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秦穆公在位期間協(xié)助晉文公奪取王位,實現(xiàn)秦晉聯(lián)盟(“秦晉之好”典故的由來)。晉文公死后,秦穆公也想稱霸諸侯,于是秦晉聯(lián)盟瓦解,秦晉開始對抗!但是秦穆公崤之戰(zhàn)中敗于晉軍后,只能謀求向西發(fā)展,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以西的國家,獲得大片土地,因此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霸主的意思),秦國遂稱霸西戎。
秦國僻處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嬴姓部落,周初為附庸(大夫級別),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并承周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陜西鳳翔南)?;蛟S正因為地處偏僻,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時代,與其他強國相比,秦國顯得很不起眼,直到秦穆公時,其國勢才逐漸強大起來。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秦穆公在位期間,廣納賢士,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在他的感召下,號稱“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馬專家伯樂及九方皋紛紛投其門下。由于他在用人方面,始終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的相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寧可重用外來的客卿,也不愿意重用本國的貴族,因為外來客卿的權力不管多大,都只限于他一個人,不會像豪門大族那樣割據(jù)地盤,建立自己的勢力,威脅國君。史載他執(zhí)政期間,“益國十二,開地千里”,整個廣闊的西部地區(qū)為他所獨控。
秦穆公還是位治軍有方的人。秦人自古就有養(yǎng)馬的傳統(tǒng),可以說是個馬背上的民族,秦穆公當政后,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建立騎兵部隊并為每一位士兵配備一把匕首(這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制還要早得多),成語“短兵相接”亦因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