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懷胎守護恩。二、臨產(chǎn)受苦恩。三、生子忘憂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濕恩。六、哺乳養(yǎng)育恩。七、洗滌不凈恩。八、遠(yuǎn)行憶念恩。九、深加體恤恩。十、究竟憐愍恩。
——-題記(引自《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
黃家湖就座落在我家屋后,我家屋后橫著靜靜的黃家湖。
高高的湖岸上,有我母親的墳塋。湖水日夜東流,流得星移斗轉(zhuǎn),流過春夏秋冬,如一首時光和歷史的歌,或波濤澎湃,或淺唱低吟,卻再也喚不醒我的母親。
我住城里時,母親住在鄉(xiāng)下;我尚活世上,母親卻已埋于地下;我在陽間做人時,母親已成陰間之鬼。母親的肉體即將消亡,而她的精神和教誨卻永存我心。今生今世,我與母親已永無再見的可能了,如果有,那只是在無數(shù)個我期待著的親近而遙遠(yuǎn),平實而虛幻,朦朧又清晰的夢里了??蓱z我的母親,我至親、至愛的母親,曾經(jīng)最愛我,最親我,最疼我的母親,我已只看見她瘦小的背景漸行漸遠(yuǎn),她正朝另一個方向走去,那是一條通往天國的路。我無法將她挽留,也拉不住她的手,但我卻永遠(yuǎn)無法將我的目光從她的背影移開,她也永遠(yuǎn)不會從我的視野里消失。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母親走于2012年9月6日,走得是那么安祥,那么不舍,我呼天搶地,方寸全無。母親走了,她棄下了她多少次十月懷胎,窮盡一生精力和心血哺育和培養(yǎng)的一群兒女,現(xiàn)在又帶著諸多遺憾和無盡的牽掛離我們而去,怎不令我們典型頓失,群龍無首。第二天,長期盤整低迷的的滬深兩市大盤如一聲驚雷,一根長陽拔地而起,在我的眼里,那是為我母親送行的禮炮。“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我不是仲尼,但母親卻是我的天。天塌了,仲尼也撐不起,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母親走的當(dāng)晚,我徹夜守靈,不曾,應(yīng)該是無法稍有合眼。元稹有詩云:“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那是他表達(dá)對亡妻的記念.而我的母親一生養(yǎng)育兒女恩澤齊天,相隨丈夫無怨無悔,那豈是幾句膚淺的詩文可以表述和回饋?很早的時候我就想好好地寫一篇關(guān)于母親的文章,但一直未能如愿,因為我特別害怕,我拙劣的文筆無以盡言母親的恩德,甚至?xí)袚p母親的高大形象,似有千言萬語,卻是無從下筆,但愿我今天拼就的這段文字,不會驚擾已長眠于地下的母親。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xùn),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回首一生往事,如煙若霧,似水流年,幻明幻滅。但母親的愛卻已浸入骨髓,根植心底。淚光中我吟誦著“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滄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詩句,感嘆人生世事無常,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總相伴。
我做為家中的幺兒,母親的滿崽,從小是在母親疼愛的包圍中和母親動人的故事里長大的。她講的故事既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而在自己的故事里,有很多是生活的艱辛和人世的酸楚。這并非母親故意夸大其詞,而確是她人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不是她有意訴苦,而是她對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和警示。
和舊社會的很多婦女一樣,我的母親也是一個童養(yǎng)媳。以她自己的話說,她是12歲就到肖家做細(xì)媳婦來了,十八歲才和我父親成為真正夫妻。在她做母親之前,因為沒有兒女的拖累,肖家人,尤其是父親對她還是比較呵護,我倒沒聽她說起多少辛酸往事,但自從我的大姐出生后,慢慢的生活的辛勞和經(jīng)濟的困窘就開始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母親。若將母親一生細(xì)細(xì)道來,艱難困苦的日子簡直罄竹難書,而其中艱苦,有很多都是我從母親講的故事里聽到的,只有大姐和大哥她們才是最具資格的親歷者。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三年困難時期,全國到處上演著餓死人的現(xiàn)象,我家當(dāng)然也是窮困潦倒,家徒四壁。那時,父親在農(nóng)閑時經(jīng)常背著木匠箱在外賺工分以養(yǎng)家糊口,生活倒還悠游,母親就常帶著只有七八歲的大姐和大哥到山上砍柴,打豬草,到田野里拾稻穗,到河邊割蒿子做粑粑,夜里劃著小漁船到黃家湖幾十里外的地方采紅菱,挖湖藕以補充糧食,待載著她們微薄的希望回家時,往往已是轉(zhuǎn)鐘一兩點,陪伴她們的只有無邊月色和一船星輝。拖兒帶女,成天勞作,可謂使母親吃盡了生活的苦頭.
