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jīng)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管仲的著作,收入《國語·齊語》和《漢書·藝文志》?!豆茏印饭?4卷,85篇,今存76篇,內(nèi)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jīng)濟和農(nóng)業(yè)等方面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jīng)濟文作,對生產(chǎn)、分配、交易、消費、等均有論述,是研究我國先秦農(nóng)業(yè)和經(jīng)濟的珍貴資料。
鮑叔牙潁上人(晉張?zhí)幎取读凶印ちγ纷?:“管仲、鮑叔牙并潁上人”),生卒年月無考,是春秋初期齊國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為相國,以知人著稱。青年時與管仲是同鄉(xiāng)好友,深知管仲的為人和才能,始終以禮相待,成為莫逆之交。后因齊國內(nèi)亂,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奔莒,管仲隨公子糾奔魯。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nèi)援回國,被立為齊君(即齊桓公),擬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從大局出發(fā),卻而不受,并力勸桓公釋管仲之囚,任管仲為相,自己甘居其下。管仲很尊重鮑叔牙,他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甘茂:戰(zhàn)國時期下蔡(今潁上甘羅鄉(xiāng))人,生卒年月無考,曾從史舉先生學百家之術(shù)。后經(jīng)張儀,樗里疾引見被秦惠王重用為將,助魏章平定了漢中。秦武王時,被派討平秦公子蜀侯輝叛亂后,封為左丞相。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為使武王能看看周室的夙愿,甘茂自愿約魏攻打韓國。他幾經(jīng)周折,終于攻下了韓國的宜陽,打通了三川,使武王到達了成周。
呂蒙(178-220年,一說為180-220年,另有180—221年的說法):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字子明,漢末三國吳國名將。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quán)統(tǒng)事后,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須數(shù)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在軍旅之時,在孫權(quán)的勸說下發(fā)憤讀書,深為孫權(quán)、魯肅所依賴。后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于合淝戰(zhàn)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又后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guān)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然而“蒙疾發(fā)”《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后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fā)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于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zhàn)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呂蒙名言:“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劉福通(1320~1365):潁州(今安徽界首)人,元末紅巾軍首領(lǐng)。與韓山童等長期利用白蓮教在民間進行活動。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乘元廷徵民夫修黃河之機聚眾起事,攻占州。因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隨后,攻占河南許多州縣。十五年,立韓林兒(韓山童之子)為帝,稱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為都,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他歷任平章、丞相等職,掌握大宋的軍政大權(quán)。元廷派兵鎮(zhèn)壓,亳州失陷,遷都安豐(今安徽壽縣)。后分兵三路攻略陜西、山東、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兵鋒曾達大都附近的柳林(今北京通縣南)。十八年,他統(tǒng)兵攻占汴梁(今河南開封),作為都城。次年,汴梁被元軍攻破,退守安豐。二十三年,張士誠軍圍攻安豐,他與韓林兒往滁州(今安徽滁縣)依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命部將沉于江中溺死(一說在安豐陣亡)。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倪嗣沖(1868—1924):倪嗣沖,原名毓桂,字丹忱。安徽省阜陽縣倪新寨三塔村(今屬阜南縣三塔集)人。1868年2月6日(清同治七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個官宦之家,其曾祖父會曾、祖父杰之皆系清朝官吏,其父倪淑是清末舉人,曾受聘于袁世凱作家庭教師,后曾任四川縣令和知府,官及四品,晚年為袁世凱的親信幕僚;倪嗣沖三輩以上皆贈光祿大夫,曾祖母、祖母、母親俱封一品夫人,倪嗣沖兄弟三人,他為其仲。
康橋
原名徐志友,朗誦家,資深節(jié)目主持人,中國網(wǎng)絡文學朗誦的奠基人之一
呂尚(姜太公)
姜子牙(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呂尚就是姜子牙,東海海濱人。他的祖先曾經(jīng)輔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呂,所以以呂為氏,而他的姓則是姜。中國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產(chǎn)物,所以“姓”即“女生”,后來在一個姓中又以男性為主有了氏,到春秋戰(zhàn)國以后,氏越來越多,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姓氏。呂尚因為在周初做過太師,尊稱“師尚父”,因而得名“呂尚”。因為《封神演義》的影響,我們還是喜歡稱他為姜子牙。渭水垂釣、文王訪賢呂尚曾經(jīng)非常窮困,年紀很大了,還常到渭水之濱垂釣。一天。文王將出外狩獵,占卜得到:“捕獲......管仲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前645)春秋初齊國政治家。又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穎上(今屬安徽)人。齊桓公即位后,任用為卿,以主持政務,尊稱“仲父”。他整頓齊國內(nèi)政,力行改革,將國都分為十五士鄉(xiāng)、六工商鄉(xiāng),分野為五屬,設置各級官吏。并按士鄉(xiāng)之鄉(xiāng)里組織為軍事編制,訓練士卒。建立選拔人材的制度。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征稅。發(fā)展鹽鐵業(yè),鑄造貨幣,調(diào)劑物價,使齊國富強。助桓公以“尊王攘夷”號召諸侯,成為五霸之首。公元前645春秋初期齊國主政之卿,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又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潁上(潁水之濱)。青年時曾經(jīng)商、從軍,又三次為小官,均被辭。齊襄公時,......
