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李說
一
這山多石,小者為卵,大者成山。其卵小可愛人,托在手心,日光照耀,乳白透亮,晶瑩如玉;大的仰面朝天,渾渾一座大山壓下來,令人發(fā)怵。心想此石若動了起來,我將會成為何物?是化石!是煤!還是石油。。。。。。。這山大的去了,從上往下,石紋爬得滿滿,縱縱橫橫,山頂上有樹,石面上就爬滿褐苔、雜草。見野藤在石縫中生出,漫爬了下來,遇到雜樹又鋪蓋上去,把一座大山掩去了多半。露著的山石,多在險處,有橫豎的石紋滿爬,也見黑色水跡斑斑。突的,一只山鷹飛出,嘎的一聲銳叫,在山頂懸崖上悠悠地盤旋。又有鷹兒躍出,空中便有了生機(jī),那險要之處卻是山鷹的安樂之地。那鷹兒叫著,空靜的山谷就蕩起了回聲,細(xì)細(xì)聽去,真似天籟之音,很遠(yuǎn),很遠(yuǎn),卻很清悅。人心靜了,神魂也飄逸了。
二
山中起了風(fēng),呼呼刺刺地響,天上的云卻不動。見枯葉由山林中飛出,飄飄搖搖地升到空中,慢慢地遠(yuǎn)去,它不再落葉歸根了么!仍有鳥兒在飛,象榴彈,瞬間閃入山林之中,在尋找著安寧。呼呼的山風(fēng)在嘯,象山澗的瀑布,呼咚咚的一陣,人的腳就變得很輕,就要被吹翻一般??萑~落了,山中多的是枝杈縱橫,枯草遍野,落葉厚厚的鋪了一層,滿山就留下枯黃的顏色。
三
山里落雨,細(xì)毛毛狀的,靜的能聽到雨兒落在葉面上的沙沙聲,樹下的蒿草濕潤潤的。有小鳥兒在林中閃動,能聽到吱吱地叫聲,卻怎也瞧不見鳥影。靜靜地待著,忽的有一團(tuán)葉兒在動,細(xì)瞧去,便看到一只土黃的山雀,一眨眼,那雀兒又串到別處,能聽到吱吱聲,再也看不到雀兒的影子。在這冷冷的山雨之中,雀兒會有自己溫暖的小窩嗎!它能耐得住這寒冬的到來嗎!
四
這里最好的時光,莫過于深秋。這山變得豐富多彩,起初是綠,是黃,接著便有了粉,有了紅。往后就成紫,成褐色,直到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全顯現(xiàn)時,那山就是一副畫,一副重彩,一副油畫,一副叫人眼球不夠用的,感嘆萬千,五彩斑瀾的畫卷。但這時間卻很短,僅僅幾天。有寒風(fēng)從四面吹來,整座山就要被枯黃的顏色復(fù)蓋了,風(fēng)來一次,枯色就厚重一回,綠的,黃的,紅的樹葉卷落樹下,幾乎一夜之間便是枯黃一片,枝柯滿山了。美到了極致就轉(zhuǎn)變?yōu)槌罅藛?!這時能看到的只是黑色的樹桿,白色的梢林。那黑色的是雜木,白色的是樺林,黑白反差的相襯,到是人想起日本畫師東山魁姨的“冬景”來,那種冬日里大山的感覺如夢如幻,蒼蒼莽莽,一帶枯色之中,一株枯樹在月光下泛起銀色的光束,寂靜的冬山便銀枝搖曳,似人如入雪的夢境之中。其實(shí)這冬天的山里,同樣有著色彩,有著生機(jī),有著美的景致,那更是一種沉靜的美,冷峻的美了。
五
冬天的山,那石頭就少了青缺了藍(lán),都泛起淡淡的土黃。樹是枯褐的,草是枯黃的,只有一叢叢的樺林在發(fā)著灰白,象蒙著一層薄紗似的。那山石很冰冷,有山水滲出,那兒就涌出了冰柱,一團(tuán)一團(tuán)的繡在石縫上,長長的冰柱就象溶洞中的石筍,有碗口粗的,也有筷子般細(xì)溜的,陽光下,它就發(fā)著水晶晶的光亮。朝陽坡看去,清清瘦瘦的山石上荒涼著枯褐的叢林;陰坡里,滿山斑斑駁駁的積雪。有烏鴉從雪林中飛起,嘎嘎地叫著,又落在陽坡的樹梢上,靜靜地曬起太陽。
六
山澗里有泉水在動,水色灰黑,水面寬闊處,就有著一層厚厚的冰,冰上繡滿花紋,冰下有水在流,氣泡兒就浮在水里游走,象一顆游動的卵石,走走停停,走著走著就不見了。那里有斗石突出水面,石邊的水永遠(yuǎn)是湍急的,冰無法封鎖住它,氣泡就又回到空氣里??諝獗臼菬o形物,可它到了水的世界,就有了動人的形態(tài),世間事物難道都是這樣么!
