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事跡被人們流傳下來,其《道德經(jīng)》的影響力非常的大,大到國外的朋友對此都非常的關(guān)注。
他用“道”來說明萬物的演變,否定神造世界?!暗馈庇小蔼毩⒉桓?,周行不殆”的永恒性,認為一切萬物生成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tǒng)一,無是最基本的。真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老子廟
在東漢時期,桓帝夢到了老子降生于庭側(cè),便為老子建了一座上清宮。等到了元朝,老子廟又改名為天靜宮。
老子廟始建于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也稱天靜宮。位于安徽省渦陽縣閘北鎮(zhèn)鄭店村。蓋因桓帝夢見老子降于殿廷,乃頒旨在老子故里建廟立祠,祀奉老子。
建廟期間,桓帝曾先后派遣中常侍左悺、管霸來此監(jiān)修,并命陳相邊韶撰老子銘碑。此后,曹魏黃初三年(222年),隋開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過,廟的規(guī)模漸大。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李唐王朝,以老子為始祖,尊崇之極,屢加冊封,并尊此廟為祖廟,大興土木,隆重興建。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太宗貞觀六年(627年)、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曾相繼于此營建宮闕殿宇,其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不遜于帝王之都。
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欽封此宮為太清宮。唐末毀于兵燹,幾成廢墟。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間奉敕重建,廟貌比唐時有加。翰林學士盛度奉敕撰碑。靖康之亂中,先遭兵劫,后遭火患,宮觀面目全非。
金代雖屢加修建,與唐宋盛時相比,規(guī)模差之甚遠。元世祖以來,道教再度興盛,此宮得之新建,易名天靜宮。至順三年再次大規(guī)模敕建,天靜宮重現(xiàn)昔日宏觀。翰林學士張起嚴為此撰文立碑,碑文載入多種典籍方志 。 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明正德崇禎年間和清康熙八年均進行過整修。時至乾嘉年間,尚稱殿宇弘深,規(guī)模整麗,中塑圣像,道氣清嚴。清末戰(zhàn)亂頻仍,殿宇日趨頹廢,始有“燒丹灶冷余荒草,問禮堂空剩石?!敝畤@。
古帝王曾多次圣駕躬臨渦水之濱,恭謁老子降誕圣地,以表欽崇。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二月,自泰山回駕亳州,來此朝謁,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奉教至篤,先后兩次親謁此宮,其中天寶八年(749年)還上老子號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率群臣百官蒞臨朝竭,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謁畢返京,御制朝竭太清宮頌并序,并頒旨重建。以上足見太清宮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