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母親蔡氏是漢末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同胞姐姐嫁司馬昭,晉初尊為弘訓太后。
羊祜博學多才,年輕時即有“今日之顏子”的美稱。但他不愿為官,雖曾多次被征召,卻從不就任。羊祜娶夏侯霸之女為妻,夏侯霸降蜀后,其姻親多與告絕,獨羊祜對妻仍然恩禮如常。
司馬昭為大將軍后,公車征拜羊祜為中書侍郎。羊祜身為內(nèi)侍,但對曹魏王室不親不疏,后主動要求轉(zhuǎn)為外臣。司馬昭誅鐘會后,拜羊祜為相國從事中郎。不久,羊祜又升任中將軍,“執(zhí)兵之要,事兼內(nèi)外”,成為司馬氏的重臣。
稱帝,封羊祜為中軍將軍,后又升尚書左仆射,衛(wèi)將軍。晉國為吞滅吳國,最后統(tǒng)一天下,于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任命羊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率本部兵馬出鎮(zhèn)襄陽。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荊州是晉、吳兩國接壤對峙之地,雙方多次爭戰(zhàn),局勢一直十分緊張。羊祜到任后,首先緩和邊境的緊張局勢。他下令設立鄉(xiāng)學,鼓勵讀書;又開放邊界,允許自由往來,受到了江漢百姓的普遍歡迎。
當時吳國在石城(湖北鐘祥)設防。此地形勢險要,威脅襄陽,是吳國東線的重要軍事基地。石城吳軍經(jīng)常襲擾晉國邊境,羊祜對此深為憂慮。他巧設詭計迫使吳國罷守石城,撤兵離去。此舉使晉吳兩國東線的對峙態(tài)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羊祜占據(jù)石城,原來晉吳兩國爭執(zhí)不下的漢水東面的大片土地就全部歸晉所有。吳國再也無法直接威脅襄陽,只能轉(zhuǎn)攻為守將東部防線南撤到長江岸邊。晉軍的防 衛(wèi)兵力也由此而減少一半,羊祜分派節(jié)省下來的兵力實行“軍屯”,開墾荒田八百余頃,每年收獲甚豐。羊祜初來荊州時,“軍無百日之糧”;他離開時,已有“十 年之積”。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羊祜在荊州任內(nèi),曾有一段時間常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外出漁獵而影響軍政事務。一次又欲夜出,軍司徐胤執(zhí)戟擋住營門,大聲說道:“將軍都督萬里,安可輕脫!將軍之安危,亦國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門乃開耳”。羊祜聽后深為感動,改容相謝,從此很少再外出漁獵。
晉國荊州地區(qū)在羊祜的治理下,軍事實力得到了迅速地增強。晉武帝將漢東江夏諸軍都撥歸羊祜指揮,并加封他為車騎將軍。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吳國西陵都督步闡舉城降晉。吳國將軍陸抗發(fā)兵圍攻西陵。羊祜奉命救援步闡,為陸抗所阻,失利而回,羊祜因而被降為平南將軍。
羊祜由此得出教訓:吞滅吳國還要作進一步的準備工作。他借鑒古代名將孟獻、晏弱筑城控地,迫敵畏服的事例,派兵進據(jù)險要之地,修建五座城池“收膏腴之地,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對吳國形成了逼迫之勢。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在加強軍事壓力的同時,羊祜進一步推行懷柔附遠的政策。羊祜實行懷柔政策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對吳軍,他約期而戰(zhàn),不施詭詐;對俘虜,他待之以禮,遣送回 家;對吳民,他有侵必償,不爭小利;對陸抗,他使命交通,以誠相待,可以說是從上到下,從軍到民,羊祜實行了全方位的懷柔政策。
最后,羊祜實行懷柔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削弱了吳國軍民對晉國的抗拒心理,出現(xiàn)了“前后降者不絕”、“吳人翕然悅服”的局面;掩護了地域上的逐步推進,爭取了必要的準備時間;制造了邊境平靜的假象,松懈了防守吳軍的戒備。
總之,羊祜的懷柔政策為晉國的滅吳之戰(zhàn)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七月,吳國名將大司馬陸抗病卒。羊祜更加快了滅吳的軍事準備,他認為攻取吳國,必須借助長江上游可以舟師疾進,順流而下的地理 優(yōu)勢。羊祜知益州刺史王浚有奇才大略,益州又正處長江上游,就上表晉武帝,將已征召入朝為大司農(nóng)的王浚留任益州,加封龍驤將軍。羊祜隨即密令王浚修造水軍 舟艦,以便實施順流之計。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十月,隨著滅吳準備工作的逐步完成,羊祜在受封為征南大將軍之后,正式向晉武帝提出了他籌劃已久的滅吳方略。
咸寧四年(公元278年)羊祜病重,請求入朝。他帶病向晉武帝面陳伐吳之計。晉武帝準備讓羊祜“臥護諸將”,于病榻之上指揮伐吳大軍,羊祜表示不需自己 前往,而舉薦杜預代己都督荊州諸軍事。杜預不負眾望,成為后來滅吳之戰(zhàn)的主要指揮者。十一月,羊祜病逝,終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