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島
長壽島位于漢江襄陽段,南距古隆中近6公里。南岸是襄城區(qū)臥龍鎮(zhèn),北岸是樊城區(qū)牛首鎮(zhèn)。整個島呈“紡錘”形,“紡錘”的上尖起于臥龍鎮(zhèn)白馬村(因白馬洞而得名),下尖收于臥龍鎮(zhèn)袁巷村。島的南邊一條蜿蜒的漢水小河貼身流淌,北邊是漢江干流。南北寬約3公里,東西長7—8公里,面積達14平方公里。上面住著牛首鎮(zhèn)新中村9個組,臥龍鎮(zhèn)黃河村的三組,人口在2400人左右,島上100歲以上老人3位,80歲以上老人有近百人。
聽老人們口口相傳,長壽島的形成是這樣的,清朝初年,一艘滿載煉金石的大船從上游駛往漢口,途經(jīng)白馬洞處沉沒。滿載煉金石的大船被“鉚”在江中,在水的作用下,船的下游便逐漸淤積成沙洲,洲上長滿各種植物,經(jīng)年的洪水淤泥,使沙洲不斷“長大”、“長高”,形成島。在肥沃的淤泥上種莊稼,收獲是喜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島上種莊稼、定居的人逐漸增多了。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長壽島名稱史上有馬家洲、中洲、新中等。它在解放前可是個險惡之地,一是常有惡狼、野豬出沒,二是土匪、惡人襲擊,三是在丹江水庫未修之前,每逢夏秋季節(jié),漢江漲洪水,人畜隨時有被沖走溺亡的可能,莊稼絕收。慶幸的是,島上有一塊60畝左右的高地叫薛家?guī)X子,1935年,漢江發(fā)大洪水,此地不曾被淹。每每漢江漲洪水,人們就轉(zhuǎn)移到這救命的臺地上。
長壽島四周環(huán)水,水質(zhì)為國家優(yōu)質(zhì)二類標(biāo)準(zhǔn)。土地為肥沃的沙壤地。農(nóng)地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被劃成大“井田”,路旁栽有小葉柳、大葉柳、楊樹、杉樹等。農(nóng)地種的均為旱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蕎麥、蠶豆、豌豆、山藥、土豆和各類瓜果。農(nóng)房掩映在濃密的翠綠中。農(nóng)戶的宅基地都大,大的有7—8畝,小的也有2畝左右。房前屋后種楊樹、柳樹、榆樹、楝樹、槐樹、各種果樹及竹子。家家都有菜園子,不施化肥,不打農(nóng)藥,有吃的,有賣的。雞鴨信步在綠傘下,牛羊啃食在水邊綠毯上,漁船蕩漾在綠水上,成群的旱鳥、水鳥時兒起飛,時兒翩落,尤其是白蒼鷺跟在牛羊后,及時撲食驚飛的蟲子,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哎呀呀!好一幅田園圖畫,好一個世外桃源。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長壽島上的人們淳樸、善良、勤勞、勇敢。記得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我上高中時,往返縱穿此島兩年多。有一次從牛首往南過渡,渡船壞在江中,待修好到島上天已全黑了,我家在島的上游,濱江而居,兩地相距25公里,在那連自行車都是奢侈品的年代,徒步跋涉是不變的交通方式。我自己給自己定目標(biāo),堅持走到漢江老岸上,再上303省道就不怕了。但事與愿違,越走天越黑,農(nóng)戶越來越稀少了,沒有了路人,加之路邊十幾米高濃密的芭茅,風(fēng)一吹,唦…唦亂響,路上還不時躥出野雞、野兔、野貓,讓我頭皮越來越緊,心越來越糾。好不容易見到一戶人家,我硬著頭皮敲門,好心的李明和熱情地讓我在他家留宿一夜,晚飯還特意打了幾個雞蛋款待我。次日,我千恩萬謝的告辭了。還有一次,我從家里背30多斤重的米去牛首上學(xué),為了抄近路,我沿漢江南岸下行(山路),然后上島往下游渡口方向走。在島中間,我又累又渴,坐在一西瓜地旁樹蔭下歇息。瓜農(nóng)看我是個學(xué)生,就招呼我到瓜棚坐,在攀談中,我知道他姓林,43歲,林大叔毫不吝嗇地切了一個大西瓜給我解渴,我說我沒錢給他,他說:“哪個要你錢啥,是獎你的,能到襄陽縣一中讀書的,都是好樣的,一個鄉(xiāng)也沒有幾個考去的,你呀,好好讀,將來會像我這西瓜秧一樣,能結(jié)出又大又甜的西瓜”。我倆都笑了,笑得那么輕松,那么開心。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這些年來,長壽島上的人們那種勤勞善良,熱情友好,直率大方的性格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美好而綿長。
2011年驚悉,長壽島獲批國家級濕地保護公園。我憧憬,長壽島通過保護性開發(fā),永續(xù)利用,它一定會更美麗,更璀璨奪目。
——作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培訓(xùn),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