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②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③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fù)多也?”愚人無智,便空④食鹽。食已口爽⑤,返為其患。
【注】
①選自《百喻經(jīng)》。這是一部佛教文學(xué)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國南朝時人譯。全書共98條,號稱“百喻”,均以故事宣揚佛教思想。
②更:改變。
③緣:因為。
④空:空口。
⑤口爽:口味敗壞。
2.翻譯句子。
所以美者,緣有鹽故。
菜的味道鮮美,是由于加了鹽。
3.文中“愚人”之“愚”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造成這一表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主人與食”的“食”和“便空食鹽”的“食”解釋上有何區(qū)別?
5.這則短文說明了怎樣的道理?
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極端;認(rèn)識事物不能一知半解。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里,主人便請他吃飯。這人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后,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后菜的味道鮮美,這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于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人真是愚蠢到了極點,便不要菜,只吃鹽??湛诔喳}吃得口味敗壞,結(jié)果反為鹽所害。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