七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屋舍;屋里靜靜的,屋檐下的高臺上,五六只狗一溜兒地臥在那里曬太陽。有汽車從公路上駛過,那狗兒一動不動。烏鴉落在屋檐上高叫,狗就汪汪地叫了幾聲,又都懶懶地閉上眼睛。幾只土雞從屋后覓食回來,不停地在地上啄動,一只狗突的就串了過來,雞們大叫著四散飛起,狗卻立著,眼睛朝空中瞅,半山的薄霧中有只山鷹在那里悠悠地盤旋。
八
陽坡里,住著七八戶人家。房屋就順著山溪在蓋,有老人仍住在土屋里,屋后就堆滿著山柴,屋里黑灰陰暗,有燒柴的土炕還熱著,炕洞里正冒著縷縷的青煙,洞中的熱灰里埋著幾個土豆,老漢就坐在炕沿上慢慢地撕著土豆的皮。門外有響動,一只小狗打門檻上翻著進(jìn)來,老汗唾下一口土豆泥,那狗兒聞聞,就又跑著出去。那是老漢的兒子養(yǎng)的,還不到半歲。它又跑回主人的新房,這里闊大寬暢,有庭帶房,庭里沙發(fā)、電視、熱水器樣樣都有,房里有床有桌窗明幾凈。兒子開的農(nóng)家樂,媳婦便是主婦,有游人來了,要吃要喝,媳婦忙前忙后,兒子就倒茶端上山核桃,讓游人吃遍山野味,玩的盡興,這才付錢,一家人就有了生活來源。小狗兒總愛圍著游人撒嬌,討吃討喝,老狗就常常臥在屋檐下曬太陽,冷不零丁地叫上幾聲,媳婦怕它嚇著客人,便攆它去了屋后。屋后養(yǎng)著土雞,是從山外的鎮(zhèn)里買來的,圈養(yǎng)著賣給游客。屋前有水池,水是山泉,養(yǎng)著紅鱒,有錢人就常常點(diǎn)著鱒魚要吃,而且一魚兩吃,肉要生吃,湯要熱喝。來人吃的高興,兒子媳婦滿心歡喜,客人去了,媳婦便坐在屋里算帳。老狗又叫了,能聽見汽車的轟轟聲,又有游人到了,兒子笑著往外走,小狗又跟著搖起了尾巴。
九
山頂上有云,象手撕的棉絮,薄薄的浮在藍(lán)天上,看著不動,一會兒便消失的無影了。有風(fēng)在動,樹梢兒便左右地亂晃。天空碧藍(lán)碧藍(lán)的,陽光就特別的耀眼。又有一絲兒云氣浮現(xiàn),慢慢,慢慢地越來越多,云氣繡成了一團(tuán),乳白的象牛奶,越來越厚重。風(fēng)依舊在叫,那云卻不動,只是又在變薄,又成了絲絮,末了就消失的無蹤無影了。這云的感覺真好。它什么時侯來!什么時侯去!什么時候變幻成風(fēng)雨,什么時侯又艷陽高照!誰又能告訴我呢。
十
山里有樹,一棵接著一棵,樹身粗的抱不住,樹桿便高聳入云了,連成一片,便成了原始森林。沒有陽光能照進(jìn)來,樹身上就爬滿了綠苔,厚厚的就象草坪,時見一棵橛草冒著出來,綠油油的肥厚,看著它那可愛的樣子,想到寄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樹倒了,就留下一人多高的樹身,又有新芽長出,長成了大樹,這樹就變的奇形怪狀,有的樹身裂了大口,又生出根來,樹就變成三腳鼎立,壯大的根部,能讓人鉆來竄去,有的就在倒伏的樹身上生根纏饒長著上去,叫人看不清那里是樹那里是根了。樹太高了,根系就發(fā)達(dá),滿地都是手腕粗的樹根,相互纏繞著,象滿地爬著的綠蛇,身子在地上,頭卻鉆進(jìn)了地里,人的腳都不敢往下踩。有一面平湖出現(xiàn),空中就有一個湖樣的天,陽光照了下來,那湖就綠的發(fā)藍(lán),平靜的象一面鏡子,能照見樹身上的綠苔。這便是森林的眼睛,它時時仰望著天空,觀日月星辰,看樹木生長,一座森林的歷史就全讓它給記錄了。
