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陽湖與贛東北山地之間,綿延起伏的低矮群山環(huán)抱著一塊約一平方公里的小平原,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新義咀上操家。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這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個正廳,四個正縣,若干正科。一個小山村出了這么多大官,常為人們津津樂道,引以為豪。雖然他們和我同宗同族,但印象模糊。倒有一個小小村官扎根在腦海,這人便是操桂森。
我怕操桂森,我恨他,他用胡子茬扎我,嗓門又大,說話挺嚇人的。這是我咿呀學語時對這位村官的印象。七十年代基層不叫村委會,叫生產大隊,老一是大隊支部書記,下設大隊長,副大隊長,團支部書記,民兵營長,會計。接下來是各個生產隊長。操桂森大概是副大隊長,從七十年代干到九十年代初,后來改叫村主任。算是一生為鄉(xiāng)親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父親當時任生產隊長,后任團支部書記,民兵營長等職。因為工作關系,他有時來我家。他住在鄰村,那時候的村官是真正的只顧工作不顧家的。我父親也經常不在家,我生病了,更多的時候是好心人幫忙送去看病,其中就有操香水,操進官等。我也是后來聽母親說的。當時他們都是高中剛畢業(yè)的學生,在生產隊任職。后來一路升遷,分別官至正廳和正縣。
操桂森臉型稍長,黝黑透紅,一臉絡腮胡,頭發(fā)有點凌亂。我周歲時,就會喊叔叔阿姨伯伯舅舅,說些簡單的詞匯。那時的記憶也很難搜索出來,但有個大胡子伯伯總愛扎我,還是有點印象的。我總是拼命躲開,用手推開他的臉,甚至揮舞著手打著。可他越喜歡扎,直到我大哭了??蓱z他一顆仁慈愛幼的心,歪歪地把“恨”種植在我小小的心里。使得我一見到他就哭?,F在回想起也會有淚的,是那種甜甜的幸福的淚。
小學時,常常見到操桂森吆三喝四的,那是正直無私的聲音。村官威望是很高的,我們都很敬重。有一次放學回家,路上看見一群人,不知圍觀著什么。我們也好奇,進去一看,是個醉漢,好像是摔傷,或者是被人打傷,躺著路上,臉上血跡斑斑。像是死人模樣。人們只是圍觀,都很害怕。不知什么時候,操桂森來了,“黑臉包公”一看,就大喊一聲:“看什么,散開,還不趕快救人?!苯猩蠋讉€人,把傷者抬往大隊,并打發(fā)人去叫醫(yī)生。當時,我們就覺得干部的形象多么高大,雷厲風行,心地善良。
因常年上學,并在外參加工作,很少回家。最后一次接觸操桂森是在上師范期間,因需要村委會的證明,找到操桂森,(那時已改為村委會了,他應該是老主任了。)老主任的容顏依然停留在七十年代,在我印象中一直沒變,不過嗓門很和藹,態(tài)度更親切。拿著筆跡厚重的證明,我心里多了一份敬佩,老主任在基層就任幾十年,憑的是一腔熱血,一心為民。焦裕祿,孔繁森畢竟離我們遙遠,其實在我們鄉(xiāng)村就有真正的焦裕祿孔繁森。
老主任一生不為名不為利,子女都是自立自強。老主任的子女中有我熟知的長女,也是我的表嬸,對我也是疼愛有加。小兒子月平和我小學同學,不知近況。欣聞小女兒已成就事業(yè),并已繼承老主任風范,樂善好施,關愛幫助操姓有困者。
老主任仙逝竟絲毫不知,真是人生無常。文字中直呼其名也許失敬,但我并無此意。可嘆人間少了一位可敬的老人,忠厚的長者。天上卻多了一顆保佑我們的星星。
——作文培訓,閱讀寫作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鍵詞:散文隨筆作文,散文隨筆作文模板,散文隨筆閱讀,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