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以來,一直為穿鞋的事兒煩惱著。不是無鞋可穿,而是不知道穿什么鞋子。皮鞋吧,因自己不喜歡湊場合,且感覺有點板,自己的腳也受不了半點的委屈;旅游鞋吧,雖然休閑運動不失是最佳選擇,但天氣已逐漸炎熱起來,穿上一天就單單那股味道也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還是穿雙布鞋吧。正當我為此糾結的時候,妻子隨意的一句話,倒真是一下子點醒了我。
于是乎,我拉上妻子來到附近的“老北京布鞋”專賣店,看是否有自己相中的鞋子。專賣店的裝潢不錯,店里面陳列的鞋子也是琳瑯滿目。有布面膠底的,樣式素雅;有半皮半布的,可以和皮鞋相媲美;還有的在鞋面上掐絲繡上花的,很適合潮流一族的穿著。不知是自己過于挑剔了,還是自己眼光落伍了,若大的店面里我逡巡了半天,竟沒有搜尋到一款自己心儀的鞋子。最終不得不空手回來,弄得妻子滿肚子怨氣不說,也白白浪費了服務員的殷殷熱情了。
到底需要一雙什么鞋呢,也許只有自己最清楚不過了吧。
記得小時候,我們鄉(xiāng)下孩子大部分人都是穿著一種俗稱“千層底”的老布鞋。這種鞋子的材料都是自己準備,像納鞋用的繩子是自己紡的,鞋底是用零碎布料一層層粘起來的,倒是鞋面的布料得花費些銀兩的。做成的鞋子外觀上雖然不像“老北京”布鞋那樣美觀,但穿著舒服且花錢少,是很受鄉(xiāng)下人喜歡的。
鄉(xiāng)下人沒有多少閑暇時間。即使不收不種的冬天,父母還得為孩子們得吃穿而忙碌不停。就做鞋子一件事兒,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孩子就添了不少亂。看著搖紡線車有意思,就纏磨著母親搖幾下,借此放下枯燥的書本玩耍一會兒;這邊母親剛剛放下納了半截的鞋底,我們便又依葫蘆畫瓢一樣比劃幾下,不是弄折了鋼針兒,就是扎破了手指,時不時惹得母親心疼且不滿的訓斥。哪怕是母親納好的一些鞋底,但凡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繩結,心便癢癢的,總免不了在手上、臉上摩梭一番兒,恨不能明天就穿上新布鞋一樣。而母親也總是為討孩子一個歡心,不知疲倦地趕制著手里永遠放不下的針線活兒。
好奇與天真的本性,決定著孩子是不會輕易滿足的。這里老大的新布鞋剛剛完成,老二老三又哭著鬧著也要新鞋穿;這里的新布鞋沒穿上幾天,那里又看到伙伴兒當中有穿綠球鞋的,眼里雖是充滿羨慕,但知道父母無力滿足自己要求,只好央著人家脫下來讓自己試上一會兒。曾經少不更事,全然理解不了當時生活的艱辛,以及母親一針一線來之的不易。心里竟暗自幻想,以后自己也要買上一雙醒目的綠球鞋,讓別人也羨慕一回。
事實上,直到我去外地求學時,才脫掉穿了十幾年的老布鞋,第一次穿上嶄新的運動鞋,著實讓自己的虛榮心徹底釋放了一把。誰料知,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穿過母親給我做得“千層底”老布鞋了。
甚至于,自己生活在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城市里已經若干年,穿著的旅游鞋、皮鞋比從前的老布鞋或是綠球鞋不知要氣派多少倍,可偏偏又感覺不如曾經的老布鞋穿得舒服起來。
期間,我曾幾次回老家探望年邁的母親,曾經說起過母親給我們做老布鞋的情景,母親也是感慨不已。而我親眼目睹著的,即使現在的農村,也早已沒有那種所謂的“千層底”老布鞋了,有的也不過是像“老北京布鞋”專賣店里類似的樣式,感受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不是我無緣無故添新愁呢。
而這無緣無故的所謂新愁,只不過是當自己曾經小小的幻想或是愿望真地實現的時候,是否又是另一部分幻想或是愿望慢慢滅失的時候呢。反過頭來也就不難理解:為購得一雙品牌皮鞋一擲千金而無所顧惜,感覺遠沒有一雙老布鞋穿著舒服;購得高檔旅游鞋若干,卻贏不來子哪怕一絲的心滿意足。
作者:趙自鵬郵箱:zbzzpeng502@sina.cn
——作文培訓,閱讀寫作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