母親共生了我們兄弟姐妹八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已是非常痛苦和傷身的了,幾十年連續(xù)不斷一個接一個的養(yǎng)育,那簡直是耗盡了母親畢生的心血和父親的錢物。“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父母的懷胎養(yǎng)育之恩簡直有生無以言報。75年我大哥參軍,長期駐扎在福建前線,為國戌邊,生死難仆。父親曾告訴我,母親因擔(dān)心和思念我大哥,夜夜淚濕枕頭,長年以往,淚水流進(jìn)耳孔,才導(dǎo)致兩耳失聰近四十年,直至她離開人世。83年我才華過人,血氣方剛的二哥因前途迷茫自殺身亡,父母痛不欲生。84年我聰明能干,里外一把手的大姐因丈夫長期重病,自己被家庭重負(fù)給活活累死,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我尚在壯年的父母由于長期的憂思和勞累過度,三天兩頭就病倒在床,一家大小的生活和讀書簡直陷入了無邊的困境中。至我上了高中,就開始常年的住校生活,只有寒暑假能陪上父母幾天,幫她們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和農(nóng)活。高中畢業(yè)后外出參軍,讀書,遠(yuǎn)至甘肅、東北、新疆等地,前后十二年,母親又開始了她漫漫的思兒路。待我轉(zhuǎn)業(yè)回鄉(xiāng)幾年后,三哥又犯事入獄,被重判七年,徹底斷絕了她們母子在有生之年重逢的機會。年邁的父母在三哥入獄后,她們的嘴里和心里無日不在為我三哥念叨和祈禱??鬃釉?:“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勺鰞号暮芏嗍菫榱俗陨淼那巴竞图彝バ腋?,常常遠(yuǎn)離父母,四海漂泊,而父母庇護和想念子女的安全感,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無常所威脅,子女離開父母懷抱的時刻,也會隨時來到,或長成離家,或意外死別,都不是依憑骨肉親情就能改變或挽回的。很多人都眷戀著世間的情愛,總以為擁有了就是永遠(yuǎn),豈不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一切人事的聚散離合都是自然的,無可抗拒的。但母親的心就像家門前的那棵香樟樹,風(fēng)吹不倒,雪壓不彎,日曬不枯,巍然屹立,日愈挺拔,迎接黎明,送走晚霞,日夜守盼著遠(yuǎn)方游子的歸來。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在最艱難甚至堪稱黑暗的日子里,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松過田間地頭的勞作和兒女們的成長。我們幾個小的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讀書識字,健康茁壯地成長,至各自成家立業(yè),稍有出息,這一切斷非僅憑個人努力,更非天賜,而是父母為兒女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恩德所至。而今父母卻老了,她們的身體日見衰老和羸弱,疾病也開始侵蝕她們原體健康的肌體。終其一生,父母所有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我們,我們的身體里流的全是父母的血液和精華。
母親一生勤儉樸素,持家有道,她對家庭經(jīng)濟雖無多大開源之能,但卻時時注重節(jié)流,她雖不能從外面掙多少錢回家,但她卻能對家里的每一分錢都合理開支,就是后來生活條件好了以后,母親也是堅決反對奢侈浪費的。兄弟姐妹都上學(xué)時,家里條件十分困難,那時我們的學(xué)費就是靠父親農(nóng)閑時到湖里抓王八,跑十里八鄉(xiāng)做木工,幾畝桔子樹每年也能出個幾百上千塊錢,如果再有不濟,就得賣倉里的稻谷。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父親在外勞作回到家,揭開鍋蓋準(zhǔn)備吃飯,可鍋是空的,一問母親,家中已是粒米無存,原來稻谷全都賣光了。還記得有一年過中秋節(jié),別人家有的吃上了月餅,有的在集市上買了豬肉回來,到了午飯時分,很多人家屋里飄出肉香味,令人口水直流,而我家卻只有一些大米飯和農(nóng)家小菜。我想不通就問母親,母親對我說:一個中秋節(jié)不吃肉,不吃月餅又不會掉你身上幾斤肉,待過年了我們殺了家里那頭豬吃吧?!按笕送逄?,小孩望過年”,我很無可奈何,但又滿懷希望地期待著。