十一
山中的路,總是彎彎曲曲的,順著山溪在扭,水在嘩嘩地響,路卻靜靜地躺著,有霧彌漫著過來,林子就看不清楚。草葉上掛滿了露珠,小路上就全浮著綠蔭蔭的青苔,腳踩上去,便有水的印跡。人不敢挪動,腳底正打滑,。有陽光從葉隙間透了下來,路上的青苔就花花斑斑的鮮綠,這陽光是青苔的上帝,盡管一天里就那么暫短的個把小時,它卻如沐春風(fēng),吸了足夠的能量,綠茵茵的極顯精神。路進(jìn)到溪水里,水中就必然有著穩(wěn)定的溪石,石上布滿了苔鮮,苔是黃綠的,象水一樣光滑。水中有魚,魚是透明的,象大頭針一樣長短,卻不停地在吃那石邊上的黃苔。有光影晃動,即刻就不見了魚。水流的急湍湍,水底的細(xì)沙在做著旋渦運(yùn)動,那魚卻似乎不受水流的影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且是走著直線。想到人在水里,能有這么自由嗎!往這一點(diǎn)上來說,人不如魚??扇藚s是魚變的,盡管這個觀點(diǎn)眾說不一,但生命起源于海洋,卻是一個共識的真理,那么人類源于海洋也不會有大的出入,不然人怎么就愛吃鹽,也能下水游泳,還喜歡吃魚呢!世間萬物,是一個大的體系,在這個系統(tǒng)中,萬物之間有著說不清的緣分,總是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誰也代替不了誰,誰也離不了誰,就象這眼前的山水草木,人石霧魚,哪一樣滅絕了,都會給世界帶來災(zāi)難的。
十二
深秋,這林子就顯出一片紅色,是橘紅的那種,很亮,很鮮艷。正好,它就在上山的公路邊,引來了一群人的眼睛,車都停了,人都跑下車來,被這眼前的紅森林所吸引。有人走進(jìn)林間的小路,路邊就是一條溪水,聽不見水流聲,卻見到滿溪的石頭,大大小小流成一道河樣,真是靜水深流。林子里,蒙著一種紅霧,往上看就亮的耀眼,樹皮都染紅了,卻是褐紅,滿裹著帶裂紋的松皮,地上有綠的草,黃的葉,也有枯干的樹枝,到是那些紅葉落的到處都是,幾乎要將綠草覆蓋了。檢起紅葉,卻是一根根針狀的樣子,象松更象杉。夏天里,它應(yīng)該是綠的,和其它樹色一樣,誰也沒有注意這道森林的風(fēng)景,只有入秋了,這森林就變幻了模樣,用紅色來招引游人,把形象都留在了相機(jī)里,回家在電腦上展示,好一個紅松林的美景。突然發(fā)現(xiàn),在一枝樹桿的半空中,掛著一個木制的鳥窩,那是護(hù)林人的愛心,看來這林子早就有人關(guān)注它了,但愿這片松林能在人類的關(guān)照下,年年都能呈現(xiàn)出美景來。
十三
