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元宏執(zhí)政30年,治國有方,國富民強。宣武帝元恪繼位后,則每況愈下,到孝明帝元詡6歲登基后,朝廷爭權,官吏腐敗,民不聊生。許多農(nóng)民、 僧人起義造反,爆發(fā)了著名的六鎮(zhèn)起義。由于朝廷和柔然相互勾結,525年,柔然兵攻破武川、沃野,破六韓拔陵被迫南移,在渡黃河時遭北魏伏擊,才把這次規(guī) 模較大的起義鎮(zhèn)壓下去。
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zhèn)農(nóng)民起義失敗后,將近20萬六鎮(zhèn)兵民被魏朝廷遷移到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城等地。這里是一座荒涼頹廢的古城,人煙稀少,貧窮落后。
朝廷把這些人押送到這里,再就不管了,人們只好吃野菜、樹皮,或乞討為生。有的只好去偷盜、搶劫,被抓住的或關押或處死。小小的上谷城,住了四五千戶六鎮(zhèn)兵民,僅兩個月,病死餓死和處死的約千余人。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這些人中有一位中年人叫杜洛周,在被遷徙的途中,他70多歲的父親被活活餓死,他妻子被官兵輪奸后,投井自殺,一氣之下,他將不足一歲的兒子送人,決心與官府拼個你死我活。
百姓們見杜洛周氣度不凡,便讓他為頭,領著大家起事,總比等著餓死強。杜洛周曾參加過破六韓拔陵領導的起義,有一定的經(jīng)驗,他了解到一個情況,五天后是 城隍廟會,官府要在廟會上問斬50名六鎮(zhèn)兵民。杜洛周想出了主意:當時大旱,可將廟會改為求雨大會,這樣附近各鎮(zhèn)農(nóng)民都可以來參加求雨活動,不會引起懷 疑。杜洛周又具體做了布置,然后讓大家分頭串聯(lián)愿意起義的人參加劫法場行動。
五天后的上午,各地百姓打鼓敲鑼來到上谷,中午時分匯集 了一萬來人。一位提督騎著馬,帶領一隊士兵,押著50名死囚來到刑場。死囚們一字排開跪倒在地。午時三刻,三聲炮響,騎馬的監(jiān)斬官剛要舉藍旗,杜洛周把手 中祭神的酒杯往石階上一摔,大聲呼喊: 弟兄們!我們造反了! 話音未落,跪地求雨的百姓齊刷刷蹦起來,取出鋼刀斧劍,沖向法場,眨眼之間,官兵們變成了 肉泥,死囚們被解開繩子,馬上參加義軍之中。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杜洛周率領眾人沖進府衙,殺了縣官,打開牢門,救出幾百名被關押的六鎮(zhèn)兵馬,一舉攻占上谷城。當天夜里,杜洛周被義民擁為真王。時值公元525年8月,距破六韓拔陵起義失敗只兩個月。
消息傳出,各地農(nóng)民紛紛響應,到處都有起義軍。鮮于修禮在左人城(今河北省唐縣西)率領10萬六鎮(zhèn)兵民起義,是人數(shù)最多的一支隊伍。鮮于修禮系于零族 人,原為六鎮(zhèn)中懷朔鎮(zhèn)的鎮(zhèn)兵,他被朝廷遷至定州附近,生活沒有著落,杜洛周起義后,他也打造兵器準備起義,但走漏了風聲被官府捉拿關進牢獄。在除夕之夜, 鮮于修禮率眾囚徒暴動,宣布起義,得到六鎮(zhèn)兵民響應。
在鮮于修禮義軍當中,有兩位別帥,一個叫元洪業(yè),一個叫葛榮。元洪業(yè)一天找到葛 榮,提出殺掉鮮于修禮,投靠朝廷,他認為起義的下場很可能像破六韓拔陵一樣失敗被殺。葛榮同意了,兩人殺死了鮮于修禮,并寫信報知官府,朝廷派元淵去接 上。第二天,元洪業(yè)、葛榮召集義軍開會,元洪業(yè)公布了殺死鮮于修禮、投奔朝廷的決定,義軍一片反對聲,堅決不同意投降。葛榮見狀,一劍將元洪業(yè)頭顱砍下, 說: 誰敢不順民心天意,這就是下場! 義軍愣怔片刻,立即歡呼雀躍,擁立葛榮為王。這時,葛榮一下子成為擁有30萬人的德王。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為了提高威望,葛榮準備打個勝仗,便用了一個聲樂擊西之計,于526年9月在白牛羅(河北境內(nèi))殲滅魏軍一萬人馬,殺死章武王元融。葛榮聲望大增,其親信獨孤信建議他稱帝,葛榮半推半就做了皇帝。
公元526年十一月,杜洛周率領的起義軍攻下重鎮(zhèn)幽州,也擁有30萬兵馬,但這時葛榮兵馬已達百萬之眾。杜洛周雖然兵馬沒有葛榮多,但接連打了幾次漂亮 的勝仗,威望不亞于葛榮。所以,葛榮想把他拉過來,吞并掉。葛榮親自來到杜洛周軍中,一派皇帝派頭,杜洛周心中很不高興。而葛榮見杜洛周沒下馬跪迎,也不 痛快。杜洛周為葛榮設宴接見,葛榮讓杜洛周嘗嘗他帶來的酒,杜洛周與眾將官喝了之后,便都迷迷胡胡睡著了。葛榮見狀,抽出寶劍把杜洛周殺死,吞并了他的 30萬人馬。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葛榮以為現(xiàn)在有130萬人馬,該所向無敵了,528年8月,葛榮指揮起義軍包圍相州,前鋒已過汲都,準備向洛陽進軍。這時,秀容(今山西)有個部落酋長爾朱榮,手下有八千強悍的騎兵,專門和農(nóng)民軍作對。北魏孝明帝就利用爾朱榮的兵力來對付葛榮。
葛榮認為爾朱榮人馬少,容易對付。他把兵士在幾十里的陣地上散開,準備圍捕爾朱榮。想不到爾朱榮把兵埋伏在山谷里,發(fā)動精兵突擊,把葛榮的兵士沖散,再前后夾擊。數(shù)十萬兵眾散盡,起義遭到失敗,葛榮本人也被殺害了。
葛榮起義失敗后,北魏內(nèi)部也發(fā)生大亂。爾朱榮和胡太后、孝明帝在內(nèi)亂中互相殘殺。最后北魏實權落在兩員大將高歡和宇文泰手里。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義,時間延續(xù)8年,遍及北魏全境,在共同斗爭中加強了聯(lián)系和了解,為民族大融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