高翰府
高翰府(1898——1979),名玉堂,城關(guān)鎮(zhèn)人,安徽第三師范學校畢業(yè)。他自幼酷愛學習,尤喜中醫(yī)藥學,25歲起即懸壺行醫(yī)??箲?zhàn)期間,在城內(nèi)開設“翰府藥廬”,每給病人治病,多數(shù)只收成本,對少數(shù)家貧者免費給藥治療。1940年冬,他首倡成立潁上國醫(yī)研究社,任常務干事,兼中醫(yī)診所副所長。1948年秋,任潁上縣文獻委員會編纂主任,編修《潁上縣志》。新中國成立初期,他被選為縣各界人民代表、軍屬代表。1955年,到省中醫(yī)進修學校任教,后晉升為省中醫(yī)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起,連續(xù)18年被選為合肥市人大代表。1979年病故。他的醫(yī)學著作有《簡明溫病學》、《傷寒論直解》......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
劉福通
劉福通(1321-1365年),潁州(今界首市)人,元末紅巾軍領(lǐng)袖。劉福通出生于今界首市境劉肖鎮(zhèn)的一個巨富之家。劉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聰明過人,素懷大志。青年時任朱皋鎮(zhèn)巡檢,正直仗義,進值元末殘暴統(tǒng)治,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聲載道,-空前尖銳。在此社會背景下,元王朝欽差賈魯以修河為名,假公濟私(因0劉家珍獸白鹿未逞),改河道,毀劉宅。劉福通于國仇家恨,遂決心造反滅元。劉福通與韓山童為起義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組織上建立白蓮教,在輿論上把斗爭矛頭集中對準異族統(tǒng)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韓山童、劉福通等在河北永年縣聚會。殺白馬黑牛,誓......孫超群
孫超群(1906—1967),阜南縣白果鄉(xiāng)人,參加過紅軍長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孫超群出身貧農(nóng)家庭,幼時讀過3年私塾,迫于家窮,不得不輟學務農(nóng)。民國15年(1926)冬,孫超群因不能如數(shù)交租,遭地主毒打,離家出走從軍,編入粵系軍閥部隊當兵。民國18年(1929)9月,在福建上杭參加了紅軍,在紅四軍三縱隊七支隊十九大隊當戰(zhàn)士。民國19年(1930),孫超群調(diào)任紅二十六軍軍部通訊排長,童年加入中國0。翌年,任紅軍獨立第二師十四團政委兼任0永豐縣委-。民國21年,調(diào)任紅軍獨立第四師師長,同年10月又調(diào)任紅二十二軍六十四師師長,不久入瑞金中央軍事整治學校學習。......張炳恒
張炳恒(1925--1980)安徽省阜南縣方集鎮(zhèn)王莊人,抗美援朝志愿軍特等功臣。1951年參加革命,志愿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第二營機炮連班長。在上甘嶺戰(zhàn)役的第二天,他為了壓制敵坦克對前沿陣地的威脅,用自己肩膀代替炮架,施行近距離射擊,連續(xù)擊毀敵坦克3輛,有力地配合步兵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在這次戰(zhàn)役中,他這門炮共殲敵105名,毀敵火力點31個,擊毀敵輕重機槍38挺、高射機槍12挺、戰(zhàn)防炮1門、無后座力炮5門,毀傷敵坦克7輛(毀4輛),擊毀彈藥庫1座。立特等功。張炳恒1953年回國,1960年入信陽步兵學校深造,同年12月畢業(yè)。1980年5月12日,.....
