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三個著名兒子是誰?他們都各有什么成就???以下文字資料是由(歷學網(wǎng)www.lishi88.cn)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fā)布的內(nèi)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其中,與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與劉夫人育有曹昂、曹鑠,與環(huán)夫人生曹沖、曹據(jù)、曹宇,與杜夫人生曹林、曹袞,與秦夫人生曹t、曹峻,與尹夫人生曹矩,與王昭儀生曹干,與孫姬生曹上、曹彪、曹勤,與李姬生曹乘、曹整、曹京,與周姬、劉姬、宋姬和趙姬分別生有曹均、曹棘、曹徽和曹茂。
這二十五位兒子中,有八位早薨,即:除曹熊、曹鑠、曹矩、曹上、曹勤、曹京、曹棘和曹乘。除長子曹昂,戰(zhàn)宛城時,為掩護父親曹操,被亂箭射死外,其余十六位均封王侯。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魏文帝曹丕在公元220年逼漢獻帝禪位,曹彰封任城王,曹植立為陳王,曹據(jù)封為彭城王,曹宇封為燕王,曹霖封為沛王,曹袞封為中山王,曹t封西鄉(xiāng)侯,曹峻封為陳留王,曹干封為趙王,曹整封為d侯,曹均封樊侯,曹徽封東平王,曹茂封為曲陽王。還有曹操與孫姬所生子曹彪在公元232年封為楚王,因與太尉王凌謀反被賜死。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與環(huán)夫人所生愛子曹沖,生來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并有繼嗣之意。但天不隨人愿,曹沖十三歲時病逝。
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至今還得為人記起的著名兒子也就是魏文帝曹丕、七步成詩的曹植和稱象的著名神童的曹沖了。對于曹操、曹丕和曹植,毛澤東主席也都有過較高的評價。
曹丕
一、子承父業(yè)的曹丕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在爭奪帝位上可謂處心積慮。曹操死后,曹丕逼曹植寫下《七步詩》》。當時,曹丕就借口曹植醉酒悖慢,輕視使者,欲治罪于他。曹丕說:我和你情分上是兄弟,但道義上是君臣,你竟敢依仗有才就蔑視禮儀。以前先王在世時,你常常向別人夸耀顯示你的文章,我懷疑你是找人代筆寫的。現(xiàn)在我限你七步之內(nèi)作詩一首,如能做到,就免你一死,否則從重治罪,決不寬貸。曹植憤怒之間,便做出《七步詩》,這一千古絕唱。不僅如此,曹丕還奪下了其弟曹彰的兵權(quán),坐穩(wěn)了魏王之位。進而迫漢獻帝讓位,改國號魏,為魏國開國皇帝,也是三國中第一個稱帝的君主。稱弟后,劉備伐吳時,曹丕看出劉備要失敗,但不聽謀士賈詡、劉曄之言,偏要坐山觀虎斗,事后又起兵伐吳,結(jié)果被徐盛火攻擊敗?;芈尻柡?,曹丕大病,終年四十歲。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和曹植一樣,曹丕也愛好文章、詩詞歌賦,并皆有成就。與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稱三曹。曹丕有著作文章百篇,其所著《典論·論文》在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著作在《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集23卷,并有《典論》5卷,《列異傳》3卷等。
二、文功深厚的曹植
曹植是曹操與卞氏所生第三子,可謂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博聞強記。先為曹操寵愛,并欲立太子。魏文帝曹丕繼位,曹植受其兄曹丕嫉妒心重,對曹植屢有猜忌,并欲置其死地。有一天,曹丕喚曹植進前,要弟弟在七步之內(nèi)作一首詩,否則就以欺君之罪將其處死。曹植知道其兄曹丕一心害他,強忍悲憤,于七步之內(nèi)做成一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魏文帝死后,曹丕之子曹睿即。滿心抱負的曹植屢次上書,望能任用未果,最后于41歲時憂郁而死。
曹植文學功底深厚,其在詩歌藝術(shù)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上貢獻尤大,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據(jù)史料記載,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后明帝曹睿為其集錄過著作百余篇。
曹植
其主要的著作、詩歌眾多,如:《丹霞蔽日行》、《飛龍篇》、《薤露行》、《惟漢行》、《吁嗟篇》、《豫章行二首》、《浮萍篇》、《野田黃雀行二首》、《門有萬里客》、《泰山梁甫行》、《怨歌行》、《圣皇篇》、《靈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當欲游南山行》、《名都篇》、《美女篇》、《白馬篇》、《升天行二首》等等等等。但最著名的作品當屬《洛神賦》。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曹植寫的《洛神賦》原名叫《感甄賦》。為什么初名為《感甄賦》,據(jù)說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fù)雜的感情。
據(jù)《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zhàn),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妻。
相傳:曹植十歲時就能撰寫詩賦,得到曹操的贊賞。但曹操當時一心成就霸業(yè),曹丕也有官職在身。曹植年紀尚小、又生性好靜不喜爭戰(zhàn),便與曹丕的甄妃朝夕相處,天長日久便有了情意。曹丕繼位后,封甄氏為妃,后受郭后挑撥慘死。甄氏死后,曹丕將甄氏留下的玉鏤金帶枕送給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便寫了《感甄賦》。幾年后,曹丕與甄氏所生之子曹睿繼位,是為魏明帝感覺《感甄賦》名字不妥,便改為《洛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