那時我雖不深諳世事,但我也知道,家里的錢都是被以我三哥為首的幾只書包背光了。俗話說,“下雨背稻草,越背越重”,多少年來我們因為讀書和生活背得家里經(jīng)常賣東賣西,越賣越窮,但誰讓我們沒錢都要讀書呢?雖然家中困頓至此,但母親從來都是樂觀的,雖然有時因為我們的懶惰或不爭氣等難免有幾句怨言,但從未放棄,她對我們讀書始終抱有很大期望。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母親一生沒有踏進(jìn)學(xué)堂門一步,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但卻是認(rèn)得出來。有一次我正做作業(yè),母親走近桌前,她說我寫的字寫得很正楷,很有力,但是太緊密了,如果再寫稀一點會更好認(rèn)些。我就趁機考考母親,寫了家里人幾個名字,母親一眼就認(rèn)出了她自己的,而她自己也為此感到很欣慰??晌疫@個做兒子的到底是該為她感到高興還是悲哀呢?生在舊社會的母親自然難有進(jìn)學(xué)堂門的資格,那只是富貴人家少爺和小姐的特權(quán),萬惡和貧窮的舊社會該扼殺了多少窮人孩子的上學(xué)夢想。
母親雖自稱是“睜眼瞎”,卻是聰明絕倫,為人處事頭腦清晰,滴水不漏。在我印象中,無論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還是家庭事務(wù),好像從來沒有什么能難住母親。我有個親戚曾對我說:你母親要是讀了書的話,在部隊至少能當(dāng)軍長。比方雖不怎么恰當(dāng),但卻能突顯母親的能干。她自己做事雖然雷厲風(fēng)行,從不猶猶豫豫,拖泥帶水,但她對我的評價卻說我還是部隊的“軍事化”,不知她到底是對我火爆脾氣的批評還是對我做事干凈利索的褒獎,或許都有吧。如果我的身上有哪些方面的品質(zhì)和性格值得別人稱道,那只是我遺傳了母親的優(yōu)秀基因和幾十年來被她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
從舊社會走過來的母親,歷盡了人生艱辛和世態(tài)炎涼,進(jìn)入新社會以后,母親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期,國家經(jīng)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我家也夾在歷史的大潮中步入了小康生活。母親常對我們說,人民政府真好,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不缺,比起跑日本鬼子和國民黨手里的舊社會,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雖是一個在新社會長大的人,但我對中國歷史還算比較了解,能聽到大字不識一個的母親說出這么有覺悟的話來,我不由對母親生出萬分的崇敬和欽佩。
母親一生沒干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只有操持家務(wù)和相夫教子的義務(wù)。母親的“兩房”(乳房和廚房),那是母親殫精竭力,鞠躬盡瘁的最好明證。做兒女的都可以想到,年輕時的母親,乳房是圓潤而飽滿的,是母親的奶水把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喂養(yǎng)大,回干就濕,咽苦吐甘,哺兒育女沒日沒夜直至終老,過早地使母親的乳房由圓潤而變得干癟,使母親的身體由豐滿而變得消瘦。而廚房則是母親一生為家,為丈夫和孩子操勞奉獻(xiàn)的最牢固的根據(jù)地。鄉(xiāng)村里柴禾多,家里有煤球但母親不太喜歡燒,她說柴禾做的飯菜好吃些。做飯時,母親就像大熱天出工一樣,喜歡戴一頂斗笠,她說揚塵灰太多,戴一頂斗笠干凈又省事。但廚房的煙囪狀況不太好,常常熏得母親眼睛都睜不開,還一身的黑煙,至母親晚年時,我十分擔(dān)心,生怕耳聾幾十年的母親又把雙眼熏壞了。不管世道如何艱難,不管生活如何困難,一日三餐的任務(wù)始終都是母親的,而母親也從未推卸過責(zé)任。在家里窮得連別人家的狗都不上門的日子里,在母親的廚房里,只要到了飯時節(jié),總能飄出一些飯菜雜糧的香味,盡管母親做的菜可能因為家里條件差而缺油少鹽,但我們總是吃得津津有味?!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我不知母親是如何做到的,難道她有變戲法?或是將她自己的那一份長期省了下來?我記得母親得過一種叫“旋暈癥”的病,這種病往往是在人極度疲勞或是長期生活清苦時出現(xiàn),母親得過幾次,往往是正在勞作時就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大概要十來分鐘才能醒過神來,據(jù)我的分析和判斷,這是由于嚴(yán)重的營養(yǎng)不良和極度疲勞造成的后果。
