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買了三株鳳梨,紅的,黃的,紫色的,一開始它們長的特別精神,后來就慢慢衰落了,最出其不意的是,花盆里不知道什么時候抽出了藤蔓,一叢像野葡萄藤一樣的草,在不經(jīng)意間,蓬蓬勃勃的,漸漸蔓延成一片綠色的瀑布,枯寂的電視柜上變得生機盎然起來了。
我贊美這上帝的禮物,欣賞這姿態(tài)委婉的草,不因為花的凋零而感傷,在失去的過程中總是有所得。也許養(yǎng)不好一棵花,但也可能不用操心,就收獲一片綠色的草。能在生活中找到美,找到奇跡,找到生命的饋贈,感恩,祝福,知足,少欲,這就是無所圖而活在當下的狀態(tài)。
人總是要區(qū)分,這是花呀,那是草呀,然后把不合心意的野草拔去,把自己的期待放在花上面。我們的教育有時候也是拔草的行為,把肆意蔓延的野草非要整治成符合審美的花朵,表面上看起來是為這個好,為那個好,實際上也可能是削足適履的傷害,也可能是不尊重生命的本然狀態(tài)。難道草跟花不是同樣的有價值嗎?如果非要區(qū)分,那就意味著辨別高下,就意味著人為劃界,可能會厚此薄彼,歧視排斥,至于生活中那些打著愛的幌子而傷害的事件太多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別人養(yǎng)花我養(yǎng)草,有情處處有美景。我喜歡一株沒有名字的野草,也喜歡各種花兒,只要是生命,一棵草,一朵花里都有無限的生機,無限的美,都是大自然神性的顯現(xiàn),都能帶給人喜悅和感動。至于好與壞,花與草,都是人們自以為是的想法,生命其實是沒有尊卑貴賤的,全然的尊重和欣賞,才是神圣的啟示,靈魂的覺醒;才是悲憫情懷,大愛無疆。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云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一派野趣,自在天然,這樣閑適自得的詩意生活,有幾個人能真正體會得到呢。心靈沒有束縛,生命自在天然,閑云野鶴,行云流水,誰說不是一種自由、一種美呢。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