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經(jīng)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當時的印度名叫天竺。唐玄奘到達印度后,廣泛宣揚大唐國富民強,物產(chǎn)充盈。天竺國王不禁感嘆說:“聽你所說,我當東去朝見才是啊?!?
從此之后印度與唐朝之間的來往便頻繁起來。此后印度半島紛亂四起,分為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個國家,其中以中天竺的實力最為強大。中天竺國王派出使者,給唐太宗送來了火珠、郁金香、菩提樹等印度特產(chǎn),太宗皇帝十分高興,為了禮尚往來,特意派了一個三十多人使團出使印度,王玄策擔任團長。
大唐雄兵
王玄策是洛陽人,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官員,曾多次出使西域各國,鞏固西域與大唐之間聯(lián)系。這次受皇帝命令出任外交使節(jié),自感責任重大,因此十分小心謹慎。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唐朝這一行三十多人的使團,帶著大唐天子賞賜給中天竺國王的詔書、王印、精美絲綢、上好的陶瓷以及一些珠寶玉石,一路曉行夜宿,風塵仆仆,跋涉千山萬水終于來到了唐玄奘所說的天竺。
然而中天竺國內(nèi)發(fā)生了變故,仰慕唐文化的尸羅逸多國王暴病而亡,朝中大臣阿羅順那乘機奪取了王位。也不知是性急或者是不了解狀況的緣由,這位新國王盯上了唐朝使團所帶的財物,竟然派兩千多人,截殺一個三十多人的使團。
這一情況完全出乎王玄策的意料,但他臨危不懼,奮起反抗。然而畢竟實力相差懸殊,唐朝使團成員或被殺,或被俘虜,所帶財物及沿途經(jīng)過國家所獻給唐朝的貢品也被搶劫一空。只有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趁天竺人不備,飛馬逃脫。
王玄策和蔣師仁兩人兩匹馬,孤零零地行走在印度的山間,想起昨天還一起生死相依的三十多名同伴,旦夕之間便遭此劫難,十分悲慟。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王玄策身負王命,茫然四顧,心想他兩人回朝復命,千山萬水之隔,生死未卜。因此他拿定主意,前往吐蕃求救。
當時的吐蕃是松贊干布在位,而且文成公主剛入藏不久,雙方關系還算不錯。
王玄策憑籍能言善辯之才,說服了松贊干布,向他借了7000騎兵。此外,他還以唐朝太子的名義,檄召附近的唐朝藩屬國,又招來了萬余人馬。王玄策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
在天竺的城外,王玄策嚴密分析了天竺的地形,巧布陣局,擊潰天竺數(shù)萬象軍,阿羅順那大驚,固守不出。王玄策多才多能,采用當時唐軍攻城常用的戰(zhàn)法,制作云梯、拋石車,猛攻天竺城月余。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天竺城破兵潰,王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3000人。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萬余,被俘萬余,阿羅順那逃回中天竺。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王玄策西行以及搬兵之路
王玄策乘勢攻人中天竺。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得東天竺王尸鳩摩援兵。王玄策,蔣師仁設下埋伏,活捉了阿羅順那。最后,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shù)萬,據(jù)守的朝乾托衛(wèi)城也被蔣師仁攻破。此后,印度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滅亡。
王玄策準備順勢攻打東天竺。尸鳩摩忙送牛馬和財寶,表示臣服大唐,王玄策方才罷兵,將阿羅順那披枷戴鎖押回長安。
唐太宗聽說,王玄策在沒有耗費大唐一兵一卒情況下,就讓印度半島的幾個小國臣服大唐,喜不勝收,大加封賞出使天竺的一行人。
王玄策所向披靡
王玄策這位唐朝歷史上第一使節(jié),后又幾次出使印度,為唐朝和印度之間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可惜他職位低微,歷史上很少傳揚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