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了,上樓了,不燒柴了,不挑水了,不養(yǎng)雞了,不喂豬了,廁所在屋里,拉屎沒有狗在旁邊等著了。真是方便極了,舒服極了,幸福極了。
可是和住平房比,又好像缺點什么,沒有了鄰居之間的往來,也缺少了工作以外的溝通,除了工作,人們都生活在沒有來往,沒有交流,死氣沉沉的籠子里。不如動物園中的猴子,倒像籠中的老虎。
住了十幾年,辨不清是不是一個樓的,不知道是哪個門的,就連對門也不知姓啥叫啥,流動性大的,甚至沒見過。即或是比較熟悉的,也只是稱為幾單元幾樓哪門,而不是張家李家。
住在樓里,誰家有了好事,不能和大家分享,有了難事,不能和鄰居商量。誰家有什么事,鄰居也不知道。我家樓上的對門,原在一個單位工作,不但認識,而且和他們一家都很熟悉,去年春天,他愛人做手術(shù)時去世了,是一個簡單的子宮肌瘤切除手術(shù),卻因事故失去了生命,才四十六、七歲,這事傳的滿城風(fēng)雨,成了全城人們議論的話題,我們卻渾然不知,事情過去半個多月,才從別人的聊天中得知。這期間我們還遇見過,打過招呼,卻沒說起過這事,他肯定認為這么大的事我能知道,我卻連一句問候安慰的話都沒說過,確實叫我很尷尬。真是樓里人情薄如紙。
樓里的鄰居電視之聲、麻將之聲、吵架之聲、甚至腳步之聲相聞,成年累月不相往來。偶爾來往一次,不過是停電了,停水了,問問你家停沒停。我卻有過兩次另樣的交往。
前些年,外孫女學(xué)二胡,每天早晨6:30起來練習(xí)半個小時,有一天,來一個電話,說拉二胡的聲音太大了,影響休息。我不知是誰打來的,但肯定是同單元的鄰居打來的,我覺得很對不起,但不知向誰道歉。我們趕緊設(shè)法采取消音辦法,弄到最小的聲音。
還有一次,小外孫不到一歲,剛學(xué)走路,給他買個學(xué)步車,怕影響樓下鄰居休息,只在白天和晚上8點以前使用,不幾天,樓下鄰居來敲門,問,什么聲音那么大,影響休息,我說是小孩的學(xué)步車,大家休息時不讓他用。樓下的說,他家老人心臟不好,受不了這聲音。后來就再也沒用。
我也遭遇過樓上噪音的侵擾,使人心煩意亂,住樓人大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有的甚至為此爭執(zhí)吵鬧,大打出手。所以住在樓里就要時時小心,處處謹慎,以免影響鄰里關(guān)系。如果你是一個熱心人,做了好吃的,給鄰居送一碗,人家可能要考慮是什么意思。有了什么好事,也想讓鄰居分享,人家可能要懷疑你的目的和企圖,甚至是不是欺騙。
前幾年,我從崗位上退下來,賦閑在家,無事可做,看到樓道里塵土、紙屑、煙頭、雜物遍地,從上到下打掃一次,以后每隔一段時間掃一次,基本是在大家都上班后。
有一次我因事早掃了一會兒,正掃時下來兩個女孩子,好像是樓上的房客,她倆捂著鼻子,邊走邊小聲說,怎么這時候掃樓道。我心里想,有人掃就不錯了,時間還不對了?但細一想,打掃是為了干凈,可正在人們上班時掃,給別人帶來不便,難免叫人不滿。
還有一次,我正在打掃,一個穿戴整齊,身材標致的年輕人看見了,說,光掃不行,還要用拖布拖一拖。我苦笑一下,沒說什么,道理是不錯的,我并沒有實行之。后來才知道年輕人是新搬來的房戶,他以為我是樓里的清潔工。
我曾想跟樓道里的住戶說,我們每家一周打掃一次樓道,這樣大家就能減少亂吐、亂扔、亂放雜物和垃圾,后來一想,算了吧,別因此產(chǎn)生矛盾,安定團結(jié)穩(wěn)定才是大局。不要多事,也不要找事。
住在樓里就應(yīng)該,躲在小樓成一統(tǒng),沒有交流和溝通。當然,這樣說也不對,現(xiàn)代人交流方式變了,見面只是打個招呼,煲起電話粥來要用一兩個小時。需要什么服務(wù)看看樓道里的小廣告,打個電話就有人來解決,不用鄰居幫忙。只是苦煞了圈(juan)在樓里的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的人。
住樓不好嗎?住樓當然好,不然干一年,不吃不喝、不穿不花、有病不治,不撫養(yǎng)老人,不生育后代,在大城市也買不來開發(fā)商的一平方的面積呢。這當然是另外的話題。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guān)鍵詞:經(jīng)典散文作文,經(jīng)典散文賞析,經(jīng)典散文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