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
不知如何喜歡,所以喜歡。
當你知道如何喜歡并以最佳喜歡的方式與途徑去取得這種喜歡的回贈時,你的喜歡就會背離你的初心。
自然界的很多邏輯,不必證實,因為自有人在證明。
屋頂上的雨彈著琴,水泥地上的雨開著小花。樹上的葉子綠得有些發(fā)白。我時常這樣拈一只白色起花邊的瓷盤放在窗臺,一支粗實的毛筆就著一小瓶炭墨,在麥稈做的紙上,慢慢地點,慢慢地畫,越清越淡越好。
不知為什么要這樣,總也繪不出一幅完整的畫面。只是一些點狀的墨跡而已。
或許是因為他的名字叫墨,別人都這樣叫,而我只是聽別人這么在叫,所以也就認同了他是墨,真的就是。
沒有真正喜歡的原因,似乎也沒有什么深不可測的道理值得說明。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什么假設什么解釋,預備性的強詞都不堪一擊。
我是怕了“無風一身浪”的人。怕了只有斷層沒有邊緣意識的人。在他們的心目中,男女之間就該沒有純粹的友情,同性之間有了男女之間的癡戀就是洪水猛獸。
所以我是不會去接觸那些以為對他好一點就會附著他的人,更不愿去交往那些對她親密一點就把你看成林黛玉敏感體質的人。
自然的東西都是最簡單最樸素的,光華在質地,不用修飾。
有人能對你親,自然就好。我巴不得人人跟我很親近,人人都把我當成自家人,可是沒有這個可能。
我知道我是有缺陷的,而且還是比較有深度的那種。我喜歡親近但懼怕粘連。生性孤獨,大多時候還是想試圖擺脫。
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愿意靠近。而達到美好,需要經(jīng)歷黑暗,跨越磨難,消磨痛楚。把人世種種必經(jīng)或附加的災難化成身邊的繁花與力量,你自然美好。
?。ǘ┪淖殖鲂?,無關風月
文字是一個人最接近屬性的出行??催^墨不少的文字,淡淡的,如幽蘭散發(fā)的芳香愈遠益清,如靜水流深的清泉沁人心脾。
他仿佛不是在用筆用眼描述生活,而是用一顆敏銳的靈魂在與自然暢飲、當我讀這些文字的時候,便覺得我是在與自然交談交心,而它本身有很多很多的話要傾訴。
他關注每一種細微生物的美,并精確掌握美的本相。用孤獨的手指構造美的藍圖繼而打破撤離,然后再沖破現(xiàn)實的羈絆,以驚天的深沉與細致的力量去喚醒它們。
范式和技法于他是無用的累贅,這種文字所獲的震懾力所依憑的是毫無虛偽的真實與絕對自由的想像。借助想像關照現(xiàn)實的疼痛,把無以名狀難以啟齒的纖纖思緒以最真實的態(tài)度與面相裸露而本真呈現(xiàn)在你面前,而你絲毫感覺不到這種悲天憫人的傷痛感把你擊垮,相反從這種愛恨分明的感覺體驗中汲取到溫暖的滋養(yǎng),思想為之得以凈化。
(三)一半疏離,一半親昵
對于美好的人與物,我們總想要去接近去采摘,這本身是一種潛意識的毀損。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諸多時候不用太過緊密,恬淡為宜。
一半疏離,一半親昵,便是十分的親近。
窗外,雨還在打著點,向天空訴說著它的故事。風輕輕從指尖滑過,翻動往事的扉頁,里面其實什么也沒有。
他,在千里之外。你閑坐無事,旋開一段音樂,劃撥琴弦。他走進屋來,明亮的笑容,透著陽光的味道,跟你打招呼,然后靜靜坐在你對面,聽你手指間流淌的音樂。此時音樂便是一種擺渡,把陌生渡至熟識的對岸。之后,他從容平靜離開,你沒有送他,看他消失在煙雨松林。
喜歡這種淡淡的交流方式,拙樸。如同喜歡一塵不染的孤獨。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ㄋ模┬拇娓哌h,保存美好
許多的美好如不及時珍視與保留,就會隨時,水過無痕。
我有必要站在一位攝影師的高度,記錄瞬間,保存美好。攝下隨時而過的人,物,文字,還有微妙交織的情愫。這些都是時光的印記與微小感動。
我不會打擾去驚動,更不必探索揭秘,離開或是抵達讓它自在真實地開花結果。
存在的形式是隱喻還是直呈都不重要,它自有始末,自有安排,自有天地。
懷著對存在的信任與敬畏,與自己友好相處,進而與世間萬物共處,直到相融。
風雨同坐,松竹執(zhí)杯,梅雪宴心。
無論你在哪里,我,總在這里。
2013年9月5日
——作文培訓,閱讀寫作培訓,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關鍵詞:散文隨筆,散文隨筆作文,散文隨筆作文素材,散文隨筆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