有母親的地方就會有奇跡,有母親的地方就會有愛和溫暖。母親的廚房熏黑了,母親的身子骨累垮了,但她溝壑縱橫的臉上,閃現(xiàn)的永遠(yuǎn)是刀刻一般的堅毅。我們在那樣艱難困苦的年代里一天天讀書長大,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得過胃病和營養(yǎng)不良癥,那是母親的奶水和粗茶淡飯養(yǎng)育了我們,那是母親親手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
母親雖未讀書識字,但她記性特好,我們家里人的的生日她沒有一個不記得。她總是提前叮囑我們過生日的那天一定要回家,她會給我們做點好吃的,萬一太忙了回不去,也要把兄弟姐妹叫到一起吃頓飯。在我心里,兒的生日,娘的難日,我從不給自己過生日,我對別人過生日尤其是年輕人過生日也是從心底里反感,生日那天我只會想著我的母親,如果我回家了,我絕不是為了蹭一頓好吃好喝,而僅是為了看望我的母親,同樣也為了讓母親看看我。平日里在外面即使受到多大的委屈,生活有多么不如意,只要和母親在一起,我的心里就會無比踏實。我不由想起清代詩人蔣士銓的一首念母詩: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很多次過生日,母親總是要煮好多土雞蛋,她平日里不舍得吃,一只一只積累下來,只是為了我們兒女,我以在外面吃得多為由,幾乎每次都拒絕吃,但她每次都要煮,為這事我向母親生過氣,發(fā)過火,目的是想她們二老多吃一些,不要老是記著我們。但母親就是母親,她決不會因此而忘了她心愛的兒子,母愛是無與倫比的,她會令世間所有的愛都相形見絀。
母親一生樸實,從不鋪張浪費,不搞排場,2008年我結(jié)婚,我與準(zhǔn)媳婦到鄉(xiāng)下接她來參加我們的婚禮,但她堅決不肯來,問她理由,她說她人老了,行動不方便,吃東西時又不衛(wèi)生,別人看著討嫌。可誰能嫌棄她呢?她可是當(dāng)天婚禮新郎倌的母親啊,母親不參加兒子的婚禮,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親戚朋友又會怎么看我?但母親終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脫了。我害怕母親孤獨,結(jié)婚第二天,我與新婚妻子匆匆趕回家,看望已不肯“出山”的母親。說到嫌棄,我不由問自己,我曾經(jīng)有嫌棄過母親嗎?不可避諱,是有的。十幾年前,我正上高中,有一次在省城工作的三哥接母親去玩,因為母親長年勞累,人顯得又黑又瘦又老,走在大街上,與輝煌亮麗的大都市形成巨大反差。我十分自覺地與母親保持著一段距離,生怕被人看見我有一個如此不體面的鄉(xiāng)下母親,任由三哥牽著她的手在車流和人群里穿梭?!皟翰幌幽赋?,狗不嫌家窮”,也已上到高中粗通文理的我,到底何德何能何由何理嫌棄自己的母親呢?想起往事,真令人痛心疾首,無地自容。
母親也怕孤獨,尤其是到了晚年更甚。這些年來,她的身體每況愈下,長期病痛纏身,難以過上幾天舒服開心的日子,尤其是前兩年買年貨回家時摔了一跤,造成母親腰椎骨骨折,簡直給了她以毀滅性的打擊。醫(yī)生說鑒于母親的年齡和身體情況,只能采取留家休養(yǎng)的保守治療的方式。而我們做子女的又沒一個真正留在身邊,只是兄弟姐妹輪流回家看望和照顧。如果有誰回家了她就會念叨,你過一周兩周又回來看看吧,帶上點什么藥啊,水果之類的。但過一兩周回來一次到底算什么呢?按人之常理,我們應(yīng)該天天有人陪伴在她們二老身邊,但她老人家對子女的要求就是如此之低。我知道,母親已有一種到了緊要關(guān)頭的感覺,當(dāng)然希望長年在外的游子有空就回來看看她啊。很多人背井離鄉(xiāng),甚至遠(yuǎn)漂海外,為了追求他們的夢想,追求事業(yè)有成,追求前途無量,總是想著等著自己有了錢以后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著買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來住,想著忙過了這一陣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會在原地等你的。也許,等你有一天人生輝煌時,父母卻已離你而去,空余“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悔恨。母親一生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這些都可被她像掠頭發(fā)一樣一一掠開,但她對兒女關(guān)愛之情,舔犢之情卻永遠(yuǎn)也掠不去。而她的兒女卻在她步入晚年時對她日漸淡漠,即使十天半月回來看她一次,好像也是出於一種義務(wù),一種責(zé)任,甚至只是為了不讓別人指責(zé)自己不孝,這種“責(zé)任”不只缺乏誠意,更嫌帶有私心。此時的母親,最應(yīng)該的是有個親生的能時刻陪伴左右,環(huán)繞膝前,以減緩她心理上的孤獨和身體上的痛苦,但我們卻始終沒有做到,實為我們做兒女的一大憾事。