呂醒寰
呂醒寰(1896-1960年),字大鋒,阜陽縣(今阜南縣趙集區(qū)呂小圩子)人。民國8年(1919年)于燕京大學畢業(yè),考入美國來西干大學教育系,于1923年畢業(yè),獲碩士學位?;貒?,他歷任阜陽縣立中學校長、東北交通大學教授兼教務長,沈陽東北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教授兼總務長,省立第二中學校長,省立第三中學校長,省立第六中學校長,省立第五女中校長,省立第三臨時中學校長,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學校長,省立立煌特級師范學校校長,省立阜陽農(nóng)職校長,省教育廳主任秘書,國民0教育部戰(zhàn)教委員,皖北抗日人民自衛(wèi)軍第三總隊第一支隊支隊長,抗日人民自衛(wèi)軍縱隊政訓處主任等職,解放后,曾任浙......
倪嗣沖
倪嗣沖(1864~1924),原名倪毓桂,號丹忱,生于阜陽城西南三塔村(今阜南縣三塔集)。倪嗣沖曾中過秀才,后屢試不第,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投奔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被袁保薦為恩縣縣令,并連捐帶保知州。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即保升倪為知府,后又將倪轉(zhuǎn)薦于新任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徐保舉倪為過班道員、東三省民政司長。民國2年(1913年)7月,革命黨人發(fā)起“二次革命”,柏文蔚在安徽組織討袁軍。袁世凱令倪嗣沖率部抄襲柏文蔚討袁軍后路,倪嗣沖占領(lǐng)了安慶、蕪湖等地。8月,袁世凱任命倪嗣沖為安徽都督兼民政長,倪從此掌握了安徽的軍政大權(quán)。倪嗣沖掌握安徽軍政大權(quán)后殘酷......
劉體仁
劉體仁(1624-1684),字公勇,號蒲庵.潁州薛集劉寨(今阜南縣城關(guān)鎮(zhèn))人,清代詩人。劉體仁少時聰穎,“就傅經(jīng)史,一覽成誦”。他11歲時,其父劉廷傳在穎州抵抗李自成農(nóng)民義軍,城破被俘,為義軍所殺。劉體仁效父忠明,青年時曾“往來兵間,為諸大帥策畫”,抗清保明.但他雖有效父之心,卻無回天之力,明王朝終于被清王朝滅而代之,劉體仁為此痛心不已。清順治十二年(1655),劉體仁考中進土,授刑部主事,違心地做了清朝的官。上任伊始,他不顧同事反對,毅然平反冤案,開釋蒙冤者,出乎意料地官升刑部員外郎。不久,碰上豫省一樁冤案,劉體仁拒絕撫軍賄賂,仗俠執(zhí)義,使冤者得免于......[
焦千之
焦干之,生卒年不詳;字伯強,汝陰椒陂(今皂南縣焦陂鎮(zhèn))人,北宋-。焦千之自幼勤奮好學,為人厚道,樂于助貧。年輕時成為地方上博學多才、品德高尚的知名人物。宋仁宗元年(1049),歐陽修知穎州,焦千之投其門下,受到歐陽修賞識。呂公著為潁州通判,聘焦千之為家庭塾師,教其諸子。焦千之“為人嚴教方正”,呂諸子長進很快,后呂公著進京任御史中丞,盛情邀焦千之隨之同往。歐陽修寫《送焦千之秀才》一詩相贈,詩云:“焦生獨立士,勢利不可恐。誰言一身窮,自待九鼎重。有能揭之行,可謂仁者勇。呂侯相家子,德義勝華寵。”焦千之雖德才兼?zhèn)?,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黑暗卻使他屢試不第。直到英......[詳細]
——作文培訓,閱讀寫作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guān)鍵詞:經(jīng)典散文作文,經(jīng)典散文賞析,經(jīng)典散文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