翻過大山的最高處,便從黃河水系進(jìn)入長江水系了。那山就少了嚴(yán)峻,多了慢坡,樹也就矮小,荊草遍地。雖說有急彎在石峽里繞,繞完了,就又是慢坡,看著兩面有山,卻沒有巉巖的怪石,變的很秀,很柔和。剛從北坡里上來,人凍的發(fā)抖,看著山頂?shù)奶?,空氣卻不暖和。而下到南坡,風(fēng)竟是暖暖的,象春天的感覺,只是樹木已經(jīng)五顏六色,有枯葉掛在枝稍上,眼看就入冬了。一條鎮(zhèn)街在半山里,街面寬闊,路是斜斜地下去有兩里,兩邊全是店鋪,餐館多,山貨就更多,全在店外支了攤子,放著滿滿的山貨,有山核桃、松籽、木耳、花菇,也有熏豆腐干、白豆腐,到是處處都掛滿了臘肉,黑紅油亮,象在往下滴油,都是當(dāng)?shù)氐耐廉a(chǎn),就有一種熏香的味道。人走到這里,就想花錢,就想買這種自然的、生態(tài)的東西,賣主是摸住了來人的心里,不停地在介紹天然產(chǎn)品對人如何的好,價錢比城里的便宜,沒有人能經(jīng)得住這種蠱惑,成包成袋的往車上裝。
去了一家面館,要了一份扯面,面光滑筋道,菜有豆牙、青菜、豆干,是調(diào)出當(dāng)?shù)厝说目谖?,吃著蠻香。與店主閑聊:面館開了七八年了,越來越不行,只能保住本錢。問到過去,店主就興奮,說那陣子吃我這面還得站隊(duì),沒半個小時,你吃不上。很奇怪,就問原因。是東西兩邊都有了高速公路,去漢中、安康都不經(jīng)過這里了,自然就少了車,少了人。又問起過去,店主就滔滔不絕,那時這鎮(zhèn)上吃飯的、住店的、買山貨的人滿成患,就連鎮(zhèn)上的干部都忙活的不得了,逢到高峰,得組織人力疏導(dǎo)車輛,安排吃住,紅火的很,一年掙五六十萬都是常事,現(xiàn)在不行了,掙個兩三萬都很費(fèi)勁。又說:政府提出搞旅游,可解決不了眼下的事,我得撐撐再看??粗曛魍?shí)誠,便問街上那家的山貨好。店主笑了,說:都一樣,多半是從西安拉來的散貨,回來一包裝,又賣給你們西安人。哪有真貨!都有,我給你教個識別的辦法,保你不上當(dāng)。按照店主的提示,果真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真貨比擺在攤上的要貴。貴也得買,畢竟是山里的真東西呀!
這便是陜南的一個重鎮(zhèn),叫它廣貨街,顧名思義有廣集貨源、貿(mào)易豐盛的意思。的確,這里自古就是關(guān)中通往陜南一條要道上的貿(mào)易重鎮(zhèn),只所以是重鎮(zhèn),是因?yàn)橛辛饲貛X,有著當(dāng)時人們翻越不了的大山,而今社會發(fā)展到一條兩條三條的高速穿越秦嶺的時代,這重鎮(zhèn)就不在重了,它應(yīng)該休閑起來,輕松起來,還原到自然中去。真有了田園風(fēng)光,才是人們最向往的地方。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guān)鍵詞:經(jīng)典散文作文,經(jīng)典散文賞析,經(jīng)典散文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