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楚莊王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洫深,蓄積多也。”寧國②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 選自《呂氏春秋》)
【注釋】:①陳:國名。 ②寧國:楚國大臣。
2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楚莊王欲伐陳 ▲ ②民怨上矣 ▲
23.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原文:城郭高,溝洫深,蓄積多也。
譯文: ▲
24.對楚莊王伐陳這件事,使者和寧國的意見為什么會截然相反?(2分)
答: ▲
參考答案:
22.(2分)①伐:攻打,進攻。 ②上:國君,君主。
23.(2分)譯文:城墻很高,護城河很深,積蓄的糧食財物很多
24.(2分)二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寧國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見截然相反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