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六國論》節(jié)選文字,完成小題(12分)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B.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C.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
D.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可謂智力孤危B.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D.暴霜露,斬荊棘
3.下列對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采用舉例論證的手法,圍繞著不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進(jìn)行論述,說明“不賂秦”的滅亡也是“賂”的結(jié)果。
B.第二段用比喻論證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寫了假如六國能并力抗秦的結(jié)果,總結(jié)了歷史教訓(xùn),為后文評論現(xiàn)實做了鋪墊。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C.第三段點明題旨,將六國的形勢和北宋的形勢做比較,借古諷今,提醒北宋王朝統(tǒng)治者切勿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D.文中“嗚呼”“悲夫”等感情強(qiáng)烈的嗟嘆詞的運(yùn)用,讓文章在具有雄辯力量的同時也富有充沛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對北宋王朝的深深憂慮。
4.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答案:
1.D
2.D
3.B
4.(1)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賂秦的手段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2)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所脅迫啊!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A.名詞用作動詞;B.名詞作狀語;C.名詞作狀語。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2.試題分析:A.智力,是兩個詞,智慧和力量;B.故事,舊事;C. “凡”就是“但凡”、“凡是”的意思,“是”要和“州”連在一起,是“這個州”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3.試題分析:《六國論》中第二段的描述使用了對比論證,結(jié)尾又采用引用和比喻論證,中間穿插事實論證和道理論證,不一而足。
考點: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4.試題分析:(1)第二小句倒裝1分,第三小句中的“可以”1分,“而”1分;(2)“使”字后省略補(bǔ)上1分,“為…所…”被動句式1分,感嘆語氣1分.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