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我們地區(qū)政府的辦公大院。大院內(nèi)坐落著十多座三四層樓高的建筑。大院對外人來說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門口總有武警戰(zhàn)士在站崗放哨,無形中增加了他的威嚴。我所在的單位并不在機關大院里辦公。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有幸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提起那段短暫的大院生活,至今歷歷在目。機關大院里那種嚴謹細致、務實勤奮的工作氛圍,那種甘于清苦、不計名利的人生追求和那種團結(jié)和諧、與人友善的人際關系,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讓我難以釋懷,獲益終生。
那是1996年的春天,我剛到市直機關工作不久,領導讓我到市委政策研究室?guī)兔?,主要是學習機關工作業(yè)務,鍛煉文字寫作水平。這是我第一次和神秘的機關大院近距離接觸。至今還記得,那天春風拂面。沿著楊樹成蔭的大路一直向西,走進大院深處,在西面突起的高臺上一排排比較矮小的平房,由北向南整齊有序地排列著。每間房子都有一個小小的院落,院子周圍開滿了一些鮮花,院墻上被爬墻虎所覆蓋,油綠油綠的,不見墻皮??諝庵酗h散著花香和白楊樹特有的氣味,整個環(huán)境顯得恬靜、淡雅。政策研究室辦公室就在東面的兩三個院落。我所在的在城市經(jīng)濟科在最東頭,斜對面就是常委會議室。在我們的辦公室,經(jīng)??梢钥吹绞形?、市政府的一些領導從門前走過。那時,我們科只有兩三個人,大家都很自覺。每天都是忙忙火火的,按照分工,寫的寫,打印的打印,校對的校對,整個就是一條流水線,忙而不亂,井然有序。許多材料領導要的很急,但在這條流水線下,從來都沒有耽誤。劉主任是文革后山東大學第一批畢業(yè)生,他實踐經(jīng)驗豐富,又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加上他能吃苦,肯鉆研,所以許多建議性文章,都被納入了決策,很得領導好評。他那時已經(jīng)四十多歲,但很多時候,都是白天到縣市區(qū)調(diào)研,晚上加班加點寫材料,甚至通宵達旦。記得那時全市正著手建立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他就帶著有關同志到一些企業(yè)調(diào)研,和下崗職工、工廠負責人座談,回來后再討論、分析、研究,制定相關制度措施經(jīng)領導同意后印發(fā)。當時科里有許多的文章甚至在中央級的刊物和內(nèi)部參考發(fā)表。每當發(fā)表一篇文章,或者一些建議被領導采納,大家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什么辛苦、勞累、委屈、煩惱都拋到腦后了。我甚至忘掉了自己是一個幫忙者的身份,也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體驗人生追求的價值。一個多月的時間很短,只是生命中的曇花一現(xiàn),但我倍感充實愉快。我收獲到在社會上、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既鍛煉了寫作水平得,又提高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又收獲了深厚的友誼。記得分別時很有點依依不舍,好在當時離的很近,有時到大院辦事,也會到那里走一趟,像老朋友一樣敘敘舊、談談心,碰到一些困惑問題,我還經(jīng)常向劉主任等請教。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歲月如梭,轉(zhuǎn)眼近20年過去了。行政中心東遷之后,再很少有到老機關大院?,F(xiàn)在的大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已盡顯滄桑之感,那幾排小平房早已不復存在了吧。但有時從大院門口經(jīng)過,依然可以看見大院里那些高大的白楊樹仍在風中挺立,遮天蔽日。沉淀在記憶里的關于大院那段生活的片段,又會從腦海里浮現(xiàn)出來。
——作文培訓,閱讀寫作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鍵詞:經(jīng)典散文作文,經(jīng)典散文賞析,經(jīng)典散文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