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法郎獎金
劉志俠
每年進入十月,隨著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fā),法國出版界便熱鬧非凡,人人翹首以待,等候各種各樣土產(chǎn)文學獎宣布。
文學獎花樣百出,名稱動聽,其實很多評獎機構簡陋得很,連辦公的地方都沒有,評判要在咖啡館或餐廳開會,就地宣布,看似浪漫,實有苦衷。獎金最低的是最著名的龔古爾獎,50法郎,不夠十塊美金。
這個獎有93年歷史了,和諾貝爾獎不相上下,早期獎金不低,只是瑞典人精于投資,把錢買了物業(yè)股票,法國人則不善理財,拿了鈔票不放,光是1962年舊法郎換新法郎,一下子就跌去一百倍,此消彼長,到了現(xiàn)在,拿到兩個龔古爾獎獎金還不夠買一本獲得龔古爾獎的小說。
獎金雖少,卻是作家最渴望贏得的榮譽。首先,這個獎被公認為法國最好的文學獎,歷史悠久,口碑載道。雖然不是每部都是傳世之作,但有不少成為經(jīng)典;新發(fā)掘出來的作者,有些后來成為大作家,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國人熟悉的馬爾羅(1901—1976)是其中一位,他以《人類的境況》在1933年奪魁,戴高樂將軍任內(nèi),他官至文化部長。
還有杜拉斯,1984年70歲時以《情人》獲桂冠。中國人對她不會陌生,這本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的越南為背景,男主角是一個中國華僑闊少,邂逅了一個法國少女,萍水相逢,經(jīng)歷了一場暴風雨式的瘋狂愛情。《情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拍成電影,上映時轟動一時。其次作品一旦獲獎,立即“紅腰帶”加身,出版商在書本上加一條紅紙,上書“龔古爾獎”,家家書店都把它陳列在最顯眼的位置,好像體育冠軍站在領獎臺,好不威風。讀者蜂擁而至,銷路猛升,連續(xù)幾個月占據(jù)暢銷書榜首。普通小說如果能夠賣過一萬冊,可算暢銷,其他文學獎作品,銷量在3萬左右徘徊,惟獨龔古爾獎小說一枝獨秀,多數(shù)超過20萬冊,還不算外國翻譯本。這個數(shù)字帶給作者數(shù)百萬法郎稿費,名副其實的名利雙收。
至于那張50法郎獎金的支票,或者鑲在相框里,掛到墻上;或者鎖在箱底,作為永遠的紀念。相信沒有作家會拿去銀行兌現(xiàn)。
21.文章第一段與龔古爾獎有何關系?(3分)
22.在第二段中找出表現(xiàn)龔古爾獎的特點詞句。(3分)
23.龔古爾獎和諾貝爾獎不相上下,為什么獎金卻這么少?(4分)
24.為什么說“龔古爾獎是作家最渴望獲得的榮譽”?(3分)
25.“拿到兩個龔古爾獎獎金還不夠買一本獲得龔古爾獎的小說?!睂@句話你怎么理解?(4分)
26.馬爾羅和杜拉斯的事例有何特點?作者寫這兩個事例有何作用?(4分)
27.文章最后一段說“至于那張50法郎獎金的支票,或者鑲在相框里,掛在墻上;或者鎖在箱底,作為永遠的紀念。相信沒有作家會拿去銀行兌現(xiàn)。”這段話有何作用?(4分)
參考答案:
21.由諾貝爾獎引出法國各種土產(chǎn)文學獎。
22.獎金最低、最著名。
23.法國人不善理財,拿了鈔票不放;而瑞典人精于投資,把錢買了物業(yè)股票,此消彼長,龔古爾獎的獎金就越來越少了。
24.獲該獎的小說銷路好,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獲獎者實際上是名利雙收的。
25.說明龔古爾獎的獎金低。
26、這兩位作家都是中國讀者熟悉的作家。作者寫這兩個事例是為了具體說明獲龔古爾獎的,“雖然不是每部都是傳世之作,但有不少成為經(jīng)典;新發(fā)掘出來的作者,有些后來成為大作家,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7.再次說明 該獎的獎金低而地位高。因為作家獲得襲古爾獎已經(jīng)名利雙收了,而50法郎的支票實在是一個小數(shù)目,保留這張支票倒是保留了獲得該獎的一個憑證。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