稱帝,蕭衍先指使心腹讓蕭寶融封自己為相國,領(lǐng)揚州牧,梁公;然后將蕭寶融的三個10歲上下的兄弟邵陵 王蕭寶信、晉熙王蕭寶篙和桂陽王蕭寶貞除掉,再就是作讖語 行中水,為天子 交各地兒童傳唱,造成輿論攻勢。
由此萬事俱備,只欠蕭寶融下詔禪位了。公元502年春,蕭寶融下詔禪位,于是蕭衍登基稱帝,是為梁武帝。南齊滅亡。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蕭衍即位后,便將齊和帝蕭寶融殺死,而明帝諸子中,唯有自幼殘疾的晉安王蕭寶義得以存活。
蕭衍登基之后,倒也能接受齊亡的教訓(xùn),總是勤于政務(wù),孜孜不倦,即便是寒冬臘月,也是五更就起來批改公文,以至于雙手凍裂。蕭衍還注重納諫和勤儉廉潔,分別施行了相應(yīng)的措施,使得吏治有了不少起色。
狡兔死,走狗烹 ,這句話用在助蕭衍登基稱帝的開國元勛身上,倒也貼切。蕭衍對開國功臣尤其刻薄,但好在一點,蕭衍并沒有大肆屠殺這些功臣,只是在即位后對其冷淡疏遠(yuǎn),任這些人自生自滅。
蕭衍未當(dāng)皇帝之前,畢竟是 八友 之一,因此即位之初,對儒學(xué)非常重視,設(shè)立了國子監(jiān),增加了生員,還親自撰寫了《春秋答問》、《尚書大義》、《中庸講 疏》、《孔子正言》等200余卷書籍。但到了晚年的蕭衍,竟然逐漸看破紅塵,遁入空門,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在位時剃度出家的和尚皇帝。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自此以后,佛教漸盛,蕭衍也三番五次地舍身入空門。第一次是到同泰寺 舍身 ,做了四天和尚后,蕭衍便被接回去。后來想想不對,因為按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和尚還俗,要出一筆錢向寺院 贖身 ?;实郛?dāng)和尚贖身,怎么能夠例外,更應(yīng)該做出表率。
這時有位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不遠(yuǎn)萬里來到東土,蕭衍聽有遠(yuǎn)方高僧到來,立即命令地方官吏馬上將其護送入都,親自于內(nèi)殿召見,談?wù)摲鹄?。然而沒過多久,達摩見話不投機即告辭出來,后來渡江至篙山少林寺傳經(jīng)授徒,竟成為中國禪宗第一世祖。
公元529年秋,蕭衍再次來到同泰寺,他脫去御衣?lián)Q上法衣,宛如一位入寺多年的老僧,第二天講完經(jīng)后,又將肉身舍入寺中,自號三寶奴。如此過了十天,大 臣們拿來錢一萬億,請求贖回皇帝菩薩。蕭衍語意懇切,竟然對群臣用 頓首 之辭,聲稱既已舍身入寺就無返俗之意。群臣連連勸諫,蕭衍才好不情愿地回到宮 中。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第三次是在公元546年,蕭衍還是來到同泰寺中舍身,這次贖身的錢翻了一番,達到二萬億,這才讓這個皇帝菩薩回到皇宮。一年后,蕭衍因侯景來降,認(rèn)為是佛祖保佑,于是又演出一場舍身鬧劇。
在這種政治形勢下,梁朝政腐敗是不可避免的,到了蕭衍做皇帝的第47個年頭,即公元548年,便發(fā)生了著名的侯景之亂。
侯景曾在西魏為官,后來因與高歡之子高澄不合,所以投奔南梁。蕭衍知道后大喜,不但沒有奪其兵權(quán),而且還將侯景封為大將軍、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諸軍事。結(jié)果侯景剛降,不久即生亂,將梁朝天下搞得大亂。
侯景起兵后,屢敗南梁軍隊,不久就兵臨建康城下,并打敗前來勤王的眾軍,將皇城緊緊包圍。城中守將見大勢已去,遂開門投降,于是蕭衍被抓獲。
當(dāng)時侯景雖有稱帝之心,但面對眾多勤王部隊,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于是將蕭衍軟禁起來??蓱z蕭衍被軟禁后,竟經(jīng)常斷食,即使有什么要求,也得不到滿足。蕭 衍百感交集,竟抑郁成疾,臥床不起。侯景對其更是刻薄,既無食物也無飲水,不久這個南梁的開國皇帝,就活活饑渴而死。享年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