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當濃抹總相宜”,所以現(xiàn)在說的西湖也稱為西子湖。傳說中西湖是由玉皇山和鳳凰山這兩座山而來,她們分布在西湖的東南隅,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里找到了一顆明珠,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將來搶明珠,明珠卻掉到了地上,化成了西湖,而玉龍金鳳也就跟著下凡化成了玉皇山和鳳凰山。
一、早在隋朝隋文帝楊堅時期,將錢唐郡治改為杭州州治,鳳凰山是州治所在地,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因王錢謬在這里建了王宮,“靖康之難”以后,南宋皇帝宋高宗倉皇逃至此,見鳳凰山古木參天,鴉鳴聒噪,便想在此建皇城,初建時,這里的殿閣并不多,皇宮內(nèi)只有四五個大殿,道路廊廡也沒有鋪設(shè),等局勢相對穩(wěn)定后,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拔地而起,極其奢華、魏娥壯麗、光彩奪目。在馬可波羅的游記里,嘆這座城為“天城”,到了元代,1287年,南宋皇城因民間失火,而被延及,焚燒殆盡,鳳凰山確實是個好地方,有詩為證:“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山明水秀無人會,五百年間出帝王”,在山頂上,一面可以見錢塘江上帆影點點,一面可望西湖的波光山影,杭州的風(fēng)光可盡收眼底。
二、西湖之美,除了波光瀲滟、青黛含翠,更有著英雄的靈魂,如棲霞嶺下的岳飛廟、南屏山腳的章太炎、張蒼水、秋瑾……柔美的西湖輕輕撫慰這些英雄們的靈魂,英雄的靈魂亦為柔美的西湖增添了幾分陽剛之美。
岳飛,1103年出生于河南湯陽縣岳家莊一個農(nóng)民家庭里,從小體格強健,喜讀史書,練習(xí)武藝,19歲時,其因母姚氏在岳飛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于是,岳飛開始了他保家衛(wèi)國、戎馬生涯的一生。1130年,岳飛率領(lǐng)軍隊收復(fù)建康(今南京),金軍被迫北撤;1133年,岳飛大敗金兵于廬州,金兵被迫北還;1136年,岳飛再次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1137年,岳飛提出恢復(fù)中原的計劃,遭到宋高宗的拒絕;1140年,岳飛率領(lǐng)岳家軍挺進中原,在郾城頓昌大敗金兵,金兵發(fā)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正當岳飛收復(fù)中原的戰(zhàn)爭進行得如火如荼,要與部下“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時,卻收到宋高宗“班師回朝”金牌,岳飛上書,力陳已見,可過慣奢侈茍且偷安生活的宋高宗根本聽不進去,接連發(fā)出12道金牌,催岳飛速歸,岳飛回到杭州后,被免去兵權(quán),1141年,被投入大理獄;1142年1月27日,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于杭州大理獄風(fēng)波亭,時年39歲,21年后,宋孝宗下旨為岳飛昭雪平反,被追為鄂王,建岳王廟,800多年以來,杭州人民一直懷念頌揚這位民族英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幅楹聯(lián),便是這段歷史留下最公正的注釋。
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這是林升的一首政治諷刺詩,西湖是由重重疊疊的青山擁抱起來,一座座亭榭樓閣雕梁畫棟,湖上輕歌曼舞,日夜不歇,此時的南宋朝廷并沒有接受北宋亡國后的教訓(xùn)如何憤發(fā)圖強,反而對外屈膝投降議和,正如魯迅所抨擊的那樣“西湖的風(fēng)景雖然宜人,有吃的地方,有玩的地方,如果流連忘返,湖光山色,也會消磨人的志氣的。”
與之相對應(yīng)的,有這樣一位詩人,晚年在西湖邊生活了二十多年,面對西湖美景,卻沒有一句詩詞留下,“過眼西湖無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她就是李清照,現(xiàn)在的“清照亭”榜文是書法家米芾字,亭柱上楹聯(lián)為“清高才女,流離詞客;照灼文壇,點染湖風(fēng)”,米芾是李清照喜歡的一位書法家,為了收藏米芾墨跡,倆次走訪米芾之子米友仁,求其作跋,時年她已69歲。
四、在西湖的南面有一座塔叫“雷鋒塔”,塔建于975年,因法海將白蛇娘娘,鎮(zhèn)在塔下的傳說而揚名,400多年間,一直歪歪斜斜地立在湖光山色中,真是一種殘缺而又凄涼的美。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雷鋒塔終于不堪重負,訇然倒下,雖然只是一個傳說,智者如魯迅,對雷鋒塔的倒塌一論二論,為白蛇娘娘終于獲得自由而拍手稱快,倒的不只是一座塔,而是一種被世人所贊頌所傳揚的精神。
西湖就像一位美麗的少女,你說她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她笑而不掬,你說她是禍國殃民的“妲己”她也不動聲色,但她更像一位慈愛的母親,她含淚收容,那歷朝歷代以來無數(shù)的屈辱和謀殺。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