母親病重期間,我強行將她接到城里兒女家,以便住院治療,但無濟于事,沉疴日深的母親被我兩次轉(zhuǎn)院,但卻終究挽回不了她走向另一個世界的命運。第二次轉(zhuǎn)院后,她已拒絕就醫(yī),拔針頭,摔瓶子,甚至罵我們不孝,沒良心,但我知道,腦子永遠(yuǎn)清醒的母親是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為給我節(jié)省醫(yī)藥費,才不得已作出了違心的舉動。無奈之下又應(yīng)母親要求,把她送回鄉(xiāng)下老家。半個月后她病情惡化,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也相繼來到她的床前,她躺在床上與她們談心嘮嗑,也說到了她自己的病情,她說人都是要死的,這么老了可以死了,死了可以減輕兒女們的負(fù)擔(dān)。大家聽了無不嘆息落淚。“螻蟻尚且貪生,豈有人不惜命”。我知道,母親是不想死的,只是她從不畏懼死而已。她曾經(jīng)對我妻子說,其實她不想死,如果身體允許,她還想再活幾年,她太舍不得這一大家人了。妻子這么一說,我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墒俏胰绾文芰糇∥业哪赣H呢?我有能力留住我的母親嗎?
母親要走的當(dāng)天,我照例回家看望她,但我并不知道事情的嚴(yán)重程度。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數(shù),一路上想起母親幾十年來含辛茹苦,養(yǎng)兒育女的點點滴滴,我不由悲從中來,淚眼朦朧,幾欲痛哭,我隱約感到,這是一個不好的兆頭,母子連心,我相信世間真有心靈感應(yīng)。果不其然,晚上母親就不行了。我突然想起一句挽名人的挽聯(lián):“一生不屈服,至死不糊涂”,如果今天用在我母親身上,也是何其恰當(dāng)。母親一生何曾向命運低下過她高貴的頭顱,在生活最艱難的年代,她也從未放棄她與命運抗?fàn)幍挠職夂托判?。母親走前半個小時,她還問我今天是初幾,以便清楚她自己是走在哪一天。然后看見了床上有一只蚊子,要我用扇子打掉,免得咬了別人。母親彌留之際,我只能緊握著母親的雙手,守候在她身邊,默默地讀著她那一臉的安祥與滄桑,生怕驚擾了她疲憊一生之后的睡夢。倒是大哥奔喪回家,一聲撕心裂肺的“媽媽”驚動了她,她已無力睜開她那雙無限留戀親情的雙眼,只是拼盡了全身心的力氣大聲地回應(yīng)了一句“哎...”,留下了她在人間的最后一聲絕響,從此永無氣息。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她是在等見到我大哥后,才最后“落氣”的。
可憐我的母親,我至親至愛,至尊至敬的母親,就這樣,她拋下了她全心愛著的一群兒女,拋下了她曾經(jīng)無限留戀和辛勤勞作的家,拋下了她的三尺灶臺,拋下了她的一籮針線,就這樣永遠(yuǎn)地走了。曾經(jīng)的那些流年里的傷痕,那些經(jīng)歷過的困苦,那些不堪回首的人和事,都不曾擊倒我的母親,但這次她卻是真的倒了,如一座我心中的大山。誰說幼年喪母才是人生之大悲哀,中年喪母又何嘗不是。我永遠(yuǎn)都不想失去我的母親,直至我生命的終點,只是我無力抗拒自然規(guī)律的輪回和天意宿命的安排。“生前如死后,失去即無時”,這是佛家對世間萬物的超然看法和觀點,我無法做到,也無需做到。我只認(rèn)為,我的肉體上的母親會從地下慢慢消亡,或零落成泥,或化為氣體和水分,一切遵從于宇宙的物質(zhì)和能量守恒定理,而我精神上的母親將會永存我心,甚至日愈清晰,教我悔過,催我自新,繼續(xù)給我生活的勇氣和動力。
黃家湖的岸如泰山般屹立,任由風(fēng)吹浪打,歲月消磨,黃家湖的水日夜東流,一如流年不復(fù)返。(湖南肖友權(quán))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guān)鍵詞:散文隨筆作文,散文隨筆賞析,散文隨筆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