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也。膺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風棄官。轉護烏桓校尉。鮮卑數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教授常千人。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為節(jié)志者所羞。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逼湟娔饺绱?。永壽二年,鮮卑寇云中,桓帝聞膺能,乃復征為度遼將軍。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自是之后,聲振遠域。
延熹二年征,再遷河南尹。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臧罪狼籍,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賂宦豎,膺反坐輸作左校①。再遷,復拜司隸校尉。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帝怪問其故,并叩頭泣曰:“畏李校尉。” 易優(yōu)語文培訓,(TeL:181-1815-9898)蘇州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頃之,帝崩。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秉朝政,連謀誅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敗,膺等復發(fā)。
后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xiāng)人謂膺曰:“可去矣?!睂υ唬骸笆虏晦o難,罪不逃刑,臣之節(jié)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
時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顧為膺門徒,而未有錄牒,故不及于譴。毅乃慨然曰:“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漏奪名籍,茍安而已!”遂自表免歸,時人義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黨錮列傳》,有刪改)
注:①輸作左校:東漢政府對犯罪官員的懲罰,服勞役刑。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無所交接 接:接待。
B.每破走之 破:打敗。
C.膺表欲按其罪 按:查辦。
蘇州小學生語文培訓,(TEl:181-1815-9898)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D.考死,妻子徙邊 考:父親。
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李膺有威懾力的一組是( )
①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
②鮮卑數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
③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
④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
⑤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
⑥遂自表免歸,時人義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考點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膺為官威嚴清明,所以升遷為青州刺史后,當地郡守縣令聽說消息,多棄官不做。
B.李膺擔任護烏桓校尉,在對敵作戰(zhàn)之時英勇善戰(zhàn),每每使敵人敗退,敵人非常怕他。
C.李膺為官清廉,做度遼將軍時在與鮮卑大戰(zhàn)之后,將所擄掠的人口全都送還塞下。
蘇州易優(yōu)吳老師中考語文閱讀寫作培訓(TEL:181-1815-9898)
D.張儉事件發(fā)生之后,李膺敢于擔當,沒有像鄉(xiāng)人勸說的那樣逃走,而是主動前往詔獄。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2)毅乃慨然曰:“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漏奪名籍,茍安而已!”
參考答案
對點訓練
考查角度一:篩選文中的信息
1.A 解析:聽:治理。
2.D 解析:①是說孫長卿因“外祖朱巽”的關系任該職,不能表明其“長于政事”;⑥是說孫長卿“性潔廉”。
3.C 解析:不是孫長卿拒絕執(zhí)行開放茶禁,而是朝廷未采納孫長卿的建議。
4.(1)參考答案:(仁宗)稱贊孫長卿年少而對答敏捷,想留他在東宮侍奉自己,孫長卿以母親患病為由推辭了。
解析:嘉,稱贊、欣賞;敏,敏捷、機敏。
蘇州易優(yōu)吳老師初中語文高效提分(Tel:181-1815-9898)
 (2)參考答案:慶州占據險峻高地,以無水為患,曾經從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用,不久又斷水了。
解析:患,以……為患,或苦于;汲,打水、取水;未幾,不久。
參考譯文:孫長卿,字次公,揚州人。因為外祖父朱巽的緣故,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天禧年間,朱巽駐守雍州,讓孫長卿隨同運取佛像入見皇帝。(這時)宋仁宗正代(真宗)治理天下事務,稱贊孫長卿年少而對答敏捷,想留他在東宮侍奉自己,孫長卿以母親患病為由推辭了?;实巯略t升遷孫長卿掌管楚州糧料院??ぶ袀}庫積存大米五十萬(石),有的年久腐爛已不能食用,主管官吏都怕犯法,沒人敢輕易出倉糧食。孫長卿斟酌糧食的新舊,將好米篩選留下,又將陳米用清水淘去泥污,那些官吏才得以免于被治罪。
