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狼
(清)趙執(zhí)信
原山有穴焉,處非極顛,與村墟密邇。而徑路險僻,舊蓋人所居也。溪谷陰黝,草樹蒙密。頃歲,一狼據(jù)之。狼狀丑且穢,其聲甚怪,出入百獸,且能為人。每日暮,陰晦,則負穴而嗥,為兒啼,為嫠婦泣,為冤鬼哭,為市井喧嘩,為軍陣鼓吹,林壑響應(yīng),村人震悚,久而憎惡之,然莫敢犯。山中烏獸聞之,以為雄杰也,群往附焉。有黠狐者,善媚,請奉為山之王,群小成和。狼大喜,聲益兇厲,間出行山下,竊雞豚食之。與人值,亦未敢搏噬。黠狐曰:“此去城市才數(shù)里,盍往游乎?”狼意蹙縮,內(nèi)自揣:吾以夜往,脫有不虞,返吾穴而據(jù)焉,若我何?至,則闌入吏舍。吏者海壖①人也,所習惟魚鱉,見狼則大驚,為具酒脯,致禮敬。狼意得甚,恣飲啖。由是數(shù)過吏,浸不避晝?nèi)?。市人或遇之,駭而走,相恐以妖,競閉其戶。士人者從墻上視之曰:“狼也!”語吏不可近。吏既不能絕狼,因不聽,狼益無所憚,澤其毛衣,侈然往來。自村及城中,皆相戒,謹避之。
有道士,抱奇術(shù),隱深山。聞而造士人日:“何子之柔也?是將食人。今不除,子與眾且不給其齒牙矣!”曰:“固知之,眾不一,無有弓矢網(wǎng)罟,且吏昵之?!钡朗吭?:“吏亦何利?語有之:‘野獸入室,主人將去?!热肫涫乙?,無已,吾助子?!蹦藶橄?,告諸神。其夕,大雷電夷其穴。狼適未歸,歸則無所據(jù)矣。狐獸盡散,狼竄于野,厭然不復(fù)能自奮。暮聲凄斷,但如鬼而已。村人相與謀,彼已無能為,操梃棓②,斂瓦石,將斃之。城市知而爭出,道士笑之曰:“屬者神殛③之也,幸其未食人,貸其命。汝曹顧欲死之,昔者奈何相戒而莫敢犯乎?汝曹之甚也?!北娔酥?,狼亦遁去。
評日:狼無能為也,恐動群獸,弄吏以力成,由有所據(jù)以發(fā)其惡聲也。喪其穴,敗矣。地固不可以假狼哉!
注釋:①海蠕(ruán):海邊。②梃棓:梃(tǐng),木棒。棓(bàng):杖,棍棒。③殛(jí):誅殺。
4.對下列加點的字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3分)
A.與人值,亦未敢搏噬 值:相遇
B.由是數(shù)過吏,浸不避晝?nèi)?過:經(jīng)過
C.幸其未食人,貸其命 貸:寬恕
D.地固不可以假狼哉 假:借
5.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狼狀丑且穢 不出,火且盡
B.至,則闌人吏舍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汝曹之甚也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D.眾乃止,狼亦遁去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的狼形狀丑陋骯臟,叫聲很難聽但又富于變化,能模仿很多種聲音,在眾多的野獸中本領(lǐng)極高,甚至還能化身成人。
B.文中的官吏是海邊的人,所熟悉的只有魚鱉一類,所以他見到狼之后非常驚恐,用好吃好喝的來招待狼,對狼尊敬有加。
C.有一個道士,懷有奇異的法術(shù),他寫檄文把原山狼的情況告訴了神。當天晚上,雷電襲擊了狼的巢穴,使狼失去了住所。
D.因為群獸的慫恿和人的恐懼,狼逞威作惡,文章借此譴責那些像狼一樣的惡人,并且點明了達種惡人的本質(zhì)是虛弱的。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以夜往,脫有不虞,返吾穴而據(jù)焉,若我何?
(2)固知之,眾不一,無有弓矢網(wǎng)罟,且吏呢之。
4.B(訪問)
5.C(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其獨立性)
6.A(“甚至能化身成人”文中無依據(jù))
7.(1)我趁夜里前往,假若發(fā)生意外,返回我的巢穴而據(jù)守著,能把我怎樣呢?
(2)這本來是知道的,但大伙心不齊,又沒有弓箭獸網(wǎng),而且那個官吏又和狼親近。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