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賣酒者傳 魏禧
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蚯餐竟?,必問:“汝能飲酒否?”量酌之,曰:“毋盜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傾跌破瓶缶,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由是遠近稱長者。
里有事醵飲者,必會其肆。里中有數(shù)聚飲,平事不得決者,相對咨嗟,多墨色。賣酒者問曰:“諸君何為數(shù)聚飲,平事不得決,相咨嗟也?”聚飲者曰:“吾儕保甲貸乙金,甲逾期不肯償,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shù)姓人不得休矣!”賣酒者曰:“幾何數(shù)?”曰:“子母四百金?!辟u酒者曰:“何憂為?”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
客有橐重資于途,甚雪,不能行。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噉??投嘭?,私怏怏曰:“賣酒者乃不長者耶?然吾已負,且大飲啖,酬吾金也。”雪霽,客償博所負行。賣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錢買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盡取所償負還之。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術者談五行,決賣酒者宜死。賣酒者將及期,置酒,召所買田舍主畢至,曰:“吾往買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價毋虧乎?”欲贖者視券,價不足者,追償以金。又召諸子貸者曰:“汝貸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蹦軆斦呔杵湎?,貧者立券還之,曰:“毋使我子孫患苦汝也!”及期,賣酒者大會戚友,沐棺更衣待死。賣酒者顏色陽陽如平時,戚友相候視,至夜分,乃散去。其后,賣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聞賣酒者好博,無事則與其三子終日博,喧爭無家人禮?;騿栔?,曰:“兒輩嬉,否則博他人家,敗吾產矣?!编岛?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刪節(jié))
注:○1平事:評議事情?!?子母:利息和本金?!?責券:求取借據(jù)?!?談五行:以五行之術測算命運。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君何為數(shù)聚飲相咨嗟也 數(shù):多次,屢次
B.事連吾儕 吾儕:我輩。
C.能償者捐其息 捐:舍棄
D.貧者立券還之 立:訂立
答案:D. 解析:此處“立”應為“立即”的意思。
10.下列各組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何憂為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客償博所負 將以求吾所大數(shù)也
C.若中心愿之乎 非曰能之,原學焉
D.至夜分,乃散去 良乃入,具告沛公
答案:D.解析:A.“為”: 疑問句句末,表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呼應。譯作“呢”。 B.“所”:所+動詞=名詞,組成“所”字結構,“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C.“之”:代詞,這樣。D.“乃”: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前一個譯作“才”,后一個譯作“就”。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賣酒者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1)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 (2)吾儕保甲貸乙金
(3)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 (4)且大飲啖,酬吾金也
(2)盡取所償負還之 (6)置酒,召所買田宅主畢至
A.(1)(3)(4) B. (2)(5)(6) C.(1)(3)(5) D. (2)(4)(6)
答案:C.解析:(2)不是賣酒者的行為。(4)是客人抱怨的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賣酒者憑借精湛的釀酒技術而致富,做生意時誠信厚道、熱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尊敬。
B.在酒店聚飲的鄉(xiāng)里數(shù)姓人家,為甲、乙二人的借貨官司所牽連,賣酒者急人所急,為鄉(xiāng)親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C.在術者斷決的死期將至之時,賣酒者神情自若地處理自己的后事,他盡量讓利于債務人,使他們將來免受債務困擾,表現(xiàn)了良好的德行風范和心理素質。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D.本文構思新穎,不落俗套,作者沒有著力敘述賣酒者如何經(jīng)營謀生,發(fā)家致富,而是突出寫他為人排憂解難,以表現(xiàn)他慷慨助人,樂善好施的長者風范。
答案:B.“為甲、乙二人的借貨官司所牽連”錯了。應該是有前提“如果被起訴”。
補充資料:
作者簡介:魏禧(1624~1681) 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縣人。明末諸生,明亡后隱居寧都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稱他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會友,并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滴蹰g,舉博學鴻詞,不應,逝于揚州。
魏禧自言“少好《左傳》、蘇老泉(洵),中年稍涉他氏。然文無專嗜,唯擇吾所雅愛賞者”(《與諸子世杰論文書》),他的文章有凌厲雄杰、剛勁慷慨之氣。內容多表彰民族節(jié)義人事,敘事簡潔,又善議論。清初,人稱魏禧、侯方域、汪琬為散文三大家。魏禧尤重氣節(jié),束身砥行,“以經(jīng)濟有用之文學,顯天下百余年”(尚熔《書魏叔子文集后》)。史論如《雋不疑論》、《蔡京論》、《續(xù)續(xù)朋黨論》等,善評古人的是非得失與成敗。傳記如《江天一傳》、《劉文炳傳》、《朱參軍家傳》、《邱維屏傳》、《大鐵椎傳》等,文筆簡練,敘事如繪。此類文章大多表彰志節(jié)之士,顯示出強烈的民族意識。他論文強調“積理”和“練識”。所謂“積理”即要從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醞釀積蓄,沉浸而不輕發(fā)”,使發(fā)而為文章,“大小深淺,各以類觸,沛乎若決陂池之不可御”(《宗子發(fā)文序》)。所謂“練識”,即“博學于文,而知理之要;練于物務,識時之所宜”(《答施愚山侍讀書》),他認為掌握了這樣的“為文之道”,文章才能在“至平至實之中”發(fā)前人之所無,成為“卓然自立于天下”的“奇文”??偟恼f來,魏禧散文長于議論、敘事,“踔厲森峭而指事精切”(宋犖《三家文鈔序》)。但也有些則是輕率速成之作,流于庸濫,曾受到錢澄之、王慶麟等人的規(guī)勸和批評。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魏禧也能詩,有沉郁雄健之氣。如《讀〈水滸〉》,歌頌梁山英雄能夠同饑寒、共生死,同時鞭撻以詩書道德掩其惡的當世權貴;《賣薪行》、《出廓行》、《入廓行》、《從征行》、《孤女行》等篇則反映了當時貧民的生活圖景,也顯示出作者對世事的沉痛感觸。
魏禧與其兄祥、弟禮,都能文章,世稱“三魏”。他們的文集合編為《寧都三魏全集》。
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詩集》8卷,《日錄》3 卷,《左傳經(jīng)世》10卷,《兵謀》、《兵法》各1卷,《兵跡》12卷。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