孫長卿擔任河南府通判。秋天,下大雨,軍營房屋被毀壞,有人說某些士兵要叛亂,洛陽城中一片嘩然。孫長卿趕去曉諭他們說:“下雨毀壞了房屋,還未能修葺,你們怎么有想叛變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機動搖我們的軍心吧?”(孫長卿)審問出一個首惡分子殺了,并且當夜留宿在軍營中,眾人的心才安定下來。孫長卿擔任和州知州。有人告狀說別人殺了他弟弟,孫長卿考察他所講的不合情理,詢問他的家產情況,他回答說:“是上等?!庇謫枺骸凹抑袔讉€人?”回答說:“只有這個弟弟而已?!睂O長卿說:“那么是你殺了弟弟?!睂弳栠@個人,服了罪,郡中的人把孫長卿視若神明。
蘇州易優(yōu)中考語文培訓,吳老師語文課(Tel:181-1815-9898)
孫長卿歷任江東淮南河北轉運使、江浙荊淮發(fā)運使。一年漕運到京的米達八百萬(石),有人質疑運的米太多,孫長卿答道:“我不是想要有盈余,而是用來預防荒年。”議論的人認為楚水多風浪,請求開通盱眙河,從淮河通到高郵。孫長卿說:“地勢有山為阻曲折回繞,工役大難于成功?!笔虑榻桓抖妓?。調動民工幾百萬,終于不能完成,就作罷了。當時又要開放茶葉買賣而收其賦稅,召孫長卿商議,孫長卿說:“本來祖宗實行茶葉專賣,是為了作為西北二邊境購買軍糧之用,而且不出京城的錢,公家私人都認為便利?,F在實行的措施,不足補助邊境購買軍糧開支的十分之一,而國家的財用被損耗了?!庇谑侵饤l陳奏不便的理由十五件事,朝廷未采納。
孫長卿改任陜西都轉運使。過了一年,孫長卿任慶州知州。慶州占據險峻高地,以無水為患,曾經從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用,不久又斷水了。孫長卿開鑿了一百口井,都找到了泉水。泥陽有羅川、馬嶺等地,山上構筑有危險的棧道,下臨萬丈深淵,路過的人很恐懼。孫長卿尋訪到唐朝時故道,開辟為通途。孫長卿改任定州知州。
蘇州中考語文提分,就找易優(yōu)吳老師,針對性強,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熙寧元年,河北發(fā)生大地震,城墻和糧倉都倒塌了,孫長卿盡力修繕補筑。宋神宗知道他的才能,轉任他為兵部侍郎。第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孫長卿沒有文學才能,但擅長政事,是能干的官員。孫長卿性情廉潔,從不取別人一毫財利。孫長卿任定州知州時應得園林之利八十萬,他悉數歸公。孫長卿死后,皇帝下詔派人護送他的靈柩歸葬原籍。
考查角度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1.D 解析:考:通“拷”,拷打。
2.C 解析:①說明“性簡亢”;③證明其有識人之才;⑥是景毅的行為被人稱道。
3.C 解析:做度遼將軍后并未與鮮卑大戰(zhàn);將所擄之人全都送還塞下的不是李膺,而是鮮卑人。
4.參考答案:(1)荀爽曾經前往拜見李膺,趁機替他趕車,回來之后,高興地說:“今天竟得以給李君趕車了?!保?)景毅因而激昂地說:“我本來就是認為李膺賢能,才送兒子去拜他為師,怎么可以因為在名單上漏記了姓名,就茍且偷安了呢!”
蘇州易優(yōu)語文閱讀寫作培訓,家長信賴,學生喜歡。 http://www.zequeka.cn
參考譯文:李膺字元禮,是穎川郡襄城人。李膺稟性孤傲清高,跟別人沒有什么來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陳寔當成師友。開始被舉薦為孝廉,被司徒胡廣征召任職,被推舉為最優(yōu)人才,又升任青州刺史。當地郡守縣令畏懼他的威嚴英明,大多聽到風聲就棄官逃走。調任護烏桓校尉。鮮卑屢次侵犯邊塞,李膺經常冒著箭和壘石(擊敵),每次都擊敗打退他們,敵人十分害怕他。因為公事被免官,回到綸氏居住,教授的學生常有上千人。南陽人樊陵請求做他的學生,李膺推辭沒有接受。樊陵后來通過巴結依附宦官,官職做到太尉,被有節(jié)氣志向的人看成羞恥。荀爽曾經前往拜見李膺,趁機替他趕車,回來之后,高興地說:“今天竟得以給李君趕車了?!彼蝗司茨降竭@個程度。永壽二年,鮮卑進犯云中,桓帝聽說了李膺的才能,就又征召他擔任度遼將軍。自從李膺到達邊境,鮮卑人聽到消息全都驚恐歸服,原先抓走的男女,全都送回到邊塞關下。從此之后,李膺名聲傳揚到遠方。 蘇州易優(yōu)語文培訓,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延熹二年受征召,又調任河南尹。當時宛陵的大族羊元群從北??ちT官回家,貪污罪行亂七八糟,郡府廁所里的奇巧物品,也用車裝載了帶回家。李膺上表想要治他的罪,羊元群賄賂了宦官,李膺被判誣告罪發(fā)配服苦役。再次升遷,又被任命為司隸校尉。當時張讓的弟弟張朔擔任野王縣令,貪婪殘暴沒有仁道,以至于殺死孕婦。聽說李膺特別威嚴,畏罪逃回京城。于是躲到哥哥張讓家中,藏在空心柱里。李膺知道了他的情況,率領將官士卒砸破柱子抓住張朔,交付洛陽監(jiān)獄。記下口供之后,立即殺了他。從此各位黃門常侍全都小心謹慎大氣不敢出,休假也不敢走出宮廷。皇帝奇怪問他們原因,他們全都叩頭流淚說:“害怕李校尉。”
不久,桓帝逝世。陳蕃擔任太傅,跟大將軍竇武一起執(zhí)掌朝政,共同謀劃誅殺了那些宦官,因而提拔重用天下知名人士,就讓李膺擔任長樂少府。到陳蕃、竇武失敗時,李膺等人又被貶廢。
后來張儉事件發(fā)生,朝廷搜捕黨人,鄰居對李膺說:“應當逃走了?!崩钼呋卮鹫f:“侍奉君主不能躲避危難,犯了罪過不能逃避刑罰,這是做臣子的節(jié)操。我年紀已有六十,生死是命中注定的,逃又能逃到哪里去?”于是前往詔令指定的監(jiān)獄投案。被拷打死去,妻子兒女被流放到邊疆,學生、部下以及父親兄弟,全部被禁錮不準做官。
當時侍御史蜀郡人景毅的兒子景顧是李膺的學生,但是沒有被記錄到私黨名單上,所以沒有遭到處分。景毅因而激昂地說:“我本來就是認為李膺賢能,才送兒子去拜他為師,怎么可以因為在名單上漏記了姓名,就茍且偷安了呢!”于是自己上表免官回鄉(xiāng),當時人們認為他有道義。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