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柑m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王羲之第七子王獻之,的《中秋帖》行草,與王珣(王史上最強弟子兼一sf羲之的姪子)的“伯遠帖”這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準的書法字帖,乾隆將它收入稱為《三希帖》。古時希與稀同意,三希即三幅稀世的書法寶帖。
墨池:王羲之年少的時候,每天都不停的勤練書法,每當寫完了字,就在門前的那口水池里洗毛筆、硯臺。時間一久,池水都變成黑的了,因此,當時的人稱那個水池為「墨池」。有一天,王羲之聚精會神的在練字,都忘了去吃飯,他的妻子就給他端了一盤熱饃饃和一碗醋蒜醬。她看見王羲之手里拿著一個饃饃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又趕緊吐了出來,而且嘴角盡是黑黑的,看見夫人進入書房,才笑問:「這醋蒜味道不對啊! 」夫人把他手中的饃饃搶下:「相公!墨汁怎么可以當醋蒜呢?」
易優(yōu)作文網,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站(http://www.zequeka.cn)。
換鵝帖:王羲之愛鵝成癖,傳說是因為他喜歡觀察鵝游水時鵝掌和長頸的動作,從中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書法用腕技巧。有一道士,希望王羲之能為他抄寫一部《黃庭經》,但是又不敢貿然提出。他精心飼養(yǎng)白鵝相贈,并提出寫經的請求,王羲之答應抄寫一部《黃庭經》送給他。后來這部《黃庭經》被稱作《換鵝帖》。該帖的宋拓本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新春對聯(lián):國人的習俗,過年都要在門前貼一副對聯(lián),王羲之也不例外。但年前每貼上一副對聯(lián),第二天一早就被人揭走了,因為王羲之的字太有名,很多人想求字而求不到,只好用偷的了。王羲之不死心,又寫一副貼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揭走,最后他在除夕夜寫了一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貼在門上。果然,初一早上,安然無恙,沒被揭走。他立刻拿一筆在每句的后面加了三個字,這副對聯(lián)意義就大不同的了:「禍不單行昨夜行;福無雙至今朝至」。
易優(yōu)作文網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躲婆石:有一天,王羲之提著酒菜,背著文具箱,到郊外游山玩水。見到一位賣芭蕉扇的老婆婆,在那兒啼哭。因為天氣冷了,芭蕉扇賣不出去,連吃飯都成問題了。王羲之聽了,就叫仆人打開文具箱,拿出筆墨,在老太婆的百十把芭蕉扇上龍飛鳳舞的寫上幾個大字。并且對她說,你趕快拿著扇子到城里去買,說扇子上的字是王逸少寫的,一把三百錢,一定有人搶著買。一把扇子原先只賣十錢,要她賣三百錢一把,老婆婆那里肯信,說王羲之把她的扇子晝得亂七八糟,吵著要王羲之賠。這時有些路人停下來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一些認得王羲之的人,一看這是王羲之親筆題的扇子,就馬上掏出三百錢來,跟老太婆買扇子。轉眼間,這百十把芭蕉扇都賣光了。以后老婆婆就常常拿著百十把扇子找王羲之。王羲之一見到老太婆,就躲到石頭背后藏起來。到蘭亭的路上,現(xiàn)在還有一塊「躲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