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作文素材——人生故事
那一年,我自助旅行的腳步踏進了京都清水寺,拾級而上,對于放眼所見的古意盎然、恢宏格局,實在嘆為觀止。我像一個用功的學生,沿途做著筆記。
“這是日本建筑中罕見的手筆,139根巨大的圓柱,就這樣從錦云溪上空延伸出去,成為一個懸空的大舞臺,由里至外,不用一顆釘子……”
咦?完全不用一顆釘子?
一長串流暢悅耳的英文,吸引我回過頭去,敘說者是一名穿黑亮皮衣、披棕色圍巾的老先生,從呢質(zhì)圓帽下露出的發(fā)絲,瑩白如銀,流露出學者風范。傍在他身旁的,顯然是他的夫人。
我對于那學識淵博的老先生、相貌娟雅的老太太充滿了好奇。不由自主地跟隨在后。
“我們姓坂口,他在歐洲當了幾十年外交官,退休幾年了,京都是他長大的故鄉(xiāng),”老太太突然無預警地回頭,用帶著明顯英倫口音的英語,笑盈盈地對我說,“相隔半世紀,沒想到舊地重游,他都還記得?!?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我一路偷聽,原本就覺得冒昧,結結巴巴地說:“老先生的解說很……生動,像在讀很棒的歷史小說……”
坂口先生興致很高,語音鏗鏘不停地說著一些我生平第一次聽說的典故。
他的妻子卻悄悄地告訴我:“他的老年癡呆癥愈來愈嚴重了,已經(jīng)經(jīng)常記不得事情。今天難得讓他掀出這么多記憶,實在非常難得。”她淡淡地看了我一眼,“我想,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出游了。”
我始料未及,非常訝異。
我們出寺,下山,路過音羽瀑布。在林陰坂道比較寬大的部分,出現(xiàn)了幾個蓋在崖邊的亭子,亭里鋪著舒適的蒲團。坂口太太熱情地邀我一起進餐,介紹說吃的是當?shù)刈钣刑厣摹垢?。
我們面前,分別擺了三個茶褐色的陶碗,碗中的湯澄澈至極,碗底墊著一塊厚墩墩的昆布,昆布正中央,是一塊白得無瑕無垢的嫩豆腐。居然會有“簡單”到這種地步的料理。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我試著喝了一口湯,果然如我所料,像開水一樣,一點兒味道都沒有。
“豆腐不是這樣的,豆腐不是這樣的,”坂口先生安靜地盯著碗里的豆腐看了半天,忽然很洪亮地喊了起來。
“是的,豆腐都是這樣的,”坂口太太也不慌,不疾不徐地說著,把他推開的湯碗,又溫柔地端回他面前。
“不一樣的,你看,豆腐那樣大,連昆布都遮住了,”坂口先生仍舊喊著。
“真的,是差不多的,”坂口太太還在努力勸撫,店鋪老板在隔著約莫3公尺寬山路的那頭廚房里聽到了,不待吩咐,十分迅速地主動換來新的一碗豆腐。
“是我們疏忽了,真是對不起啊。”
我繼續(xù)吃我的豆腐,參我的豆腐禪。
沒想到老先生的“警報”又響了,“不是這個醬油,太甜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這一次,坂口太太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起身跟鄰座兩位很斯文的女生淺淺鞠躬。“是這個醬油,不會錯的,隔太久啦,你有一點點糊涂了。”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方才那位胖胖的,圍著藏青色圍裙的店老板,居然又“噔噔噔”地跑步過來:“這一帶有好幾家店,上坡的那個鋪子,醬油沒這么甜,我去換一些來?!?
“對”的醬油上了桌,還不到兩分鐘,這一次,坂口先生喊的是:“怎么用這個碗?我和你用的是碧綠色的碗,上面有細細白色的花,不是這個,不是這個……”
附近幾個亭子中的客人都被驚動了,紛紛探出頭來張望,坂口太太輕移步伐,走到亭口彎腰,輕聲道歉。
我用日文輕輕地告訴鄰座的女士們:“老先生的腦子不靈了,醫(yī)師不給出門,這可能是最后一次旅行了?!?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那幾位其實沒有生氣或不耐的客人們,聽我如此一說,顯得十分動容。
這時,又氣喘吁吁奔跑過來的,換成那個胖老板的女兒。她咧著嘴,爽朗地笑著說:“是有這樣的碗,前幾個月才整批換新的。我家的鋪子用了幾十年,難得老先生還記得。”
說著,工工整整地放了一對綠里挑白的湯碗,碗底墊著昆布,上面端坐著飄溢出蓮花香氣的水豆腐。
好大一場工程,總算塵埃落定。陪的人,看的人,跑來跑去的人,都如釋重負,舒出一口大氣。
但,事情還沒有完。
“不是這個位置……那一次,亭子旁邊有棵好粗好粗的松樹,松樹底下有一個形狀像河童的大巖塊……”
這一次,老先生沒有扯開喉嚨大叫,但喑啞的嗓音絮絮叨叨,卻有另一種沉重的失落。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這一次,周遭的客人們,仿佛都聽到了。
四五個人一起從亭子的窗欞中伸頭出去眺望,四處尋找,一個看起來是高中女生的小姐先發(fā)現(xiàn)了:“是不是那一棵?好大的松樹,樹底下真的有一塊巖石?!?
“咦?但沒有亭子呀,”另一個漂亮女生這樣問。
“本來是有的,幾年前換了位置,”店家小姐還沒走,在一旁解釋著。
“我們現(xiàn)在搬過去,不就有了?”
大家被我一句話提醒,面面相覷了半秒鐘,居然同一時間站立起來,搬矮幾的,搬蒲團的,搬餐具的……一起移動。
不到5分鐘,在十幾公尺外的那個頭禿肚凸,長得像河童的山巖旁邊,準備好了一個再舒適不過的座位。
坂口夫婦,讓我們攙扶著過去就座。
始終雍容的坂口夫人,這時也微微哽咽,附在我耳旁,用英文說了一句:“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我雙手連搖,卻見她環(huán)拜一周,跟還佇立一旁的客人們,都無言地道了謝。
接下來,回到亭子里的我們,沒有人繼續(xù)動筷子。大家不約而同地,都靜謐但專注地看著那對樹下的,一路扶持的戀人。
或許,大家也都像我一般,在剎那間明白:那樣淡如透明的一碗水豆腐,之所以能夠走過歲月,記憶恒久,其實是“幸?!钡淖涛栋?。
——作文培訓、作文輔導,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